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यѢྟఴ˝э
ICS65.020.20
CCSB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66—2022
梨矮蚜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vsky)
2022-07-07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忠善、邓宗汉、李旻、丁元明、寸东义、杜宇、雷屈文、曹云华。
ⅠSN/T5466—2022̾ൣयѢྟఴ˝э
̾ൣयѢྟఴ˝э
梨矮蚜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梨矮蚜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vsky)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梨矮蚜的检疫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SN/T
1366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
SN/T
2122 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周期 holocyclic
蚜虫在1年~2年内,一般在1年内的生活周期中,存在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世代交替的现象。全
周期根据蚜虫寄主植物又分为同寄主全周期和异寄主全周期。
3.2
不全周期 anholocyclic
蚜虫在一年内的生活周期中,只寄生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的现象。
3.3
孤雌蚜 virginogenia(复数,virginogeniae)
孤雌胎生蚜
不需与雄蚜交配,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的蚜虫。
注:
不包括性母。
3.4
性母 sexupara(复数,sexuparea)
性母蚜
指可产生雌性蚜和雄性蚜等两性世代的蚜虫。
3.5
性蚜 sexuales
具有雌性或雄性的蚜虫,雌性蚜产卵,无翅;雄性蚜有翅或无翅。是性母的后代,大都在秋末冬初产生。
4 梨矮蚜的基本信息
学名: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vsky,1904)
1SN/T5466—2022̾ൣयѢྟఴ˝э
异名:Phylloxera
piri
Cholodkovsky,1904
中文别名:梨瘤蚜;梨根瘤蚜
英文名:Pear
phylloxera
分类地位:半翅目Hemiptera、球蚜总科Adelgoidea、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梨矮蚜属Aphanos-
tigma。
梨矮蚜属全世界仅知梨矮蚜和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iakusuiensis
(Kishida,1924)2种。梨矮蚜
主要通过各虫态随苗木、接穗、果实及包装物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或通过耕作工具、风力和若虫的爬行
进行近距离传播,接穗是主要传播源。梨矮蚜的其他基本信息参见附录A。
5 原理
梨矮蚜的分布、寄主、为害状及生物学特性是确定现场检疫方式的主要依据,梨矮蚜的形态特征是
进行种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6 仪器、用具及试剂
6.1 仪器及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水浴锅、剪刀、小镊子、解剖针、毛笔、小玻瓶、标签、载玻片、盖玻片。
6.2 试剂
50%乙醇、75%乙醇、95%乙醇、10%氢氧化钠溶液(或10%氢氧化钾溶液)、蒸馏水、品红、无水乙
醇和二甲苯(1∶1)混合液、丁香油、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水合三氯乙醛酚混合液、阿拉伯胶混合液。
7 现场检疫
按SN/T
2122进行抽样。检查部位包括梨树的苗木、接穗、果实及包装物等。
检查梨树苗木、接穗上有无越冬卵。果实特别是果蒂处有无坏死和腐烂症状以及该虫的孤雌蚜,如
果有,将虫体用75%乙醇浸泡保存。
8 实验室鉴定
8.1 标本制备
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查送检样品,用湿的小毛笔挑取蚜虫虫体进行制片,玻片制片方法按附录B
执行。
8.2 镜检
将制好的玻片标本置于生物显微镜下,对照梨矮蚜的相应特征进行鉴定。
8.3 根瘤蚜科形态特征
体小型。无翅蚜及若蚜触角3节,第3节上有1个原生感觉圈。眼有3个小眼面。头胸之和长于
腹部。无腹管,尾片半月形,罕有产卵器。有翅蚜触角3节,第3节上有2个稍纵长圆形感觉圈。前翅
有3根斜脉,包括1根中脉和2根共柄的肘脉,后翅无斜脉,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面。中胸盾片不分为
2SN/T5466—2022̾ൣयѢྟఴ˝э
2片。性蚜喙退化,不活泼。孤雌蚜与性蚜均卵生。
8.4 梨矮蚜属形态特征
全周期的蚜虫,孤雌蚜和性母一般长0.7
mm~1.0
mm,倒梨形;性母体型较小,仅约0.5
mm,卵
形。不全周期的仅见孤雌蚜,长约0.7
mm~1.0
mm,倒梨形或椭圆形。体黄色或黄绿色,孤雌蚜触角
3节,短粗;喙长大,达到甚至超过后足基节;足短粗。中胸腹岔不显;无腹管,尾片末端平圆形。
8.5 梨矮蚜的形态特征
梨矮蚜的主要形态特征如下(参见附录C):
———孤雌蚜和性母体淡黄色,长0.8
mm~1.0
mm,
倒梨形,头胸部宽,向后变尖;触角3节,短粗;
口器发育完全,腹部第2~5节无气门;足短粗,各节发育正常,后腿节与后胫节约等长;无腹
管,尾片末端平圆形,尾板末端圆形;
———性蚜体长约0.5
mm,卵圆形,无口器,略呈白色至淡黄色;
———性蚜的卵(越冬卵)小,黄绿色,直径0.3
mm。
8.6 梨矮蚜与近似种的区别
梨矮蚜孤雌蚜体淡黄色,梨形,长0.8
mm~1.0
mm,头胸部宽,向后变尖。
梨黄粉蚜孤雌蚜体草黄色,椭圆形,长0.73
mm,胸宽0.41
mm,腹宽0.27
mm;头胸部约为腹部的
2倍。
梨黄粉蚜形态特征图及其他基本信息参见附录D。
9 结果判定
孤雌蚜和性母的形态特征符合8.5,判定为梨矮蚜Aphanostigma
piri,性蚜和越冬卵的形态特征
作为参考依据。
10 标本记录与保存
10.1 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经鉴定后的学名、寄主、产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鉴定人、鉴定日期等。
10.2 标本保存
标本制片后在室温下保存,未制片的标本用75%乙醇浸泡,所有标本至少保存1年。
3SN/T5466—2022̾ൣयѢྟఴ˝э
附 录 A
(资料性)
梨矮蚜的其他基本信息
A.1 寄主
洋梨Pyrus
communis等梨属Pyrus果树。
A.2 地理分布
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瑞士、卢森堡、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埃及、黎巴嫩、土耳其、叙利亚、伊拉
克、伊朗、约旦、以色列、泰国等,在中国台湾也有分布的报道。
A.3 生物学特性
在法国为全周期,在以色列为不全周期。
全周期的蚜虫越冬卵在春天孵化为孤雌蚜,后者繁殖多代之后,于秋天产生性母,性母产卵(即夏
卵),夏卵有雌卵和雄卵两种,分别孵化为雌性蚜和雄性蚜。雌性蚜和雄性蚜均不取食,交配后的雌性蚜
在梨树皮缝隙产下越冬卵,从而完成生活史循环。
A.4 为害特点
主要在根部,也常群居于树表缝隙、果实顶部凹陷处、果柄、果实相靠处、果实与叶片相靠处等隐蔽
处取食、产卵。在根部为害可造成植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树势衰弱,严重时部分根系萎缩,甚至全株
死亡。果实受害后表皮粗糙,被害处大面积变黑,甚至落果,还易感染其他病虫害,影响梨果产量和品
质,可造成果实产量下降50%~60%。为害状见图A.1、A.2。
4SN/T5466—2022
SN-T 5466-2022 梨矮蚜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31: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