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7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360— 2016
暴雨过程监测技术规程
Monitor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nstorm process
2016 - 07 - 20 发布 2016 - 08 - 2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5/T 1360 —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菁、罗建英、陈业国、余兴明、钟祥平、祁丽燕、吴毅杰。DB45/T 1360 —2016
1 暴雨过程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降雨量资料收集、暴雨统计计算和暴雨过程类别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区域内暴雨的监测、预报和预警。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降雨量 precipitation
某一时段内,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 未经蒸发、 渗透、 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
度。
2.2
暴雨 torrential rain;rainstorm;storm
24 h降雨量≥50 mm的降雨。
3 降雨量资料收集
3.1 统计时段
气象业务以北京时08时到08时或20时到20时观测为统计时段。
3.2 08 时到 08 时降雨量资料收集
每天08:15后,读取广西区域内各气象观测站上传的前一日09时到当日08时的逐小时降雨量资料,
并进行累加得到24 h降雨量,计算公式见式(1) :
∑
==24
108
tt R R ...................................... (1)
式中:
R 08 ——某一气象观测站24 h降雨量;
R t ——同一气象观测站第t小时降雨量;
t=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01,02,03,04,05,06,07,08。
3.3 20 时到 20 时降雨量资料收集
每天20:15后,读取广西区域内各气象观测站上传的前一日21时到当日20时的逐小时降雨量资料,
并进行累加得到24 h降雨量,计算公式见式(2) : DB45/T 1360 — 2016
2 ∑
==24
120
tt R R ...................................... (2)
式中:
R 20 —— 某一气象观测站24 h降雨量;
R t—— 同一气象观测站第 t 小时降雨量;
t =21,22,23,24,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
4 暴雨统计计算
4.1 若某乡镇任意一个气象观测站观测到暴雨,记该乡镇有暴雨,统计出现暴雨的乡镇数。
4.2 计算暴雨所占比例,公式见式(3) :
% 1000× =NNP .................................... (3)
式中:
P —— 暴雨所占比例;
N 0 —— 出现暴雨的乡镇数;
N —— 广西区域内乡镇总数。
5 暴雨过程类别确定
根据暴雨出现的乡镇数所占的比例, 划分为: 大范围暴雨、 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性暴雨, 具体划分见
表1。
表1 暴雨过程分类表
类别 出现暴雨的乡镇数占广西乡镇数比例(%)
大范围暴雨 P≥20
区域性暴雨 10≤P<20
局部性暴雨 P<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暴雨过程监测技术规程
DB45/T 1360 ― 2016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DB45-T 1360-2016 暴雨过程监测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2: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