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यѢྟఴ˝э
ICS67.200.10
CCSX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651—2024
橄榄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fatty
acid
ethyl
esters
in
olive
oil—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2024-12-31发布 202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杭
州海关技术中心、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海关技术中心、重庆海关技术中心、厦门海关技
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慧媛、沈伟健、王红、姜珊、林宏、张驰中、范春婷、陈磊、马海建、邓晓军、黄超
群、王鹏、李贤良、王碧生、丁涛、曹锡忠。
ⅠSN/T5651—2024̾ൣयѢྟఴ˝э
̾ൣयѢྟఴ˝э
橄榄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橄榄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EEC)
No
2568/91 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的特性及相关分析方法(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live
oil
and
olive
residue
oil
and
on
the
relevant
methods
of
analysis)
COI/T.20/Doc.
no.28 蜡、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etermi-
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waxes,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and
fatty
acid
ethyl
ester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脂肪酸乙酯 fatty
acid
ethyl
esters
榨取橄榄油过程中,不当操作会导致油橄榄果发酵,发酵反应生成的乙醇与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脂肪酸乙酯。此指标是特级初榨橄榄油的质量指标之一,可用于鉴别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是否掺入
低等级的油(如初榨橄榄油、普通橄榄油、油橄榄灯油或某些脱臭的油类)。
4 方法提要
试样中脂肪酸乙酯用正己烷溶解,经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仪分析,内标法定量。
5 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
5.1.1 正己烷(C4H14):色谱纯。
5.1.2 乙醚(C4H10O)。
1SN/T5651—2024̾ൣयѢྟఴ˝э
5.1.3 正庚烷(C7H16):色谱纯。
5.2 溶液配制
正己烷-乙醚溶液(99+1,体积比):量取5
mL乙醚与495
mL正己烷混合均匀后备用,现用现配。
5.3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及内标物质(十七碳一烯酸乙酯)的化
学信息见附录A,纯度均≥99.0%,或经过国家认证并授权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5.4 标准溶液配制
5.4.1 内标储备液
准确称取内标标准物质10
mg(精确到0.01
mg),用正庚烷溶解并定容至10
mL,配制成
1.0
mg/mL内标储备液,转移至棕色玻璃标准品瓶中,密封,4
℃冷藏保存,有效期6个月。
5.4.2 内标工作液
用玻璃移液管移取1.0
mL浓度为1.0
mg/mL
的内标储备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定容,
配制成100
μg/mL内标中间溶液。用玻璃移液管移取1.0
mL浓度为100
μg
/mL
的内标中间溶液至
10
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定容,配制成10
μg/mL内标工作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标准品瓶中,密封,4
℃冷藏保存,有效期6个月。
5.4.3 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4种脂肪酸乙酯标准物质各10
mg(精确到0.01
mg),用正庚烷溶解并定容至10
mL,配
制成1.0
mg/mL单标储备液。用玻璃移液管分别移取单标储备液各0.5
mL至10
mL容量瓶中,用正
庚烷定容,配制成50
μg/mL混合标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标准品瓶中,密封,4
℃冷藏保存,有效期
6个月。
5.4.4 标准工作溶液
吸取适量混合标准溶液,用正己烷配制成浓度范围为0.1
μg/mL、0.2
μg/mL、0.5
μg/mL、1.0
μg/mL、2.0
μg/mL、5.0
μg/m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并在工作液中加入适量的内标工作液(5.4.2),
保证每个工作液中十七碳一烯酸乙酯终浓度为2.0
μg/mL,现用现配。
5.5 材料
5.5.1 硅胶固相萃取柱:规格为1
g,6
mL,或相当者。
5.5.2 微孔滤膜:0.45
μm,有机型。
5.5.3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30
m(长)×0.25
mm(内径)×0.25
μm(膜厚),固定相为5%苯基-95%
甲基聚硅氧烷,或性能相当者。
5.6 气体
5.6.1 氦气:纯度≥99.999%。
5.6.2 氢气:纯度≥99.999%。
5.6.3 空气:普通压缩空气或高纯空气。
5.6.4 氮气:纯度≥99.999%。
2SN/T5651—2024̾ൣयѢྟఴ˝э
6 仪器和设备
6.1 气相色谱仪: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自动进样器。
6.2 分析天平:感量0.000
1
g、0.000
01
g。
6.3 固相萃取装置。
6.4 涡旋振荡器。
6.5 旋转蒸发仪。
7 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振摇或颠倒混匀装有待测样品的密闭容器,使样品尽可能均匀。如样品出现凝固,可置于不超过
30
℃的水浴中加热至样品融化,充分混匀后尽快称样。制备好的样品室温下避光密封保存。
8 试验方法
8.1 分析步骤
8.1.1 提取
准确称取0.05
g(精确到0.000
1
g)样品,加入到10
mL玻璃试管中,向试管中准确加入200
μL内
标工作溶液(5.4.2)。然后向试管中加入1
mL正己烷,涡旋混匀30
s,待净化。
8.1.2 净化
预先用6
mL正己烷活化硅胶固相萃取柱,保持柱体湿润,将待净化液转移至活化后的硅胶柱中
(分两次一共用2
mL正己烷润洗试管,洗液一并加入硅胶柱中)。待样液全部流出后,用20
mL正己
烷-乙醚溶液洗脱,自然滴下或流速控制在每秒1滴~2滴,收集洗脱液,待浓缩。
8.1.3 浓缩
于旋转蒸发仪上40
℃减压浓缩至干,用1
mL正己烷涡动溶解后,过0.45
μm微孔滤膜,滤至玻璃
进样小瓶中待测。
注:
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减少接触塑料制品。
8.2 色谱参考条件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如下:
a)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
℃,以30
℃/min升至100
℃,保持1
min,以20
℃/min升至
200
℃,以5
℃/min升至240
℃,以35
℃/min升至310
℃保持3
min;
b) 载气及流速: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
mL/min;
c) 进样口温度:300
℃;
d) 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分流阀打开时间为1.5
min;
e) 尾吹气及流速:尾吹气为氮气,流速为30
mL/min;
f) 进样量:1
μL。
8.3 定性测定
在8.2测定条件下,样液中脂肪酸乙酯的保留时间应在标准溶液保留时间的±0.5%范围内,标准
3SN/T5651—2024̾ൣयѢྟఴ˝э
物质的气相色谱图见附录B。
8.4 定量测定
将含有2.0
μg/mL十七碳一烯酸乙酯内标的不同浓度4种脂肪酸乙酯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注入气
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记录各脂肪酸乙酯和内标物的峰面积,以二者峰面积比为横坐标,以二者质量比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脂肪酸乙酯和十七碳一烯酸乙酯的校正因子f,4种脂
肪酸乙酯和内标物质的保留时间见附录A。
8.5 空白试验
不加试样,按照8.1~8.4步骤试验。
9 结果计算和表述
试样中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橄榄油样品中脂肪酸乙酯含量按公式(1)计算:
X=Ax×ms×f×1
000
AS×m×1
000…………………………(
1
)
式中:
X ———试样中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x———试样液中脂肪酸乙酯的峰面积;
ms———试样溶液中加入内标十七碳
SN-T 5651-2024 橄榄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4:32: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