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备案号: 21666—2008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 DB36/T 526—2007 信丰甜玉米 2007-12-07 发布 2008-01-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526—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丰县农业局,信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敏峰、朱冬兰、陈星斌、俞金莲、赖启生、肖宜福、王华。DB36/T 526—2007 1 信丰甜玉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丰甜玉米的定义和术语、要求、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信丰甜玉米的收购、销售、流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14875-1994 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 14877-1994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精纤维的测定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5-2003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32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测定方法 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 GB/T 5513 粮食、油料检验、还原糖和非还原糖测定 GB/T 8210 出中柑桔鲜果检测方法 GB/T 8853-1988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10547 柑桔储藏 GB/T 13607-1992 苹果、柑桔包装 GB/T 14973 食品中粉锈宁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15401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16319-1996 食品中敌百虫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T 17331-1998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DB36/T 526—2007 2 GB/T 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17333-1998 食品中除虫脲残留的测定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定义 信丰甜玉米 指江西省信丰县区域内生产的甜玉米,产品具有果穗长椎圆形,金黄色籽粒,具有香甜细嫩带黏、 甜味、浓郁、松软可口的特点。 3.2 术语 3.2.1 腐烂果穗 遭受外伤、机械伤、病原菌的侵染,造成丧失食用价值的果穗。 3.2.2 缺陷果穗 影响感官质量或内在品质有缺陷的果穗。 3.2.2.1 一般缺陷果穗 存在果穗形状不正,有籽粒空缺,着色不佳,果穗轻度损伤或果面有明显的斑痕的果穗。 3.2.2.2 严重缺陷果穗 存在干疤、水肿、枯水、萎缩、籽粒脱落的果穗。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4.1.1 果穗形状 具有该品种特征,卷叶新鲜光泽,籽粒排列整齐完整,果穗无萎蔫现象。 4.1.2 色泽 果穗自然着色,色泽均匀,具有品种成熟果穗特征色泽。 4.1.3 果穗面 苞叶新鲜光洁,无剌伤、无虫伤、无擦伤、无碰伤、无空隙缺籽、无病斑及腐烂现象。 4.1.4 籽粒 籽粒呈金黄色或黄色,无枯水现象。 4.1.5 风味 风味甜香,细嫩无异味。 4.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DB36/T 526—2007 3 表1 4.3 安全卫生指标 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5 分级 5.1 依据 果穗外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3规定。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游离氨基酸(原籽) mg/100g ≥400 水解氨基酸(原籽) mg/100g ≥4500 人体所需氨基酸(原籽) mg/100g ≥1400 可溶性含糖(原籽) %(质量分数) ≥10 粗纤维(原籽) %(质量分数) ≥1.4 可溶性含糖量(干基) %(质量分数) ≥25 水分含量(原籽) %(质量分数) 65~75 可食率 %(质量分数) ≥45 项 目 指标(mg/kg) 砷(以As计) ≤0.2 铅(以Pb计) ≤0.2 汞(以Hg计) ≤0.01 镉(以Cd计) ≤0.1 氟(以F计) ≤0.5 敌百虫(trichlorfon) ≤0.1 辛硫磷(phoxin) ≤0.05 抗蚜威(pirimicarb) ≤1.0 多菌灵(carbendazim) ≤0.5 三唑酮(triadimefon) ≤0.2 敌敌畏(dichiorvos) ≤0.2 百菌清(chlorotha lonil) ≤1 亚硝酸盐(以NaNo 2计) ≤3 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 ≤0.2 溴氰菊酯(deltameth rin) ≤0.2 喹硫磷(puintozene) ≤0.2 DB36/T 526—2007 4 表3 等级 品种 长度cm 直径cm 秃尖 度cm 果穗形果穗面 光洁度 色泽 籽粒 黄金 一号 21~22 4.7~5 无 华珍 20~21 4.4~4.5 无 一级 黄金 三号 22~23 4.8~5 无 长圆椎 形,籽粒排列整齐,无孔隙、无畸形果穗 果穗表面 光洁,无疤 痕,无病虫 斑痕、药斑 腐烂现象 金黄色, 色泽均匀,新鲜光泽,一品一色,无其他着色 籽粒饱满均匀, 每条果穗21圈以上,每圈16粒以上,饱满率100%, 无萎缩现象 黄金 一号 19~20 4.4~4.6 0.1 华珍 18~19 4.2~4.3 0.1 二级 黄金 三号 20~21 4.6~4.7 0.1 长圆椎 形,籽粒排列整齐,无孔隙、无畸形果穗 果穗 表面光洁,无伤疤,无剌伤、虫伤、擦伤腐烂果穗 金黄色, 色泽均匀,着色尚好 籽粒饱满均匀, 每条果穗19圈以上,每圈14粒以上,饱满率98%,无萎缩现象 黄金 一号 17~18 4~4.3 0.2 华珍 16~17 3.8~4.1 0.2 三级 黄金 三号 18~19 4.1~4.5 0.2 长圆椎 形,籽粒排列整齐,无孔隙、无畸形果穗 果穗表面 光洁。伤疤、病虫斑 等附着面不超过2% 金黄色, 色泽尚好,着色98%以上 籽粒饱满均匀, 每条果穗18圈以上,每圈12粒以上,饱满率96%以上,无萎缩现象 5.2 原则 5.2.1 按外观指标分级,不得混合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果穗,以保证果穗整齐度,不够三级的果穗应 视为级外品。 5.2.2 不符合卫生安全指标规定(见表 2)的果穗,不得销售。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指标的检验 6.1.1 甜玉米是根据果穗长度、形状、光洁度、色泽、籽粒数、单穗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 感官指标见表 3。 将样品置于自然光照度下,进行感官检验,对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样品做各项记录,如果一个样品同 时出现多种缺陷,选择一种主要的缺陷,按一个缺陷计,不合格品的百分率,按公式(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X(%)= m 1/ m2×100% ……………………………………(1) 式中: X—单项不合格百分率,单位为百分率(%); DB36/T 526—2007 5 m1—单项不合格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2—检验样本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各单项不合格品有百分率之和即为总不合格百分率。 6.1.2 果穗长度、横径测量 按GB/T8210规定执行。 6.2 理化指标的检验 6.2.1 氨基酸的测定 按GB/T 5009.12 4-2003的规定执行。 6.2.2 可溶性含糖量的测定 按GB/T 5513的规定执行。 6.2.3 粗纤维的测定 按GB/5009.10-2003的规定执行。 6.2.4 水分含量的检测 按GB/T5497的规定执行。 6.2.5 可食率的计算 可食率按公式(2)计算:

.pdf文档 DB36-T 526-2007 信丰甜玉米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526-2007 信丰甜玉米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526-2007 信丰甜玉米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526-2007 信丰甜玉米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5: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