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6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757—2013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for Cuttag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文稿版次选择 2013 - 12 - 25 发布 2014 - 02-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757 —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1   3 大田扦插育苗 ...................................................... ................ 1   4 容器扦插育苗 ...................................................... ................ 2   5 插后管理 ........................................................ .................. 3   6 病虫害防治 ....................................................... ................. 3   7 起苗出圃 ........................................................ .................. 4   8 苗木等级 ........................................................ .................. 4   9 苗木运输 、检疫 ..................................................... ............... 4   10 档案建立 ....................................................... .................. 5   DB36/ T 757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汇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邱凤英、章挺、曾伟、余林、徐海宁、戴小英、贾贵仁、宋 晓琛、程强强、伍艳芳、詹有生。 DB36/ T 757 —2013 1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树化学类型-芳樟的有关术语、大田扦插育苗、容器扦插育苗、插后管理、病虫害 防治、起苗出圃、苗木等级、苗木起运、档案建立等。 本标准适用于芳樟扦插育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樟树化学类型(chemic al type) 指依据樟树枝叶精油优势化学成分划分的樟树种下分类单位。 2.2 芳樟(Linalool type) 指樟树中枝叶精油优势成分为芳樟醇的化学类型。 3 大田扦插育苗 3.1 圃地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排灌便利,交通方便,土壤为湿润、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稻田土。 3.2 土壤管理 3.2.1 整地、作床 圃地 “三犁三耙”,碎土、施足基肥后,按床宽 1 m,床高25 cm~30 cm,步道宽25 cm的规格作 床,土块细碎,床面平整。 3.2.2 土壤消毒 扦插前7 d左右,用多菌灵40%粉剂0.5%溶液等喷 洒对土壤消毒,在上面铺一层1.5 cm~2.0 cm厚的 黄心土,再用农膜将床面覆盖,四周用土将农膜盖严实,待用。 3.3 喷灌设施安装 扦插前,安装好能覆盖整个圃地的喷灌设施。 3.4 荫棚搭建 DB36/ T 757 —2013 2 扦插前,用透光度30%~40%的遮荫网搭建荫棚。 3.5 穗条采集及处理 3.5.1 采集时间 一年采集2~3次。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夏插穗条;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秋插穗条;11月中、下旬 采冬插穗条。 3.5.2 插穗处理 插穗长度5 cm~8 cm,插穗上需有2~3个腋芽,其中1个在基部,1个在上部;保留上部完整叶片。 插穗剪好后,用GGR6号等适宜生长素,低浓度、长时间浸泡处理。 3.6 扦插 3.6.1 密度 40000 株/667m 2~50000 株/667m2。 3.6.2 方法 插入插穗长度的1/3~1/2,露出上部腋芽。插后分2~3次浇透水,至插孔淤实,用农用薄膜搭建成 拱形棚,四周用土将薄膜压实。 4 容器扦插育苗 4.1 圃地选择 参照3.1。 4.2 整地、作床 参照3.2.1。 4.3 床面整理 4.3.1 泥质床面 床面整碎、平整后,铺一层致密的遮荫网,摆放育苗容器。 4.3.2 沙质床面 床面上铺一层厚度不少于5 cm的清水细沙,摆放育苗容器。 4.3.3 硬质床面 硬质床面上铺2 cm~3 cm厚细沙,摆放育苗容器。平整的床面也可直接摆放育苗容器。 4.4 荫棚搭建 参照3.3。 4.5 喷灌设施安装 DB36/ T 757 —2013 3 根据地形安装喷灌设施。 4.6 穗条采集及处理 参照3.5.1和3.5.2。 4.7 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有: a) 以黄心土为基质,按黄心土:磷肥:草木灰=98:1:1 配制; b) 腐殖质土; c) 经充分腐熟的树皮、木屑、秸秆、谷壳等农林废弃物制成的轻基质,草炭、泥碳等。 4.8 容器选择、装填及摆放 黄心土或腐殖质土,用规格为 6 cm × 8 cm × 8 cm的营养杯;轻基质用规格为 6 cm × 6 cm ×(8 cm~ 10 cm)的无纺布网袋。 将基质填满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 4.9 扦插 参照3.6。 5 插后管理 5.1 水分管理 沙面、硬质床面容器苗扦插后15 d内,每天雾状喷水2~3次;大田苗和泥面容器苗酌情适量浇水。 生根后,均按大田育苗的要求适时适量浇水。 5.2 覆盖物撤除 苗木生根后撤除薄膜等覆盖物。 5.3 养分管理 苗木开始高生长后,适时适量施用追肥。8月下旬后,停止施用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白粉病少量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同时用波美0.3度~0.5 度的石硫合剂,每10 d左右喷洒1次,连续3~4次。黑斑病发病时可用多菌灵40%粉剂0.5%溶液喷洒2~3 次,防止蔓延。 6.2 虫害防治 4月上旬~6月中旬,樟叶蜂危害时,可用90%的敌百虫、50%的马拉松乳液各2000倍液喷杀;樟梢卷 叶蛾可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液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5 d喷洒1次,连续2~3DB36/ T 757 —2013 4 次;如果幼虫已注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液200 倍~300倍液。卷叶蛾可于8 月~9月人工摘茧,集 中烧毁。 7 起苗出圃 7.1 大田苗 起苗前1d~2d,将苗床喷或灌一次透水,用齿耙将苗木挖起,保全根系。按苗木等级每50株或100 株扎成捆,用塑料袋或农用膜将根系包扎保湿。 7.2 容器苗 出圃前2 d,将容器苗浇一次透水。按苗木等级分级装箱。 8 苗木等级 一年生苗木质量等级表: 表1 苗木指标 苗木种类、等级 苗高 (cm)地径 (cm) 根系长 度( cm)>5cm长Ⅰ 级侧根数 (根) 综合控制指标 大田扦插苗 Ⅰ级 Ⅱ级 >50 35~50 >0.5 0.4~0.5 >10 6~10 6~8 4~6 色泽正常,顶芽 饱满,充分木质化,无损伤,无病虫害 容器扦插苗 Ⅰ级 Ⅱ级 >35 25~35 >0.4 0.3~0.4 >15 10~15 6~8 4~6 9 苗木运输、检疫 9.1 大田苗装运 用草或编织袋将小捆苗打成大包,露出苗木顶部,装入箱式货车或有篷布覆盖的普通货车,选择阴 雨天或晚上运输。 9.2 容器苗装运 将容器苗放入苗木筐(袋、箱)中,装入箱式货车或有篷布覆盖的普通货车。 9.3 检疫 外调苗木应按《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 检疫法实施细则》严格检查把关,禁止疫区苗木外运和流入。

.pdf文档 DB36-T 757-2013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757-2013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757-2013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757-2013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7: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