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180.10 SY CCS E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5892024 代替 SY/T 6589—2016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d acquisition with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2024一0924发布 2025-032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589202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方法用途及应用条件 工程技术设计 6 野外采集 9 野外资料验收与上交 :16 附录A (资料性) 时频电磁法其他观测方式 :18 附录B(资料性)时频电磁法发射系统记录班报常用表式 19 附录C (资料性) 时频电磁法接收系统记录班报常用表式 附录D (资料性)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记录班报常用表式 附录E (资料性) 广域电磁法记录班报常用表式 SY/T 65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 65892016《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与SY/T 6589—2016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 b)更改了探测深度(见4.2.5,2016年版的4.2.5); c)更改了“测网设计”的内容(见5.2,2016年版的5.3); d)更改了“施工装置”的内容(见5.3,2016年版的5.4); e)更改了“观测系统设计”的内容(见5.4,2016 年版的5.6); f)更改了“工程技术设计内容”的内容(见5.6,2016年版的5.7); g)更改了“仪器准备和测试”的内容(见6.1,2016年版的6.1); h)增加了“采集参数试验”的内容(见6.2); i)更改了“数据采集班报”的要求(见6.7.4,2016年版的6.5.3); j)更改了“质量控制”的内容(见6.8.1,2016年版的6.6.1); k)更改了“野外采集总结”的内容(见7.2.4,2016年版的7.2.4); 1)增加了“时频电磁法其他观测方式”的内容(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处、中油油气勘探软 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 石油资源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刚、董卫斌、杨俊、宋强功、刘雪军、陈庚峰、陈茂山、谢兴兵、 鲁瑶、崔志伟、杨辉、陶德强、陈继伟、杨国世、王重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 年首次发布为SY/T 6589—2004,2016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SY/T 65892024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技术设计、野外采集及资料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性源作为场源、应用于陆上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的可控源电磁法勘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SY/T 5171 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SY/T 605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控源电磁法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通过人工电性源向地下发送不同频率的电流信号, 在地面 一定范围内接收电磁信号,探查地下地 质情况的多种电磁勘探方法。 注:根据建场和观测方式,可分为时频电磁法、建场测深法、复电阻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广域电磁 法等。 3.2 时频电磁法 time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FEM) 通过有限长度电性源向地下发送不同频率的方波电流信号,在地面观测电磁场,研究不同深度的 地电特征,同时获得时间域和频率域测量结果的电磁勘探方法。 注1:时间域电磁法:观测不同时刻的电磁场值,研究电磁场信号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注2:频率域电磁法:观测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值,研究电磁场信号随频率和空间的变化。 3.3 建场测深法 long offse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LOTEM) 通过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性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电流信号,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 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研究不同深度的地电特征的可控源电磁法。 3.4 复电阻率法complex resistivity (CR) 通过有限长度电性源在相当宽的(超低频)频段内向地下发送交变电流信号,观测视复电阻率的 实分量和虚分量或者振幅和相位的频谱,研究地下地质体的激发极化特征和导电特征的一种频率域激 电勘探方法。 1 SY/T 65892024 3.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 (CSAMT) 通过有限长度电性源尚地下发送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信号,在地面一定范围内观测正交的电磁场 分量,计算卡尼亚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达到探测不同理深地质目标体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探方法。 3.6 广域电磁法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 (WFEM) 通过有限长度电性源向地下发送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信号,在广大的、不局限于传统“远区”的 区域内,观测一个或多个电磁场分量,计算广域视电阻率,达到探测不同埋深地质目标体的一种频率 域电磁勘探方法。 注:一般情况下,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三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 3.7 标量观测 scalar observations 采用1个场源,观测1个分量(E,或E,)或者互相垂直的2个分量(E,和H、E,和H),并以 此计算卡尼亚视电阻率和相位。 3.8 失量观测 Jvector observation 采用1个场源,观测(Ex、E,、Hx、H、H,)中的 4个或 5个电磁场分量,获得两条互相独立的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 3.9 张量观测 tensor observation 采用2个极化方向的场源,2个场源既能互相正交布置,也能分开布置,同时观测(E、E、H、 Hy、H,)中的 4个或5个电磁场分量,获得两条互相独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 3.10 电性源 electric excitation source 采用两端接地的导线作为电磁信号的发射场源。 注:接地的两端分别标记为 A和 B,简称“场源AB”。 3.11 偶极 electric dipole 通过导线相连的一对接地电极,用于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注:接地的两个电极分别标记为M和N,简称“接收MN” 3.12 收发距ofiset 采用赤道装置观测时,为测点到场源AB连线的垂直距离,采用轴向装置观测时,为测点到场源 AB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4方法用途及应用条件 4.1 方法用途 4.1.1研究目标区地下导电性特征,推断构造形态、断裂性质及地层岩性。 4.1.2研究目标区地下激发极化特征,预测有利区,评价钻探目标。 4.2应用条件 4.2.1目标地质体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2 SY/T 65892024 4.2.2探测目标所引起的异常能够被仪器观测到并且能在资料处理过程中被提取出来。 4.2.3电磁噪声和人文干扰因素不影响曲线形态。 4.2.4地表条件满足发射和接收的布设要求。 4.2.5 探测深度宜小于12km。 5 工程技术设计 5.1 准备工作 5.1.1 收集以下资料: -区域地质资料:大地构造区划、构造特征; -地层、岩性等物性资料; 钻井和测井资料 : 以往地球物理资料:重磁电震等勘探资料; 测绘资料:地形图、GNSS控制点成果、卫星遥感数据、航空照片等; 自然、人文及地理等资料:地形、河流、湖泊等资料,动植物分布及地表覆盖物类型、分布 范围,气候特点、温度、风季、雨季及洪水期、冰冻期等,行政区划、线网分布、农作物、 文物古迹、民族风俗等。 5.1.2 测区踏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地面复杂测区,应参照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描述测区的调查情况,对可能无法满足设 计要求的测线段或测点进行统计。 b)在踏勘时,宜进行电磁干扰背景调查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或卫星影像识别可见的电磁干扰 源类型和分布范围,根据干扰背景调查结果,在设计中提出干扰区的测点采集质量要求。 c)踏勘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踏勘组织(包括时间、人员、目的、路线等); 2)测区概况(包括测区地形、 、地貌、交通、水文、 通信、人文、气候、工农、电磁干扰分 布等); 3)踏勘结果(包括施工风险、施工难点); 4)施工建议。 5.1.3可行性分析论证主要内容如下: a)根据地震、钻井等地球物理资料建立层伏地电模型,采用正演模拟方法进行收发距、场源AB 长度和激发频率三个关键采集参数论证,采用理论数据正反演方法进行地质任务可行性研究; b)完成关键采集参数论证后,应合工区地表条件进行施工可行性分

.pdf文档 SY-T 6589-2024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589-2024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第 1 页 SY-T 6589-2024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第 2 页 SY-T 6589-2024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6:47: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