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91.080 CCSP2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261—2025 海峡两岸共通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 模型评估方法 Cross-straitintegrateddevelopment—Evaluationmethodformeanwindspeedprofile modelinFujian-Taiwanregion 2025-06-10发布 2025-09-10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2261—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有风速观测数据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1 5无风速观测数据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3 附录A(规范性)平均风速剖面模型......................................................4 附录B(规范性)判定系数法............................................................6 附录C(规范性)平均风压与风荷载设计值................................................7 附录D(规范性)极值分析..............................................................8 参考文献..............................................................................10DB35/T2261—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1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气象局、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福建省土木建 筑学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锐、齐心、梁斯宇、方根深、李狄钦、黄明慧、何捷、翁祥颖、洪伟、林彦 婷、王琳凯。DB35/T2261—2025 1海峡两岸共通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及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闽台地区建筑高度300m(含)以内的各类地上结构物风荷载计算时平均风速剖面的 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均风速剖面meanwindspeedprofile 大气边界层中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剖面。 [来源:JGJ/T338—2014,2.1.9] 3.2 平均风速剖面模型meanwindspeedprofilemodel 描述大气边界层中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3.3 地面粗糙度terrainroughness 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 [来源:GB50009—2012,2.1.23] 3.4 梯度高度gradientheight 平均风速不再受地面粗糙度影响的高度。 4有风速观测数据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 4.1风速观测数据要求 4.1.1风速观测数据应有同一时刻地面/水面10m(含)以上不少于3个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且相邻 观测点之间的高差不应小于10m。 4.1.2平均风速的计算时距应为10min,且观测数据不应少于1年。对于其他时距的风速观测数据,DB35/T2261—2025 2应首先转换为10min时距后,才能使用本文件中的方法。 4.1.3风速观测数据应有代表性,能够反应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风气候特征。当结构物所在工程场 地存在多种风气候类型时,应对不同风气候类型下的风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注:影响闽台地区的风气候类型主要包括台风和季风。 4.2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确定 4.2.1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应采用指数律模型、对数律模型或Deaves-Harris模 型,各模型数学表达式详见附录A。 4.2.2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按照以下步骤确定。 a)风速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采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或其他可靠方法对原始风速观测数据 (draw Data)进行质量控制,获得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实测风速样本(Data)。 b)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估计。以Data为分析对象,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指数律模型、 对数律模型和Deaves-Harris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获得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 型特征参数样本序列(Θ)。指数律模型对应的特征参数为Θ,对数律模型为 0 0,zu Θ 或0,dzz Θ ,Deaves-Harris模型为 0 0,,G zuz Θ 。 c)平均风速剖面模型优选。以Data为基准,采用判定系数法(按照附录B执行)对Θ进行拟合 优度检验,获得平均风速剖面最优模型(Modelbest),作为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 面模型。 4.2.3当判定系数法的结果相同时,应按照指数律模型、对数律模型、Deaves-Harris模型的顺序选 择Modelbest。 4.3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确定 4.3.1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应按照以下步骤确定。 a)结构物不同高度处的设计风速样本计算。根据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10m高度处10min时距R 年重现期的参考风速(R 10U)、Modelbest和Θ,计算结构物不同高度处的设计风速样本序列( zU)。 R 10U按照GB50009—2012中的公式(E.3.4)取值,或见《建筑物耐风设计规范及解说(2015)》 中的公式(C2.6),且均不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的影响。 b)结构物风荷载样本计算。根据结构风荷载标准(Standardtarget),将 zU转换为对应高度处的设 计风荷载样本序列(Fz)(按照附录C计算),并计算出Fz作用在结构物上的总风荷载样本序 列(windF)。 注:Standardtarge选用GB50009—2012或《建筑物耐风设计规范及解说(2015)》中的任一;windF选用基底剪 力、基底弯矩或其他关心荷载类型中的任一。 c)结构物风荷载极值分析。对进行极值分析(按照附录D执行),获得结构物R年重现期的风荷 载极值(windˆF)。重现期windFR应根据结构物的重要程度按照Standardtarget的规定选择。 d)等效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确定。基于windˆF,根据Standardtarget反向推导得到目标结构物 的等效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当Modelbest为指数律模型时,对应的等效特征参数 为,对数律模型时为 0 0,zu或0,dzz,Deaves-Harris模型时为 0 0,,G zuz。 4.3.2当不同荷载类型windF对应的存在差异时,应取能使结构产生最不利值荷载的作为结构物所 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DB35/T2261—2025 35无风速观测数据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 5.1当无实测风速观测数据时,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平均风速剖面模型应采用指数律模型。 5.2平均风速剖面指数律模型特征参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表1确定。 表1闽台地区地面粗糙度类别、特征描述及平均风速剖面模型特征参数 地面粗糙度类别 风剖面指数梯度高度 m截断高度 m 特征描述 福建台湾 地区福建台湾 地区福建台湾 地区福建台湾 地区 A类地况C0.120.153003005.04.5海岸地貌: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 以及湖岸地区 B类地况C0.150.1535030010.04.5平坦开阔地貌:田野、乡村、丛林、 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C类地况B0.220.2545040015.09.0城镇地貌: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地况A0.300.3255050030.018.0城市地貌: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 的城市市区 5.3结构物所在工程场地的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a)以拟建结构物2km为半径的迎风半圆影响范围内的结构物和密集度来区分地面粗糙度类别, 风向原则

.pdf文档 DB35-T 2261-2025 海峡两岸共通 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2261-2025 海峡两岸共通 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2261-2025 海峡两岸共通 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2261-2025 海峡两岸共通 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5: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