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5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885—202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 技术规程 2025 - 06 - 23发布 2025 - 09 - 2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885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植被恢复原则和方式 ................................ ................................ . 2 5 植被恢复技术 ................................ ................................ ....... 2 6 成效评价和档案管理 ................................ ................................ . 6 附录A(资料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人工造林植草推荐植物名录 ................. 7 附录B(资料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人工造林推荐植物配置模式 ................ 10 参考文献 ................................ ................................ ............. 11 DB41/T 2885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义民、黄新峰、孙红召、侯洁、李放、冯东阳、姚峰、冯瑞琦、韩磊、江帆、 张书奇、王华庚、冷冰、孔冬艳。 DB41/T 2885 —2025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石漠化土地 的植被恢复原则和方式、植被恢复技术、成效评价和 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石漠化土地 的植被恢复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2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44351 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84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石漠化 石漠化是 指在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堆积,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基岩裸露度 单位面积内无植被覆盖的地表岩石面积所占的比例。 石漠化土地 基岩裸露度≥ 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石漠化土地 : a) 植被综合盖度< 50%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 b) 植被综合盖度< 70%的草地; c) 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迹地、裸土地。 DB41/T 2885 —2025 2 4 植被恢复原则和方式 植被恢复原则 植被恢复须遵循以下原则: a)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 植被建设,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b) 充分考虑降水、 地表水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承载能力, 坚持以水定绿、 量水而行, 宜乔则乔、 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科学恢复林草植被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 修复; c) 突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提升 。 石漠化土地分级和 植被恢复方式 4.2.1 石漠化土地分级 石漠化土地分级因子有基岩裸露度、 植被类型、 植被综合盖度和土层厚度, 各因子评分按 LY/T 1840 的规定执行。石漠化 土地分为四级: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和极重度石漠化。 4.2.2 植被恢复方式 4.2.2.1 轻度石漠化区 乔木退化林实施退化林修复 ;疏林地、迹地和 裸土地实施人工造林 或飞播造林 ,以营造水源涵养林 和水土保持林为主, 在适宜地段 营造生态经济林。 4.2.2.2 中度石漠化区 乔木退化林实施退化林修复 ;因地制宜开展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 植草。 4.2.2.3 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区 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植草为辅。 5 植被恢复技术 退化林修复 5.1.1 补植补播 5.1.1.1 适用条件 补植补播适用于以下 4种情形: a) 郁闭度≤ 0.4,且依靠自然力难以恢复的乔木林; b) 郁闭度≤ 0.5,缺乏目的树种,需要调整树种结构、提升主导功能的乔木林; c) 郁闭度≤ 0.5, 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每公顷 小于30株,天然更新等级不良且 不具备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条件的天然乔木林; d) 断带、缺带的退化防护林带。 5.1.1.2 技术要求 DB41/T 2885 —2025 3 补植补播主要 技术要求如下: a) 结合培育目标,选择与现有树种互利相容,且能够从林下生长到主林层的树种; b) 合理选择补植补播树种,优先采用良种壮苗;针叶纯林宜补植固氮、食源、蜜源等阔叶树种及 彩叶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 c) 根据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特征,结合微生境,合理配置补植树种和补植点; d) 合理确定补植密度,补植目的树种株数每公顷≥ 450株,且林内无直径大于主林层平均高的林 窗; e) 补植补播后,应适时开展抚育管护。 5.1.2 平茬复壮 5.1.2.1 适用条件 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死亡木和濒死木株数比例大于 20%,或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灾害,短期内 难以恢复健康的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未平茬,长势衰弱、生态功能持续性下降的国家特别规定的灌 木林。 5.1.2.2 技术要求 采取带状平茬作业方式,相邻作业带之间保留带不小于作业带宽度,待萌发幼树生长稳定后,再对 保留带平茬。 平茬带须与等高线平行。 5.1.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5.1.3.1 适用条件 具备天然下种条件但天然更新等级不良的乔木林。 5.1.3.2 技术要求 采取破土、松土除草、割灌割藤和浇水等措施,创造种子萌发和幼树生长的有利条件;围绕目的树 种幼苗幼树进行局部割灌除草,促进生长。 5.1.4 立地管理 5.1.4.1 适用条件 易涝、易旱, 或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 。 5.1.4.2 技术要求 立地管理 技术要求如下: a) 季节性积水的林地,做好清沟排水;坡地可修建集水或引水设施,优先采用节水灌溉措施; b) 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采取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整地措施; c) 按规定留在林内的采伐剩余物, 可平铺或按一定间距均匀摆放, 或粉碎后堆放于目标树根部。 d) 保护好林下原有土壤和植被。 人工造林 5.2.1 树种选择 DB41/T 2885 —2025 4 按照GB/T 15776 和LY/T 1840 的规定执行 。以生态树种为主,中度、轻度石漠化地区 应选择经济树 种或者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 。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固土力强 的树种。慎 用外来树种 。飞播树种选择原则按照 GB/T 15162 的规定执行 ,树种配置方式采用乔木混播或 乔灌混播。人工造林植草推荐植物见附录 A。 5.2.2 种子和苗木 种子使用按 GB 7908、GB/T 2772 和LY/T 1840 的规定执行。 苗木选用按照 GB 6000和LY/T 1000 的规定执行 ,宜采用容器苗为主 。 5.

.pdf文档 DB41-T 2885-202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885-202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885-202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885-202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01: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