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24--2004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2004-07-30发布 2004-08-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x×- ××××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种类、程度也相应增 多、加重。斜纹夜蛾是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上的一种重要虫害,其发生严重影响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生 产。测报调查是斜纹夜蛾测报下作的基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准确率,特制定“斜纹 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在总结斜纹夜蛾测报二作经验,对其种群生物学与发生消长规律、影响因子、为害损失、空 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等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的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的附录。 }: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山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询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茂昌王华生 谢光瑜 罗 标 票保荣 吴汉东石桥德 DB×X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斜纹夜蛾的调查利测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丁西境内斜纹夜蛾的测报调查。 系统调查 2.1J 成虫系统调查 从3月下旬至11月,选有代表性的蔬菜田附近安装20瓦黑光灯1盏或户炽灯1盏,逐日收集诱捕的成 虫,分别记载雌雄蛾革填入表1。种类描述及形态特征识别见附录A。 表1 斜纹夜蛾成虫灯下消长调查记载表 年度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诱灯 日期 当日合计(头) 累计虫量(头) 天气情况 雌(头) 雄 ((头) 2. 2 田间卵量消长调查 4月中旬至10月,选有代表性的田块,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莲藕、芋头等任选2种作物各1块:采 用棋盘式取样法,十字花科蔬菜、豆类用面积为样方,莲藕、芋头采用株作样方,每5天调查一次,每 个样方苗期调查不低于50株,成株期不低于25株,每株均勾抽样5片叶,检查叶背的卵块,将查到的卵 块用油笔或标签定位,供下次查卵时区别新卵粒,计算相对卵孵化率,将结果填入表2。 表2 斜纹夜蛾卵消长调查记载表 调查单位: 调查人: 年度 有卵 667 m² 孵化 卵块 调查 调查 作物 生育 调查 有卵 备 块率 卵块 卵块 寄生 日期 地点 种类 期 数 块数 注 (%) 数 数 率(%) 2.3发育进度与虫口密度调查 从4月中旬至10月,根据生产季节和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分别选有代表性的十字花科蔬菜、豆类、 莲藕、芋头等任选2种作物各1块: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十字花科蔬菜、豆类用面积为样方,莲藕、芋头 采用株作样方,每个样方苗期调查不低于50株,成株期不低于25株,3月~5月每10天调查次,6月~9 月每5天调查一次,调查株害率、卵、幼虫以及每株周围20公分内表士中的蛹、蛹壳数,计算发育进度, 将结果填入表3。 DB×× ××× 表3 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调查人: 年度 调查单位: 有 幼虫数 (头) 蛹 调 作 调 有 卵 幼 日 查上 物 虫 虫 查 虫 块 窝 率 2 3 4 5 6 期 地 预蛹 蛹 蛹壳数 数 数 数 数 龄 龄 龄 龄 龄 龄 点 称 % 3大田普查 3.1幼虫发生普查 在各主害代施药防治前2龄幼虫始盛期,田间叶片刚出现孔洞和缺刻时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 (镇)、村进行抽样。各类型田的调查块数应按当地其相应比例确定。调查及取样方法同2.3,调查百 株虫口密度,并以此确定幼虫发生级别。调查结果记录入表4 表4 斜纹夜蛾大田普杏记载表 调查人: 年度 调查单位: 调 有 幼虫数 (头) 蛹 作 调 有 卵 幼 日 查 物 虫 虫 杏 虫 块 窝 r 5 6 壳 地 名 2 4 期 预蛹 蛹 数 数 数 龄 龄 龄 龄 龄 数 数 点 称 % 3.2 幼虫发生、为害级别区间划分见表5 表5 斜纹夜蛾幼虫发生、为害、级别区间划分表 二级(中偏轻) 三级 (中等) 四级(中偏重) 五级(大发生) 项目 级(轻发生) 虫口密度 <10 11~50 51~100 101~200 >200 (头/百株) <2 2~10 10. 1~25 25. 1~50 >50 被害株率(%) 发生面积占总 二级以上 三级以上 四级以上 ≥20 种植面积的百 >80 ≥20 ≥20 ≥20 分比 2 DB×× > 3.3被害株率普查 各主害代防治结束,为害基本定局后进行。调查及取样方法同2.3,调查被害株率,并以此确定 被害株受害程度。记录各级别所田块数及比例。调查结果记录入表6。 表6 斜纹夜蛾为害情况普查记载表 年 站名: 调 各级别所";田块数百分比 调查 调 代表 类 生 三 四 .五. 日期 基 世 面积 田 田 田 田 田 备注 型 田 地 代 (667 田 期 块 % 块 % % 块 1% % m) 点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4预测预报方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见附录B。 4.1发生期预测 根据成虫消长资料,在发蛾始盛期出现后(见上灯蛾量在10头以上的日期)3天~5天内会山现发蛾 高峰期。以发蛾高峰期日采用期距法和历期法,参考当时天气情况,根据各世代各虫态历期资料,预测 卵孵始盛期和1龄、2龄幼虫盛发期。 卵孵始盛期=发蛾高峰日+产卵前期(13大~3犬)+卵历期 4.2发生量预测 根据田间虫口密度和发育进度,结合天气条件、作物生长、天敌情况和历史资料,作出发生量预测。 在各主要为害期,开展大田虫情查定预报。 4.3防治适期预报 以2龄幼虫始盛期为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卵孵始盛期+1龄幼虫历期+2龄幼虫1/2历期 或:防治适期=卵历期+1龄幼虫历期+2龄幼虫1/2历期。 4.4防治对象田确定 根据大田虫情普查情况,参照当地防治指标而定。一般有幼虫株率10%或每667m有初孵群集幼虫2 窝~3窝,应列为防治对象田或组织挑治。 4.5发生程度、为害程度、发生面积的确定 发生程度以人田防治前普查的幼虫发生级别及其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为害程度以大田防治 后普查的受害株级别及其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对照表5定级别。 n 发生面积=St P; i=2 式中,St 为种植面积总数;P;为发生面积种植面积比例;n为最高级别数。 5资料整理与归档 每次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内,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止式填入《农作物病虫调 3 DB×× ×××> <XXX 查资料表册 斜纹夜蛾》内归档保存。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斜纹夜蛾》样册见附录C。 DB××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种类描述与形态特征识别 A.1种类描述 斜纹夜蛾(俗称荷叶虫、麻条子)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种 食性很杂的多食性害虫,在广西一年发生6代~9代,世代重凳明显,无越冬现象:幼虫6龄~8龄。以幼 虫为害,常间歇火暴发。主要为害莲藕、芋头、雍菜、花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茄科、葫芦 科、豆科、菠菜、瓜类等多种蔬菜,共计为害的作物有99科290余种。 A.2形态特征识别 A.2.1成虫 体长14毫米~21毫米,翅展35毫米~4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 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 线。后翅白色,无斑纹。前斥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雄蛾前翅肾纹中央黑色,环纹和肾纹之间有 一条灰白色宽带状斜纹白前缘中部伸达外横线近内缘1/3处,外缘线与亚外缘线之间紫灰色。雌蛾灰白 色斜纹中有2条褐色线纹,外缘线与亚缘线之间紫灰色不明显(或较暗),腹部粗,米产卵时尾部毛较 浓密,产卵后则因用毛覆盖卵,尾部毛稀或极少。 A.2.2卵 扁半球形,直径0.4毫米~0.5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块由2层~3层卵粒 重叠而成,外覆盖灰黄色疏松的绒毛。 A.2.3幼虫 幼虫体色变化较大,低龄幼虫是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部体色因寄主 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士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 色。从中胸到腹部第9节背面各有一对近似半月形或三角形黑斑,其中第1、7、8腹节的最大。 A.2.4 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 5

.pdf文档 DB45-T 124-2004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24-2004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24-2004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24-2004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17: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