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23--2004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2004-07-30发布 2004-08-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 ××) 前言 近年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种类、程度也相应增 多、加重。小菜蛾是蔬菜的一种重要虫害,其发生严重影响蔬菜生产。测报调查是小菜蛾测报.T作的基 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准确率,特制定“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在总结小菜蛾测报工作经验,对其种群生物学与发生消长规律、影响因子、为害损失、空间 格局与抽样技术等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的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白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凯学:兰雪琼林作晓胡明陈景成 谢光瑜 黄向荣 DB×× ×××x XXXX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菜蛾调查和测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小菜蛾的测报调查。 2系统调查 2.1越冬基数调查 于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选生育期长的冬菜花、大自菜、甘蓝类型田各三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 样法,每10犬一次,每田每次取样共25株(每点5株),查有虫株率,成虫、幼虫、蛹数。将调查结果 填入表1。种类描述及形态特征识别见附录A。 表1 越冬基数调查记载表 调查人: 年度 调查单位: 平均每 调查 有虫 百株幼 调 调查 调查 有虫 合计幼 合计蛹 667 m 类型 株率 虫革 卵革 备注 日期 作物 株数 株数 虫(头) (头) 虫数 田 (%) (头) (头) 2.2成虫的消长调查 3月初~11月底,每日晚7时后点20W黑光灯1盏,逐日早晨调查诱蛾数。将结果填入表2。 表2 小菜蛾成虫灯诱蛾消长记载表 调查单位; 调查人: 年度 调查日期 灯诱蛾量 当日合计 本旬累计 本月累计 备注 2.3发育进度和虫口密度调查 3月初~11月底,选早、中、晚花花菜及结球白菜、甘蓝类型田各2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3月~ 5月每隔10天调查次,6月~11月底每隔7天调查一次,每田每次取样共25株(小株菜50株);调查有 虫株率,卵、幼虫、蛹数,计算发育进度,将结果填入表3。 DBx 发生面积占总 二级以上 三级以上 四级以上 种植面积的百 >80 ≥20 ≥20 ≥20 ≥20 分比 3.3为害普查 防治结束或为害基本定局后进行。调查及取样方法按3.1。调查受害株率,并以此确定受害株受害 程度,记录各级别所占田块数及比例。调查结果记录入表6。 表6 小菜蛾为害情况普查记载表 站名: 年 调 各级别所占田块数百分比 调查 调 代表 米 生 查 三 四 .五. 日期 查 世 面积 型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备注 地 代 (667 期 块 块 % 块 % 块 块 % 块 % % 月 日 点 m)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4预测预报方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见附录B。 4.1发生期预测 根据诱蛾结果、田间虫革消长情况和虫态历期,采用期距和历期法预测卵孵盛期及2龄幼虫期。 卵孵盛期=发蛾高峰日(蛾革突增日)+产卵前期+卵历期 2龄幼虫盛期=卵孵盛期+1龄幼虫历期 4.2发生量预测 根据虫口密度、成虫诱集量及发育进度调查情况,结合天气、作物布局、长势情况、天敌数量利历 史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发生量、发生程度预测。在春、秋两个主要为害季节开展大田虫情查定预报。 4.3防治适期预报 防治适期为2龄幼虫期,或田间查卵孵化率达20%~50%时为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卵历期+1龄幼虫历期+(1/2)2龄幼虫历期。 4.4确定防治对象田 根据各时期虫口密度及植株不同生育期,一般当每百株虫量达30头时的田块确定为防治对象田。 4.5发生程度、为害程度、发生面积的确定 发生程度以大田防治前普查的幼虫发生级别及其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为害程度以人田防治 后普查的受害株级别及其面积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对照表5定级别。 DB×× ×××> n 发生面积 =S. P: i=2 式中,S.为种植面积总数;P:为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n为最高级别数。 5 资料整理与归档 每次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内,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正式填入《农作物病虫调 查资料表册小菜蛾》内归档保存。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菜蛾》样册见附录C。 DB××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种类描述及形态特征识别 A.1种类描述 小菜蛾(俗称“吊丝虫”)Plutellaxylostella(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我区蔬菜遍发生 与为害的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广西以芥菜、白菜、萝卜、甘蓝、芥蓝、油菜等受害较严重。 小菜蛾在广西一年可发生17代,世代重叠,周年均能发生,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和抗药性强。小菜蛾的 适温范围在8℃~33℃之间。小菜蛾在广西有两个发生高峰,约在3月~5月及8月下旬~11月。 1 A.2形态特征识别 A.2.1成虫 体长6毫米~8毫米,翅展12毫米~15毫米,头部黄白色,胸、部灰褐色:复眼黑色球形;触角丝 状,褐色,多白纹;翅狭长有缘毛,前翅后缘有一条黄白色波状带纹,带纹明显弯曲3次,静止时,两 前翅合缝处有上述带纹组成3个相逆的菱形黄白斑。 A.2.2卵 椭圆形,扇平,长约0.5毫米,淡黄绿色,表面光滑。 A.2.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12毫米,淡绿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小点排成两个“U”字型;头尾两端 尖,胶部4、5节最粗,各节有稀疏细长刚毛。 A.2.4蛹 体长5毫米一~8毫米,初时由淡黄褐色后转变灰褐色,外有稀薄、网状的纺锤形白色。 5 D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B.1影响小菜蛾发生消长的主要因素 B.1.1虫口基数 在自然条件下,南方(江西)菜区每年5月~6月的残存虫量是9月~10月发生量的基数,12月~翌 年2月残存虫量是5月~6月发生量的基数。 B.1.2寄主桥梁作物和蜜源 小菜蛾的发生量与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大小,复种指数和周围的蜜源植物多少密切相关。十字花 科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且周用有蜜源作物多,小菜蛾则发生重。 B.1.3气候条件 小菜蛾各虫态在我区(南宁)8℃~35℃范围内均可发育繁殖,以20℃~30℃最适。降人雨、暴雨、 雷雨,对小菜蛾的卵和幼虫有冲刷作用,长期阴雨对其发育繁殖不利。 B.1.4天敌因素 小菜蛾易被绒茧蜂、姬蜂等天敌寄生,寄生率较高,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和病毒是影响小菜蛾发生 和消长的肉素。 B.2 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请详见参考表1 小菜蛾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 参考表1 (广州) 项目 1 龄 2龄 3龄 4龄 体长 2.0~3.0 3.0~5.0 5.0 以上 1.3~2.0 (wu) 头宽 0.157 0.244 0.386 0.607 (mm) 英、白、上有 头部色泽 全黑 全黑 褐色不规则 同3龄 花纹 有二块灰色半菱 有二个间断的“U”形 前胸背板 似2龄 似2龄 形斑 纹 绿到翠绿色,胶 体色及体 灰色、头与体躯 灰到淡黄色,头比体躯 灰黄到绿色, 部第四、五节最 形 等宽 宽 头比体躯宽 宽 B.3各虫态历期请详见参考表2 6

.pdf文档 DB45-T 123-2004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23-2004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23-2004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23-2004 小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16: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