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6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755—2013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anging Crow n of Camellia japonica L.by High Graft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3 - 12 - 25 发布 2014 - 02-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755 —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培育目标 ........................................................ .................. 1   5 培育程序 ........................................................ .................. 1   6 主要病虫 害防治 ..................................................... ............... 3   DB36/ T 755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继林、王玉娟、徐林初、龚春、雷小林、周文才、幸伟年、敖婉初、黄文印、 赵松子、黄建建。 DB36/ T 755 —2013 1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培育目标、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境内的油茶成年树或山茶花大树高接换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328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接换冠 在健壮的油茶成年树或“金星大红”等单瓣的山茶花大树上换接(一种或多种)茶花优良品种,以 代替原树冠或品种的技术措施。 3.2 花盖度 花朵或花序数量占冠幅面积的百分数。 4 培育目标 培育地径 ≥0.1 m,高度 ≥1.0 m,冠幅 ≥1.0 m2,主杆分枝在三出以上的茶花。 5 培育程序 5.1 树体选择 选择生长旺盛,当年春梢长 ≥0.1 m,树皮呈黄青色的成年油茶(茶花)为换冠对象。 5.2 砧木选择 在油茶(茶花)树体上选择3~4个分枝角度均匀、干直光滑的直径 ≥2.0 cm的健壮主枝作砧木。 5.3 接穗的采集 DB36/ T 755 —2013 2 选择花大、色艳、重瓣与花期长的优良或珍贵的茶花品种。采集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充实、健壮、 腋芽饱满和无病虫的当年生枝条。本地接穗宜随采随接。外调接穗保湿运输,放荫凉潮湿处贮藏,或放入的冰箱0 ℃~5 ℃保存。 5.4 嫁接季节 夏接5月下旬~7月上旬,秋接9月初~10月底。 5.5 嫁接方法 采用撕皮嵌接法,分为断砧、洗砧、削砧、削穗、切砧插穗、绑扎、保湿、遮荫八个步骤。 a) 断砧 选作砧木的主枝在离地面80 cm~120 cm处锯断,注意防止砧木皮层撕裂,保持断面平整。每株树 留2-3个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其它枝条和植株附近地面的杂灌草全部清除。 b) 洗砧 用加入1%消毒剂的清水洗净砧面及砧面下0.1 m内的主枝,再用矿泉水或冷开水冲洗嫁接口部位。 c) 削砧 用嫁接刀削平锯口,削面里高外低,斜度5 °左右。 d) 削穗 左手握住枝条,右手用单面刀片;在距芽约0.5 cm处向下削出一平滑切面,深达木质部,切面长与 嫁接口长度相当,将背面削成马耳形斜面,每穗带1~2个芽,长3.0 cm左右。 e) 切砧、插穗 用刀片在砧木断口垂直向下平行开“H”型长约3 cm,宽与接穗粗度相当的嫁接口(如接穗为顶芽, 则削口为“∩”型),深达木质部将皮撕开。将接穗长切面对准砧木嵌入拉皮槽内,穗条长削面稍高出砧木断面(稍露白),拉皮复盖好接穗反面,每个砧接2~5个接穗 。 f) 绑扎 用弹性好、拉力较强,宽度1.5 cm~2.0 cm塑料薄膜带,自下而上绑扎接穗 ,绑扎时要拉紧,并 扎上两根长10 cm的干净小枝以支撑保湿袋。 g) 保湿 绑扎好后,随即套上厚度0.03 cm~0.05 cm塑料 袋,袋长12 cm~17 cm,宽7 cm~10 cm,(如果 砧木较粗,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湿袋)扎紧袋口使之密封。 h) 遮荫 用笋壳按东西方向扎在保湿袋外层作遮荫用, 绑扎时注意使遮荫材料与保湿袋保留2cm左右的间隙 作通风孔;或全林分搭建透光度75%以上的遮荫网。 5.6 接后管理 待新梢长出3~5片真叶或5 cm以上时,于傍晚除去保湿袋, 再遮荫7 d~14 d,当新梢触及遮荫材 料顶部时再解除遮荫,期间防止蚂蚁、飞虱等啃咬保湿袋;及时防治金龟子、蚜虫;及时剪除砧木上的萌芽与枝条。新梢生长健壮的当年冬季或翌年春解除绑带。 5.7 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每年冬、夏各施肥一次。冬季施有机肥10 kg/株,夏季施速效肥250 g/株。 5.8 施肥方法 DB36/ T 755 —2013 3 在上坡位沿树冠外缘投影地开挖半圆形环状沟或条沟沟施 ,沟宽20 cm~30 cm,深25 cm左右,填 埋部分枯枝落叶后复土。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6.1 预防措施 采取及时冬垦夏锄、整枝修剪与砍除发病株等营林技术措施。 6.2 病害 6.2.1 炭疽病 病症出现于叶缘、叶尖和叶脉两侧。初现暗绿色斑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大斑,颜色由褐色变为 黑色,严重时可扩散至全部叶片,导致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叶。冬季剪除病枯枝。发病期前,喷洒1%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一次。每周 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喷洒一次,连续喷3~4次。春季增施磷、钾肥,在叶片展开前喷施0.1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6.2.2 藻班病 在叶片的两面均可出现病斑。初期呈针头状灰绿色小圆点,后逐渐呈放射状向外扩展,形成近似圆 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后期颜色由灰绿色变为暗褐色。 防治方法:加强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时修剪,避免茶花林地过于荫蔽,做到通风透光,以提高 茶花抗性。可用0.2%~0.5%硫酸铜溶液喷雾防治。 6.2.3 根腐病 主要侵染茶花根系。受害株根部腐烂变黑,叶片变黄,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植株逐渐凋萎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挖除病株及其附近带菌土,并用1%硫酸铜溶液消毒土壤。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6.2.4 花腐病 受害的花朵先出现棕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直至整个花朵变成褐色而枯萎。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花,集中烧毁。花期及时清扫掉落地面病花,花前用多菌灵类杀菌剂喷洒花 蕾2~3次;或选栽秋季开花的茶花品种,或者用赤霉素处理中晚花品种,避开花腐真菌的发生高峰期。 6.3 虫害 6.3.1 蚜虫 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茶花嫩梢吸取汁液,被害芽叶萎缩;蚜虫的排泄物能引起烟煤病。 防治方法:发生盛期,用50%磷胺乳剂2000倍液或5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茶花植株,每3 d~5 d 喷洒1次,连续3次。或以烟筋0.5 kg,生石灰0.2 5 kg,加水10 L~15 L,浸泡一昼夜,过滤去渣后用 以喷雾防治,其效果好 6.3.2 蚧壳虫 蚧壳虫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年3月份产卵,幼虫集中于嫩枝和叶片上吸取叶液。受害叶 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枝叶布满蚧壳虫,引起全株枯黄致死。

.pdf文档 DB36-T 755-2013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755-2013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755-2013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755-2013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7: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