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21--2004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2004-07-30发布 . 2004-08-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 ×××× 前言 近年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种类、程度也相应增 多、加重。番茄青枯病是番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生产。测报调查是番茄青枯病测 报工作的基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准确率,特制定“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在总结番茄青枯病测报工作经验,对其病源与发生消长规律、影响因子、为害损失、抽样技 术等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的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白治区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推主要起草单位:西北族白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生兰雪琼梁裁林蔡立半蒙绍南 林作晓、邱恒辉 XXXX DB×× ××x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青枯病的调查与预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番茄青枯病的测报调查。 2系统调查 2.1大田病害消长调查 番茄定植大田后10天~15犬(保护地5犬~10天),选早栽易感病的主裁品种一种,类型田2块,每 10天全田普查一次,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调查。初见病株后,改为5天查一次,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 每田定行定株100株,调查株发病率、病情指数。将结果填入表1。种类描述见附录A。 表1 番茄青枯病定点系统调查记载表 调查人: 年度 调 调 发 各级发病株数 调查 发病 查 品 病 病情 日期 株率 备注 地 种 株 株 指数 (月/日) (%) 点 数 数 级 级 级 级 级 2.2天气情况调查 记录天气实况,填入表2。 表2 番茄青枯病发生期天气实况记载表 记录人: 年度 气温(℃) 空气相 害虫 雨日 雨革 保护地育苗与 日期 对湿度 种 为害与发病 最高 最低 平均 (天) (密米) 裁培技术要点 (%) 类 间的关系 3大田普查 于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进行抽样,各类型田的调查块数应 按当地其相应比例确定。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调查病株率、病情指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3。 DB×× ×> 表3 番茄青枯病大田普查记载表 调查人: 年度 种植 各级发病株 数 调查 调 调 发病 病 药 害虫发 类 播 定 生 面积 日期 查 查 病 株率 种 植 情 实 生情况 型 方 育 (月/ 地 种 株 株 (% 田 2 3 指 况 (地上、 (667 期 期 期 日) 点 数 数 式 ) 数 记 地下部) 级级级级级 m) 载 4预测预报方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见附录B。 4.1发生期预测 根据系统测报点病情消长调查,参考气象预报、历年资料、栽种品种、长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当观 察人田株发病率达1%时,及时发出预报。 4.2发生量预测 番茄始花期遇多雨或晴后突降火雨,病害容易流行。一般在十温20℃左右时,田间出现少量病株; 十温达25℃左石时,病害盛发。 4.3发生程度、为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 发生程度以大田防治前普查的病株发生级别及其面积内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为害程度以人田防治 后普查的病株为害级别及其面积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对照表4定级别。 表4 番茄青枯病发生、 为害程度区间划分表 项目 级(轻发生) 级(中偏轻) 三级(中等) 四级(中偏重) 五级(人发生) 病株率(%) <2 2~15 15. 1~30 30.1~50 >50 发生面积占总 二级以上 三级以上 四级以上 种植面积百分 >80 ≥20 ≥20 ≥20 ≥20 比 n 发生面积S, Pi i=2 式中,S.为种植面积总数;P:为发生面积ri种植面积比例;n为最高级别数。 5资料整理与归档 每次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内,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止式填入《农作物病虫调 查资料表册番茄青枯病》内归档保存。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番茄青枯病》样册见附录C。 DB×× ×××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种类描述 A.1发生与为害 番茄青枯病俗称“番茄瘟”,在全区普遍发生与为害,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降雨多、虫 害重的年份发病重,发病株率低的5%~15%、一般中发年为20%~40%、重发年高达50%以上,可导致番茄 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此病菌除为害番茄外,还可为害茄子、辣椒、马铃薯、萝卜、大葱、洋葱、芹菜、 莴苣等多种蔬菜。 A.2病原与症状 该病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al.细菌所致。番茄青枯病初感病植株,白大 萎焉,傍晚恢复,如果十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死亡。病株顶端叶片多先出现萎状,也有全部 叶片同时萎或病株一侧叶片萎,但最后仍然是全株叶片是萎状。病叶一般不变黄,叶色较淡。病 茎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其萘部横断面或插入透明的装有水的玻璃杯(瓶)中数分钟,可见有乳白色 粘液渗出,是本病与镰孢菌枯萎病相区别的两个重要特征。 D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B.1番茄青枯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症状表现; 1级:植株顶端个别叶、枝萎蕉: 2级:全株1/3枝、叶自上向下菱蕉,早晚有恢复能力; 3级:全株1/2枝、叶萎,无恢复能力; 4级;全株枝叶菱蕉而枯死。 B.2番茄青枯病的发生期 植株生长到开花始果期,初见发病,结果期为发病高峰。发病初,植株顶端叶片中午萎,早、晚 可恢复正常,逐日自上向下枝叶萎青枯而死。 番茄青枯病病菌为青枯拉尔氏杆菌,属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士壤中越冬,可在士中存 活多年,种子不带菌,病菌借雨水、灌溉水传播自根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丁发病,特别是久晴后 突然降大雨,或雨后即转晴,时晴时丽的大气更其。此外,连作、地势低、排水不良,缺钾肥和根部伤 口多等均易诱发青枯病。一般5月病害始见,6月盛发。病菌从移苗或定植时的伤口俊入,在维管束导管 内繁殖,堵塞导管、影响肥水吸收,引起植株萎為枯死。一般多在连作地、羽病士育苗移栽地、低洼地、 偏酸地菌源多,发病快而重。在西6月、7月、8月(番茄盛果期,气温27℃~37℃)为发病高峰期。 B.3番茄青枯病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B.3.1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番茄青枯病是高温高湿病害,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7℃,十壤含水量超过25%时,易发病; 遇连绵阴雨或久晴暴雨或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天气,病情发展快而重。 B.3.2发病与质的关系 一般在砂壤士和酸性地(pH值5.5以下)发病重;粘壤上和微酸性地(pH值6.8左石)发病较轻;户 泥十发病少,砂十发病多。 B.3.3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在相同士、肥、水及气候条件下,早熟品种、早播早收可避病,发病轻:中晚熟品种盛果期正与青 枯病发生盛期相吻合,发病重。在西一般是6月中、下旬种植的夏番茄发病重。 B.3.4发病与其他因子的关系 茄科连作病重,轮作病轻;高睦窄龚种植发病少,宽睦低注地栽培发病多;定植后多次中耕的病重 反之则轻。线虫多发生地块发病较重. DB×× ××××- XXXX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档案表册 番茄青枯病 001) 年) 测报站名 盖章 站 名 (北纬: 东经: 海拨: 测 报 员 负 责 人

.pdf文档 DB45-T 121-2004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21-2004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21-2004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21-2004 番茄青枯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15: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