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 0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409—2016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Operational norms for comm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Yao medicine 2016 - 11 - 25 发布 2016 - 12 - 25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1409 —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彤、张曼、戴建业、李耀燕、白燕远、谢阳姣、闫国跃、庞宇舟、罗伟生、 庞军。 DB45/T 1409 —2016 1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瑶医诊疗技术操作的诊疗器械、人员、消毒、诊法、治法等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瑶医诊疗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 诊疗器械 应通过质检部门检验,并具有合格证明;或是民间瑶医常用的对人体不具有创伤性的经验用具。 4 人员 4.1 诊疗资格 诊疗人员应获得合法的执业资格。 4.2 人员考核和培训 本单位职能部门应定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考核和培训。 5 消毒 诊疗场所应每天消毒; 所有诊疗器械用前用后应当消毒, 严格执行 “一人一用一消毒” 的制度; 工 作服每日应有效消毒。消毒程序按照GB 15982的要求执行。 6 诊法 6.1 望诊 6.1.1 概述 医生在诊察病情时首先对患者的一般状况作出初步判断, 包括望神、 望体态、 望面、 望眉毛、 望目、 望耳、望人中、望鼻、望舌、望嘴唇、望指甲、望皮肤、望肚脐、望四肢。 6.1.2 望神 DB45/T 1409 — 2016 2 通过对患者的精神意识和神志活动来判断病情。 神可通过目光神态、 面部表情、 形体动作、 语言气 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 6.1.3 望体态 体是形体, 态是姿态。 通过望患者形体的强弱胖廋, 可知内脏、 气血阴阳的盛衰, 疾 病的程度 及预 后。望形体的动 静 姿态可判断 疾 病性质,不 同 的动态可反 映 不 同 的 疾 病。 6.1.4 望面 通过 观 察患者面部皮肤 色泽变 化来诊察病情, 可 据此 了 解 气血的盛衰、 邪 毒的性质、 病情的 轻重 和 预 后。 6.1.5 望眉毛 通过 观 察患者的眉毛的 浓密稀疏 来判断病人的气血 盈亏变 化 6.1.6 望目 通过 观 察 眼睛 不 同 部位的形 色变 化 以 诊察内脏的病 变 。 6.1.7 望耳 通过 观 察耳 朵 的形 色变 化 以 诊察 机 体的病 变 。 6.1.8 望人中 通过 观 察病人人中的形态、 色泽变 化来判断病人的 身 体状况。 6.1.9 望鼻 通过 观 察患者鼻部的形态、 色泽及 鼻 液 、鼻血、鼻 翼沟 等来诊察 疾 病。 6.1.10 望舌 通过察 看 舌质和舌 苔 的形态、 色泽 、 润燥 等 方 面的 变 化 测 知病情 变 化。 6.1.11 望嘴唇 通过 观 察患者的嘴唇的形态、 色泽 等的 变 化来判断病人的 盈亏变 化。 6.1.12 望指甲 通过 观 察指甲的形状、质 地 、 颜色 、光 泽变 化来判断 疾 病。 6.1.13 望皮肤 观 察皮肤 色泽 、 外 形的 变 化, 以及 皮 疹 、 水疱 和 疮疡 等病 变 。 6.1.14 望肚脐 通过 观 察患者的脐部形态 特征 来判断 疾 病。 6.1.15 望四肢 通过 观 察 手足外 形 变 化和动态 异 常一判断 疾 病。 DB45/T 1409 —2016 3 6.1.16 患者准备 患者取坐位、卧位、站位均可。 6.1.17 器械准备 除望目需准备放大镜、手电筒外,其余望诊无需器械,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即可。 6.1.18 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应 在 充足的自然柔和的光线下进行, 光线不足可借助日光灯进行, 特别注意要避开有色 光源;诊室的温度应保持21 ℃~ 23 ℃,患者的皮肤肌肉自然放松。 6.2 闻诊 6.2.1 概述 运用医生的听觉和嗅觉, 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 以推断疾病的方 法,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6.2.2 听声音 诊察患者的 声音、语言、呼吸、咳嗽 、呕吐、 呃逆、嗳气、 太息 、喷嚏 、肠鸣等 各种声响,主要 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 6.2.3 嗅气味 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 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 气血、 津液产生败气, 以致从体窍 和排出物发出, 据此,可 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 凡酸腐臭秽者, 属盈热证; 无臭或略有腥 气者, 属虚寒证。 病 室 气味, 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 病室气味, 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 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6.2.4 患者准备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及其他相应适宜体位。 6.2.5 注意事项 患者不应刻意地渲染或抑制自己的声音,就医时不使用香水等。 6.3 问诊 6.3.1 概述 医生对患者或者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 以了解疾病的起始、 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其他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6. 3. 2 一般问诊 包括问一般项目、主症、现病史、远病史、个人生活史、家病史、现在症状,男子、经带、小儿。 6.3.3 山歌问答诊 采用瑶族极富特色和感染力的山歌形式进行问诊。 山歌问答诊既包括简单的对患者病情的询问, 也 包括通过医者与患者一唱一合、一问一答,病情症状、诊断用药均得到答复。 DB45/T 1409 — 2016 4 6.3.4 患者准备 凡神志 清醒 ,能 直接回答 检 查 者提 问 的 均 可 直接问 诊, 若 患者神志不 清楚 ,则 可 向 知情人或 陪 诊者 间 接问 诊。 6.3.5 注意事项 医生在 询问 患者时应 使 用 普 通 话 或当 地群众 通 俗易懂 的语言;医生 问 诊时, 如发 现患者 叙述 病情不 够清楚 ,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提 示 , 但 不可 暗示套问 。 6.4 摸诊 6.4.1 概述 用 手触摸 、 切 按患者体表 特 定部位, 观 察患者的反应, 从而推 断 疾 病部位、 性质和病情 轻重 等情况 的一 种 诊断 方 法。 6.4.2 摸手脉诊 又称切 诊, 是医生用 手 指对患者 身 体 某些特 定部位的动 脉 进行 切 按, 体验 脉 动应指的形 象 ,了 解健 康 或病情、 辨别 病 症 、 推 断病情的诊察 方 法。 6.4.3 摸腹诊 通过检 查 脐部和 腹 部的血 脉跳 动情况来诊察病情的 轻重 、性质和病程 长短 的 方 法。 6.4.4 患者准备 患者 取坐 位或 卧 位 及 其 他 相应适 宜 体位。 6.4.5 检查方法 摸手脉 诊 采 用 三 指 布 法, 即食 、中 、 无名 指内 摆成略为三角 形, 相 距约 一 寸 ,首 先 以食 指 端放上 部, 继而 中指 放 在 食 指的前部, 然 后 无名 指于下部。 部位 取 准后, 三 指用 同样 力 量 , 探索脉搏 是 否正 常, 如 发 现 某 部位 脉象 反常, 即采取 单按法,用中、 食 、 无名 指在反常 脉 部位反 复寻 按, 认真 探索脉象 性质。 摸腹 诊医者位于 右侧 , 面对病人, 以 右 手 中指按 压 脐部, 观 察脐部血 脉跳 动的 节律 、 强弱, 左 手手 背 或 四指 依次 按 压 脐部 周围 相应 点 上 , 观 察血 脉 的 流 动情况 及 其相 互 关 系 。 6.4.6 注意事项 摸手脉 时,应 保持 周围环境安 静 ,患者情 绪平稳 ; 摸脉 时间不 宜 过 短 , 以3 min ~ 5 min 为宜 。 7 治法 7.1 火针疗法 7.1.1 概述 用 特 定的 火 源 基 质 燃火 并 将 用 火烧红 的 针迅速刺入 人体一定 穴 位或部位 以 治疗 疾 病的一 种方 法。 7.1.2 所需材料 可 选 取 细钢丝条 ( 长 4 cm ~ 8 cm ),其 中 4 cm ~ 6 cm (不包括 6 cm ) 长为短 针 , 6 cm ~ 8 cm 长为长 针 ,

.pdf文档 DB45-T 1409-2016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409-2016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409-2016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409-2016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6: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