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5.060 CCSY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717—2024 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Distinguishingmethodofdissolvingchemicalwoodpulp 2024-12-31发布 202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天津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黎华、仝亚男、刘志超、陶正毅、冯文燕、栗建勇、冀红略、王媛、刘勇生、 施宇明。 ⅠSN/T5717—2024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化学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 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溶解级化学木浆技术指标与归类判别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漂白针叶木及阔叶木化学木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62 纸、纸张和纸浆 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740 纸浆 试样的采取 GB/T4688 纸、纸板和纸浆 纤维组成的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溶解级化学木浆 dissolvingchemicalwoodpulp 采用烧碱法、硫酸盐法或亚硫酸盐法对木材蒸煮后经漂白、脱树脂、解聚、降低灰分或调节活性等工 艺制得的用于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醚和纤维素酯的高纤维素含量漂白木浆。 3.2 抗碱性 alkalineresistance 绝干化学木浆在1h内经18%(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的不溶解部分所占质量百分比。 注:简称R18值。 4 技术要求 溶解级化学木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SN/T5717—2024表1 溶解级化学木浆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数值 抗碱性(R18)/% ≥碱木浆 92 漂白硫酸盐木浆 92 漂白亚硫酸盐木浆 88 灰分/% ≤ 漂白亚硫酸盐木浆 0.15 注:灰分含量只适用于考核亚硫酸盐木浆。 5 原理 在20℃时用18%(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均匀浸渍化学木浆纤维,滤出不溶解部分并用相同浓 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然后酸化、洗涤、烘干并称重。 纸浆样品经炭化后在温度为(575±25)℃的高温炉内灼烧,灼烧后残余物的质量为样品中所含灰 分,其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6 试剂 除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6.1 18%的氢氧化钠溶液:每100g溶液(ρ20=1.1972g/mL)中含有(18.0±0.1)g氢氧化钠,相当于 20℃下每升溶液中含有(215.5±1.0)g氢氧化钠。 6.2 乙酸:1.7mol/L,相当于每升含有100mL乙酸(ρ20=1.055g/mL~1.058mL)。 7 仪器设备 7.1 天平:感量0.1mg。 7.2 恒温水浴锅:能保持温度(20±0.2)℃。 7.3 玻璃砂芯漏斗:100mL,G2。 7.4 湿浆抽滤装置。 7.5 烧杯:200mL,要求碱液从杯嘴倾出顺畅,不挂外壁。 7.6 平头搅拌棒:由一种不脆的抗碱性材料制成,直径为15mm的平头搅拌棒,最好使用硬塑料制 品,棒体表面光滑不挂浆。 7.7 坩埚:由铂、陶瓷或二氧化硅制成,能容纳10g试样(通常容量为50mL~100mL),在加热情况下 质量不变,且不与试样或灼烧残余物发生化学反应。 7.8 高温炉:温度可控制在(575±25)℃。 8 试验的准备 8.1 试样的制备 对成品浆试样的抽取按照GB/T740的规定进行,如果纸浆是浆板,则将其撕成约5mm×5mm 的碎片,密封平衡水分不少于12h。如果纸浆是湿浆,则用抽滤法脱水,然后将样品放在吸水纸之间挤 2SN/T5717—2024压,并在最高温度60℃下进行干燥。 8.2 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照GB/T462测定试样的水分,以计算试样的绝干质量m。 9 试验步骤 9.1 纤维构成及分析 纤维构成及分析按照GB/T4688进行。 9.2 碱不溶组分质量比的测量 9.2.1 试样 做两份试样的平行测定。称取相当约2.5g绝干质量的风干试样,精确至0.1mg。 9.2.2 碱溶液的预平衡 将18%的氢氧化钠溶液(6.1)放入(20±0.2)℃的恒温水浴锅(7.2)预平衡,用温度计确认氢氧化钠 溶液的温度已达(20±0.2)℃后使用。 9.2.3 碱处理 将试样置于200mL烧杯(7.5)中,用移液管量取25mL18%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烧杯放入 (20±0.2)℃的恒温水浴锅(7.2)中,碱液浸润纸浆同时用搅拌棒搅拌并以每秒两次的速度浸压浆样至 少3min,直至浆样完全分散。再次加入18%的氢氧化钠溶液(6.1)25mL,搅拌直至悬浮液均匀为 止,并用100m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盖上表面玻璃皿,放入(20±0.2)℃的恒温水浴锅(7.2)中,从最初 加18%的氢氧化钠溶液算起60min后,将烧杯从水浴中取出,并用已恒重的玻璃砂芯漏斗(7.3)及吸滤 瓶过滤烧杯中纤维呈滤饼状。注意不应将碱液滤干,在微弱的真空吸滤下,用滤出的碱液再次过滤和洗 涤纤维滤饼,过滤过程中始终保持纤维滤饼上仍应盖有碱液。 将纤维滤饼压实,用乙酸(6.2)浸泡,不抽真空的情况下,使200mL乙酸(6.2)慢慢通过纤维滤 饼,乙酸过滤完后,用热水洗涤,直至滤液不呈酸性为止。洗涤完毕后,继续将水滤干,直至虽用平头玻 璃棒紧压,而滤器下端仍无水滴为止。 取下玻璃砂芯漏斗(7.3),用蒸馏水冲洗玻璃砂芯漏斗(7.3)外壁及底部。放入(105±2)℃的烘箱 中烘至恒重。砂芯坩埚增加的质量即为木浆不溶级分的质量。 碱处理过程中,碱液浓度对化学木浆的碱溶性影响较大,要求使用分析纯氢氧化钠试剂配制氢氧化 钠溶液,且应对配制浓度进行标定。此外,碱溶测试的温度是影响木浆R18值的重要参数,要严格控 制,对18%(质量分数)碱,温度波动可控制在(20±1)℃。 搅拌应保证试样能完全分散,在保证纤维能分散的情况下,搅拌时间尽可能短,以缩短温度不受控 的时间。 9.3 灰分测量 9.3.1 试样 称取3g~5g的试样,精确至0.1mg。 3SN/T5717—20249.3.2 炭化和高温处理 将试样置于预先灼烧并已称量的坩埚(7.7)中,将装有试样的坩埚先在电炉上炭化,炭化过程中控 制电炉温度防止发生起火和飞灰现象造成灰分损失,然后将坩埚移入高温炉(7.8)中,灼烧温度为 (575±25)℃,灼烧时间不少于为4h,直至恒重。然后,从高温炉中取出坩埚,在空气中自然降温 10min,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7.7)中残余物的总质量,精确至0.1mg。 9.4 试验数据处理 9.4.1 碱不溶组分含量的计算方法 碱不溶组分含量以质量分数R18表示,按公式(1)计算: R18=(m1-m0)/m×100 ……………………(1) 式中: R18———试样中碱不溶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m0———砂芯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砂芯坩埚加上试样烘干后恒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的绝干质量,单位为克(g)。 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应在0.3%以内,以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9.4.2 灰分计算方法 灰分以质量分数X表示,按公式(2)计算: X=(m3-m2)/m×100 ……………………(2) 式中: X ———试样中灰分质量分数,%; m3———坩埚+残留物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m2———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的绝干质量,单位为克(g)。 10 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提示参照本文件; b) 碱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情况; c) 试验结果,如果测试次数多于两次,说明测定次数; d) 测定时所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e) 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未规定的并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操作方法。 4SN/T5717—2024

.pdf文档 SN-T 5717-2024 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717-2024 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第 1 页 SN-T 5717-2024 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第 2 页 SN-T 5717-2024 溶解级化学木浆的判别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5:02: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