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यѢྟ஠ఴ˝э ICS11.020 CCS C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54—2023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Writ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vector 2023-05-05发布 202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海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福 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庆贵、贺骥、张勤、王刚、杨天赐、聂维忠、郭天宇、陆永昌、孙立新、聂国嫒、苏 小建、黄恩炯。 ⅠSN/T5454—2023̾ൣयѢྟ஠ఴ˝э ̾ൣयѢྟ஠ఴ˝э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口岸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的编写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 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编写术语和定义的基本要求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应为非约定俗成之名词及术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昆虫学名词》中已包含的相关名词及术语不再定义;对 于容易产生岐义的、不在该专著范围内的名词术语应给予简明定义。 5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的技术要求 5.1 输入性单个物种形态学鉴定标准的编写技术要求 5.1.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别名、分类地位、传播疾病等。其中,名称用“中文名称+拉丁学名”来进行表 述,如“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Linnaeus,1767)”。拉丁学名构成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采用 林奈(Linnaeus)“双名法”即一个完整物种拉丁学名由属名+种名加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命名时 间等4部分组成。 5.1.2 形态描述规范 5.1.2.1 一般形态特征 应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描述信息。可分头、躯体等部分来进行形态描述,按照从前到后,从背面、 侧面到腹面,从基部到端部的顺序进行,并需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整体照片1张~2张。 5.1.2.2 科的特征 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3条~5条,原则上不超过10条。提供相应特征的照片或示意图, 1SN/T5454—2023̾ൣयѢྟ஠ఴ˝э 原则上不超过10张。 5.1.2.3 属的特征 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2条~5条,原则上不超过8条。提供相应特征的照片或示意图,原 则上不超过8张。 5.1.2.4 种的特征 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1条~3条,原则上不超过5条。提供种的鉴别特征照片或者示意 图,原则上不超过5张。 5.1.2.5 检索表的编写原则 采用二歧法编制平行式检索表。若编制的检索表不超过10种媒介生物则全文收录正文之中,若达 到10种以上应作为附录。 5.1.3 结果判定 在结果判定中,应描述形态特征需要符合的具体条款。 5.1.4 附录 在资料性附录中一般包括生态习性、分布和医学重要性。对相关病媒生物的典型生态习性作简明 描述,尤其是宿主、孳生地等作详尽描述;分布范围的记述顺序先国内后国外;对病媒生物的医学重要性 作简明描述,尤其是病媒生物传播疾病谱及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应作详尽描述。 5.2 多个物种形态学鉴定系列标准的编写技术要求 5.2.1 编写内容组成部分 多个物种形态学鉴定系列标准的编写内容应包含第一部分(通用规则)、第二部分(第一种类)、第三 部分(第二种类)……。 5.2.2 第一部分(通用规则) 5.2.2.1 本部分内容应包括范围、该类病媒生物重要分类信息、形态特征、结果判定等。其中,形态特 征应包括多个物种在科级、属级等方面具有的共性形态特征描述信息。可分头、躯体等部分来进行形态 描述,按照从前到后,从背面、侧面到腹面,从基部到端部的顺序进行,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整体照片 若干张,一般不超过5张。科的特征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3条~5条,原则上不超过10条,提 供相应特征的照片或示意图。属的特征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2条~5条,原则上不超过8条, 提供相应特征的照片或示意图。 5.2.2.2 涵盖系列标准种类的鉴定检索表采用二岐法编制,这些检索表应在通用规则中撰写,并作为 通用规则的附录加以体现。编制时,应按分科和分属两层检索表进行编制。 5.2.2.3 系列标准牵涉到的种属的生态习性、分布、医学重要性等共性的概述性的内容应在通用规则 中描述。 5.2.3 第二部分(第一种类) 5.2.3.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别名、分类地位、传播疾病等。其中,名称用“中文名称+拉丁学名”来进行 2SN/T5454—2023̾ൣयѢྟ஠ఴ˝э 表述。 5.2.3.2 一般形态特征 应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描述信息。可分头、躯体等部分来进行形态描述,按照从前到后,从背面、 侧面到腹面,从基部到端部的顺序进行,并需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整体照片1张~2张,原则上不超过 4张。 5.2.3.3 种的特征 应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形态特征1条~3条,原则上不超过5条。提供种的鉴别特征照片或者示意 图1张~3张,原则上不超过5张。 5.2.3.4 结果判定 在结果判定中,应描述形态特征需要符合的具体条款。 5.2.3.5 附录 在资料性附录中一般包括生态习性、分布和医学重要性。总则中已有相关生态习性、分布、医学重 要性的描述,此处力求简洁明了,只描述本种特有的生态习性、本种确切的分布范围和本种特异性的医 学重要性。 5.2.4 第三部分(第二种类) 与5.2.3第二部分(第一种类)编写原则相同,其他部分以此类推。SN/T5454—2023̾ൣयѢྟ஠ఴ˝э 3202—4545 T/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行 业 标 准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SN/T 5454—2023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30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12千字 2023年11月第一版 2023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 书号: 155175·1003 定价14.00元

.pdf文档 SN-T 5454-2023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454-2023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第 1 页 SN-T 5454-2023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第 2 页 SN-T 5454-2023 病媒生物形态学鉴定标准编写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27: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