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402004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 1 2004-07-30 发布 2004-08-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45 ××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检疫性有害生物 4应施检疫的繁殖材料 5健康种苗的检疫标准 6健康种苗繁育的检疫要求 7疫情处理 8检疫检验 9检疫签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申请表.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香蕉吸芽病毒检验方法. (规范性附录) 香蕉吸芽送检标本检验报告单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香蕉交脉蚜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香蕉检疫性有害生物田间症状识别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香蕉种苗田间检疫记录表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香蕉检疫性有害生物室内检验方法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10 香蕉种苗室内检验报告单 附录1 14 (规范性附录) 产地检疫合格证 15 DB45 ××××-××××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种苗繁育的产地检疫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应施检疫的繁殖材料、种苗繁育 的检疫要求、疫情处理方法、防疫措施、种苗的田间检疫和室内检验及检疫签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香蕉种苗繁育基地的产地检疫。 : 2术语和定义 2.1产地检疫 本标准所称产地检疫是指香蕉种苗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选择苗圃、选择繁殖材料、繁 殖材料的处理、防疫措施、疫情处理、田间和室内检疫检验及检疫签证。 3检疫性有害生物 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ucumbermosaicvirus(CMV)strain Banana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RalstoniasolanacearumYabuuchietal1995race2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Snyder&Hansen 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similis(Cobb,1893)Thorne,1949 4应施检疫的繁殖材料 吸芽吸芽苗 组培苗。 5健康种苗的检疫标准 不带本标准所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6健康种苗繁育的检疫要求 6.1产地检疫申请 种苗繁育者应在繁育种苗的前个月向当地植物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经审查后,填写香蕉种苗 产地检疫申请表,见附录A。 6.2种苗地选择 6.2.1种苗地必须选在无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并且距菜园500m以上且避风的地方,周围 无瓜菜、蕉类及甘蔗、玉米、天南星科、竹芋科花卉种植。 以内无瓜菜、蕉类及甘蔗、玉米、天南星科、竹芋科花卉种植。 6.2.3种苗地应选择水旱轮作的地块且土壤肥沃,排灌便利。土壤要经过清洁消毒,可用杀线虫、杀 菌、杀虫化学药剂拌土。 6.2.4种苗大棚必须罩40目以上的防虫网并在出入口处设立缓冲间,以防昆虫进入。 6.3繁殖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6.3.1繁殖材料应来自无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区,并核查植物检疫证书。 1 DB45 ×××x—x××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申请表 联系人 申请单位(个人) 及联系电话 育苗地点 数 量 隔离条件 植 物 检 疫 机 构 审 查 意 见 检疫机构(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DB45 ××xx×××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香蕉吸芽送检标本检验报告单 送检单位(章) 送检时间: 年 月 日 标本编号 检验对象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检验员 备注 检验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名): 检验时间: 年 月 DB45 ××××- XXXX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香蕉检疫性有害生物田间症状识别 E.1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 学名Cucumber mosaic virus(CMV)strain Banana 异名Bananaheartrotmosaicvirus 叶片上产生断续和长短不-的褪绿黄色条纹或棱形圈斑,严重时全叶分布呈现花叶状;病株叶缘有 时轻微卷曲,顶部叶片有时扭曲和束生;病株嫩叶可能呈现严重黄化或斑驳,心叶和假茎内部某些部位 出现水渍状,随后变褐坏死和腐烂,腐烂也可发生于根茎内。 E.2香蕉束顶病毒 学名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新出叶一片比一片窄小、僵硬,最后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植株矮缩,病叶边缘变黄,在中脉和平 行脉上密布浓绿色短线条斑,呈“青筋”症状。病株根头变为红紫色,根大部分腐烂。 E.3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 学名 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1995 race 2 异名Burkholderiasolanacearum(E.F.Smith)Yabuuchietal.1993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 , 1914 race 2 Bacillus musae Rorer 1911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维管束病害,各发育阶段均感病。幼年植株感病,迅速萎熹而死亡,中间叶片 锐角状破裂,不变黄。感病假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变绿黄色至红褐色,甚至黑色,无其是单面叶鞘和果 柄、假茎、根围及单个香蕉上均有暗色胶状物质及细菌菌溢。香蕉细菌性枯菱病很容易与香蕉镰刀菌菱 蕉病(巴拿马病)的内部症状相混淆,诊断时必须仔细观察内部和外部症状结合病原菌的分离。巴拿马 病最初发病是最老的叶片或最低的叶片开始变黄、萎而变褐,然后扩展至内部叶片,而香蕉枯菱病往 往由新叶附近三张叶片变黄或淡绿色,后扩展至外。 E.4香蕉枯萎病菌 学名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Snyder&Hansen 受害蕉株初期下部叶片边缘及其叶鞘外部发黄,并且逐渐朝叶片中肋扩展,致使整叶片发黄迅速枯 死;近叶鞘处叶柄倒折,叶片下垂,病株除顶叶外,所有叶片自下而上相继变褐干枯;基部假茎纵裂, 最后全株枯死。剖视根茎、球茎、假茎和果柄,其维管束呈红棕色,在变色的维管束及其附近组织内有 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E.5香蕉穿孔线虫 学名Radopholussimilis(Cobb,1893)Thorne,1949 异名Tylenchus granulosus Cobb ,1893 Tylenchus similis Cobb,1893 (Synonym of R. similis sensu lato) Tylenchus acutocaudatus Zimmermann , 1898 Tylenchus biformis Cobb,1909 Rotylenchussimilis (Cobb,1893)Filipjev,1936 DB45 ×××x XXX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香蕉种苗田间检疫记录表 繁育单位 繁育地点 面积 数量 隔离条件 调查项目 假植前 生长期 出圃前 调查株数 香蕉花叶心腐病 病株率 (%) 香蕉束顶病 病株率(%)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 病株率(%) 香蕉枯萎病 病株率 (%) 香蕉穿孔线虫 为害株率(%) 调查吕期 调查人

.pdf文档 DB45-T 140-2004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40-2004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40-2004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40-2004 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6: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