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号: 21667—2008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36
DB36/T 527—2007
信丰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07-12-07 发布 2008-01-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527—2007
1 前 言
为准确掌握甜玉米栽培技术,特制定本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丰县农业局、信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宜福、刘玉生、陈星斌、王华、邹春生、高小荣。
DB36/T 527—2007
2 信丰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信丰甜玉米的定义和术语,产地环境条件、育苗、种植、采摘、运输、贮存。
本规程适用于信丰县区域内的甜玉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4 农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715.3-1999 瓜菜种子 GB/T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T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4875-94 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量的测定方法 GB14877-1994 食品中氨基甲酸类抗蚜威测定方法 NY/T 395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 NY/T 396 灌溉水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 NY/T 39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采样方法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甜玉米
采收鲜穗的甜玉米,其籽粒在发育的乳熟期,含水量(65~ 75%)时为最佳采收期,可溶性糖含量
≥10%。
3.2
空间隔离
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同期播种时相间隔一定的距离进行的隔离。
3.3
时间隔离
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播种时相间隔一定的天数进行的隔离。
3.4
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丘陵、河流、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隔离。 DB36/T 527—2007
3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产地选择
远离工业区、厂矿、学校、生活区等,避免大气、水质、土壤有害污染源。要求日降雨量100mm以
下时田块不受淹。宜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8~21℃,年≥10℃积温5500~6000(℃),年降雨量1300~1600m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
度65~80%,年日照时数1600~1700h。 4.3 土壤条件
甜玉米对土壤适应性较广,红黄壤、紫色土、冲积土、沙壤土等均能适应,地下水位0.6m以下,土
层疏松,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为6.5~7.5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 4.3.1 土壤理化指标
有机质(%) 4~8%。 全 氮(%) 0.3~0.7%。 有效磷 5~14mg/kg。 速效钾 70~108mg/ kg。 交换质量CmOl(+)kg 13~19.5。
4.3.2 土壤环境质量
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
指 标
项 目
PH值<6.5时 PH值6.5~7.5时
总镉(mg/kg) ≤0.1 ≤0.1
总汞(mg/kg) ≤0.3 ≤0.5
总砷(mg/kg) ≤40 ≤30
总铅(mg/kg) ≤250 ≤300
总铬(mg/kg) ≤150 ≤200
总铜(mg/kg) ≤50 ≤100
注;重金属(铬主要为三价铬)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应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
5cmol(+)kg,,其指标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4.4 灌溉水质量
产地用水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灌溉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项 目 指 标
PH 值 6.5~7.5
总汞(mg/L) ≤0.001
总镉(mg/L) ≤0.01 DB36/T 527—2007
4 总砷(mg/L) ≤0.05
总铅(mg/L) ≤0.1
铬(六价)(mg/L) ≤0.1
氟化物(mg/L) ≤3.0
石油类(mg/L) ≤5
氰化物(mg/L) ≤0.5
氯化物(以Cl-计)(mg/L) ≤250
4.5 产地空气质量
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项 目 日平均
浓度 小时平均
浓度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 (mg/m3 ) ≤0.3
二氧化硫(S0 2) (标准状态) (mg/m3) ≤0.15 ≤0.5
二氧化氮(N0 2) (标准状态) (mg/m 3) ≤0.12 ≤0.24
氟化物 (F) (标准状态) ug(dm2、d)
(ug/m3 ) ≤1.8
≤7 ≤20
注:1、日平均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注:2、一小时平均浓度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注:3、氟化物日平均浓度1.8为佳片法之值:日平均浓度7和一小时平均浓度20动力法之值。
4.6 隔离种植
原则:与其它普通玉米或类似玉米品种隔离种植,采取自然空间隔离,如森林、河道、道路和丘陵
等自然屏障隔离。在平原无屏障隔离情况下,为防止串粉影响品质和产量,按以下要求隔离:
a)在400m以内不能栽种普通玉米或类似玉米品种。 b)时间差隔离:在一个地方、同一生产季节内最好种植一个品种,使之两类玉米花粉不相遇。否
则,两类玉米授粉期应错开15d以上。
5 育苗 5.1 设施和规格
a) 小拱棚:早春育苗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增温。小拱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
成。高0.8m~1.2m,跨度1.5~2m,长度不限。
b) 多孔塑料软盘。纸筒营养杯,口径4cm、高约5cm。 c) 塑料薄膜营养袋,口径约5cm、高约7cm。
5.2 苗床地选择
应符合NY5116~2002的规定。
5.2.1 场地要求: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灌溉方便、地下水位低、无污染、无杂草杂物,土壤疏松肥沃。
5.2.2 苗床地肥力等级划分 DB36/T 527—2007
5 根据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含量高低而划分肥力等级。苗床肥力等级
指标见表
表4
苗床地肥力养分测试值
肥力等级 全 氮% 有机质%
(质量分数) 碱解氮mg/kg 磷(P 2O)mg/kg 钾 (K2O)mg/kg
低肥力 0.07~0.1 1.0~2 .0 60~80 40~70 70~100
中肥力 0.1~0.13 2.1~3.0 81~ 100 71~120 101~130
高肥力 0.14~0.16 3.1~4.0 101~ 120 121~1 60 131~160
5.3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并通过江西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甜玉米品种,或江西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同意引种的甜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目前主要推广品种有:黄金一号(美国),黄金三号(美国),华珍(台湾)。 5.4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1999规定。
5.4.1 种子外观要求
从样品中随机抽取百粒种子,用目测法进行观查种子色泽、籽粒大小是否均匀,有无病虫害、受潮
霉变,用指压法对籽粒饱满进行检测。 5.4.2 种子质量指标
种子发芽率≥80%,种子纯度≥96%,种子净度≥98%,种子含水量<13%,否则为不合格。
5.5 播种前的准备
a) 根据季节的不同选用小拱棚、苗床设施。早春育苗应有塑料薄膜,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遮阳网。备
齐多孔塑料软盘、塑料薄膜营养袋或纸筒营养杯等设施。
b) 播种前要进行晒种(2~3)d,除去病虫杂粒。
5.6 营养土
宜选用无病虫源的沙壤肥土。
5.6.1 用农家肥配制成营养土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沤有机肥)配制成营养土,应符合表5规定。
DB36/T 527—2007
6 表5
5.6.2 复合肥配制成营养土
理化指标:孔隙度60%,PH6~7,速效磷100mg/kg以上,速效 钾100mg/kg以上,速效 氮150mg/kg以
上。可按每立方米肥沃沙壤土中,加入N∶P∶K(15∶15∶15)三元复合肥1kg。 5.6.3 营养土装盘
原则:营养土细、疏、松。 方法:将配制好的
DB36-T 527-2007 信丰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5: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