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59.080.20 CCS W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31.2—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纱线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imported solid wastes— Textile raw material and products Part 2:Yarn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SN/T 5431《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的第2部分。SN/T 5431已经 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纱线; ———第3部分:织物; ———第4部分:皮革毛皮; ———第5部分:纤维。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海 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乌鲁木齐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褚乃清、闫杰、钟声扬、俞凌云、张晓利、刘怡、陈好娟、李燕华。 ⅠSN/T5431.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纱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进口纱线类物品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取样、检验鉴别和鉴别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纺织材料制进口纱线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16988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 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FZ/T 0102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5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 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01101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FZ/T 30003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 SN/T 5431.1—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及程序 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必要的项目检验,分析其来源、形成过程、特征和用途,按相关标准和文件规 定,参照附录A、附录B判定样品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样品的检验以达至判别物品来源和属性为目的, 可根据不同样品特点选择针对性的项目进行检验,通常包括感观检验和理化检验,当所检项目的结果足 以给出鉴别结论时可不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5 取样 按SN/T 5431.1—2022第4章规定执行。 1SN/T5431.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6 检验鉴别 6.1 资料收集 按SN/T 5431.1—2022 5.1规定执行。 6.2 实验室检验 6.2.1 感观检验 通过目视、触摸和嗅觉等方式对样品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形态、包装、卷绕方式、连续 性、退绕性、气味、污渍、伤痕、色泽、色差以及其他可以确定来源、用途的感观特性。 6.2.2 理化检验 6.2.2.1 纤维成分检验,选择FZ/T 01057(所有部分)中规定的一种或几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确定样 品的纤维成分。 6.2.2.2 纤维含量检验,按GB/T 2910(所有部分)、GB/T 16988、FZ/T 01026、FZ/T 01095、FZ/T 01101、 FZ/T 30003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 6.2.2.3 如整批纱线卷绕、退绕良好,按相应产品标准(参照附录B)规定检验样品的线密度、断裂强力 和断裂伸长率等主要质量指标。 6.3 现场检验 按SN/T 5431.1—2022 5.3规定执行。 6.4 鉴别原则 按SN/T 5431.1—2022 5.4规定执行。 6.5 综合判定 6.5.1 根据本文件6.1、6.2和6.3的结果,分析样品的来源、形成过程、特征和用途,判定样品固体废 物属性。 6.5.2 如果样品属于丧失整批织造加工价值的下脚料,判定为固体废物。 6.5.3 如果样品属于弃置的纱线,判定为固体废物。 6.5.4 如果样品具有正常纱线产品的一般特征,如具备包装正常,卷绕、退绕良好等特征,按以下步骤 进行分析判定。 a) 如果样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判定为固体废物: 1) 纱线有明显污渍的; 2) 无清晰标签明示,无法区分最小包装纱线成分、规格的; 3) 一件大包装内有多种颜色纱线且无法提供配色说明的; 4) 各个卷装大小不一,部分明显过小,明显不适用于下道工序加工生产的; 5) 存在其他情形影响纱线在下一道工序使用的。 b)主要质量指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参照附录B)要求的,或其主要质量指标虽不符合相关产品 标准等级产品的要求,但符合国家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中等外品要求的,判定为非固体 废物。 c)当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堆放在同一空间(如同一运输工具、仓库等)形成一批货物时,如果固 2SN/T5431.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之间有良好的分隔,相互独立,无交叉污染,分别判定为固体废物和非固 体废物。否则,整体判定为固体废物。 6.5.5 参照附录A、附录B,分析收集的样品资料,确定样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来源和使用方式,按5.4 规定判定样品是否为固体废物。必要时,咨询相关行业专家或召集技术专家、行业代表举行会议进行论 证,根据论证结果确定样品是否为固体废物。 6.5.6 如有6.5.1~6.5.5未有明确规定情形的,结合GB 34330规定的原则判定。 7 鉴别报告 鉴别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a)样品来源及特征描述; b)鉴别工作依据的标准及其他依据; c)使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 d)分析鉴别的逻辑推理过程,给出是否为固体废物的明确结论; e)鉴别报告至少应有鉴别人员、审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签字,加盖鉴别机构公章; f)需要对已经发出的鉴别报告进行修改或补充时,应收回已发出的报告原件,重新出具鉴别报 告,并在报告中进行必要的说明; g)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 3SN/T5431.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附 录 A (资料性) 纺织生产环节常见丧失整批织造加工价值的下脚料、废纱线来源及其形态特征 表A.1 纺织生产环节常见丧失整批织造加工价值的下脚料、废纱线来源及其形态特征 序号 名称 图例 来源及形态特征 1 接头纱 1. 来源:纺纱工序进行纺纱接头操作产生的长度 较短纱线(包括人工接头和机器接头),通常收集 在回风箱或收集袋中。 2. 特征:纱线较短,无卷绕,散乱状态并夹杂短 纤维 2管子脚纱 1. 来源:从纱管上切割下来的管脚纱线。 2. 特征:纱线较短,长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长不 等,通常多根退捻绕在一起,成束状 3络筒废纱 1. 来源:主要是络筒过程中接头时产生的接头纱 (包括人工接头和机器接头),通常收集在回风 箱中。 2. 特征:纱线散乱,呈丝团状,层积感明显,长度 从几十厘米到几米长不等,纱线手感柔软 4SN/T5431.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pdf文档 SN-T 5431.2-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 纱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431.2-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 纱线 第 1 页 SN-T 5431.2-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 纱线 第 2 页 SN-T 5431.2-2022 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及制品 第2部分 纱线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25: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