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59.060.10
CCS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30—2022
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ru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cotton
damage
survey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行 业 标 准
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技术规范
SN/T
5430—2022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30
网址
www.customskb.com/book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 字数31千字
2022年9月第一版 2022年9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
书号:
155175·815 定价18.00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锡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
东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铭、李俊美、郑丽莎、程相、董俊哲、王东、董绍伟、刘俊、张澜君、高永刚、吴量、
刘志腾、于良。
ⅠSN/T5430—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的一般要求、方法选择和工作程序,并给出了常见棉花的残损类
型和鉴定示例。
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口原棉,包括细绒棉、长绒棉和粗绒棉,以及天然彩色棉残损的检验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1103.1 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GB
1103.2 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
SN/T
2388.1 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SN/T
2388.2 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规程 第2部分:名词术语
SN/T
2388.3 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规程 第3部分:海损鉴定
SN/T
3981.1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 纺织原料 第1部分:棉花
3 术语和定义
SN/T
238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残损 damage
棉花在装卸、运输、保管和储运过程中,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性质变化和重量短缺,使其品质受到损
害,降低了使用价值。
3.2
残损鉴定 damage
survey
对残损棉花进行检查,查找残损原因,评估受损比例的鉴定活动。
3.3
残损率 rate
of
damage
残损棉包中受损部分的重量(或体积)与残损棉包总重量的比例。
3.4
估损 appraisement
对棉包中的残损棉花进行数/重量及价值综合判定,估算出受损量或残余价值。
3.5
估损率 rate
of
damage
by
appraisement
残损棉花受损部分的受损价值占受损部分原价值的比例。
1SN/T5430—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3.6
全部验残法 method
of
damage
survey
of
complete
goods
对全部残损棉包逐一进行鉴定的方法。可根据棉包残损性征选择衡器计重法或丈量体积法。
3.7
部分验残法 method
of
damage
survey
of
partial
goods
按残损棉包外表受损程度进行分类,从每类中挑拣代表性棉包作残损鉴定,并将结果推算至全部的
残损棉包的方法。可根据棉包残损性征选择衡器计重法或丈量体积法。
3.8
衡器计重法 method
of
weighing
instrument
将残损棉花从棉包中剥离后使用衡器称重,与棉包原重量相比得到残损率的方法。
3.9
丈量体积法 method
of
measuring
volum
测量棉包内残损部位的长度、宽度、深度,计算残损部分体积,与棉包整体体积相比得到残损率的
方法。
3.10
客观描述法 method
of
objective
description
对棉包材料破损、混入的危害性杂物等情况进行定性描述的方法。此方法不对残损率作出界定。
3.11
异性纤维 foreign
fiber
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
块)等。
[来源:GB
1103.1,3.12]
3.12
危害性杂物 dangerous
foreign
matters
混入棉花中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
[来源:GB
1103.1,3.14]
4 一般要求
4.1 基本条件
工作条件、技术条件、安全条件等基本条件应符合SN/T
2388.1与SN/T
2388.3中的规定。
4.2 残损类型
根据棉花致损原因可分为7类残损,包括水损棉、霉变棉、污染棉、火损棉、虫蛀棉、残破棉包、混入
危害性杂物,参见附录A。
4.3 估损原则
4.3.1 混入危害性杂物需从定性方面考虑损失,其余残损类型从定量方面考虑损失。
4.3.2 以下残损棉花类型,可作全损处理:
a) 严重霉变无可纺价值的棉花;
b)火损棉;
c)油污严重影响后期使用的棉花;
d)残余价值不足原价值20%,且加工整理费用超出剩余价值的棉花。
2SN/T5430—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4.3.3 水损棉、残破棉包一般不作全损处理。
4.3.4 已完全丧失纺织价值,但还有其他用途的残损棉花,可根据到货地加工整理条件和销售情况,估
定适当的损失价值。
5 鉴定方法选择
5.1 残损数量较少或棉包残损差异较大的棉花,宜采用全部验残法。
5.2 残损数量较多或棉包残损状况相似的棉花,宜采用部分验残法。
5.3 棉包中混入一些硬性或软性危害性杂物,无其他残损性征,宜采用客观描述法。
6 鉴定程序
6.1 准备工作
6.1.1 审阅检验批货物的相关资料,如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原产地证书、植物检疫证书等。
6.1.2 准备好检验单证、工作记录、检验计算单和现场鉴定的工作器具,如手套、防护眼镜、手电、安全
帽、开包器、适用的衡器、笔、钢卷尺、相机、记事本等必备用具。
6.2 鉴定
6.2.1 检查货物情况,确认唛头、货物标记、规格、重量、数量、产地、件号等是否与发票、装箱单所列情
况相符,以证实货物的真实性。
6.2.2 对无残损和残损程度不同的棉包,应分别堆放。需转运到其他地点和仓库才能检验的,尽量避
免或减少残损的扩大。
6.2.3 检验现场查明棉花发生残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找出棉花致残原因,明确责任归属。由多方面
因素导致的棉花残损,应尽可能找出全部的致残原因。
6.2.4 对致残棉花的检验,应逐件查看记录包数。受损数量大的,可按其受损程度进行分类,分别扦取
代表性货物进行开包检验。
6.2.5 对每一检验棉包进行损失程度的鉴定,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并拍照。现场工作记录参见附
录B。
7 技术要求
7.1 确定残损数量
仓库现场堆垛同时确定残损棉包数量。若出现实际残损数量与提单批注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原则
上以实际残损数量为准。
7.2 残损棉包分类
参照附录A确认残损棉包的残损类别,同类别残损棉包依据残损程度进一步分类。残损状况不同
的棉包应分类堆放,同时确定代表性棉包数量。
7.3 鉴定依据
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的主要依据如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
3SN/T5430—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b)《海运进口商品残损鉴定办法》;
c)《进出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d)对外贸易合同或协议约定鉴定标准或技术条件的,按照检验标准或技术条件鉴定;
e)对外贸易合同或协议未约定鉴定标准,依据买卖双方补充签订的协议标准鉴定。
7.4 确定残损率
棉花的残损率根据式(1)确定。
C=T
W×100% …………………………(
1
)
式中:
C———棉花残损率;
T———残损棉花的重量(或体积),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3);
W———残损棉包总重量(或体积),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3)。
7.5 确定估损率
棉花的估损率根据式(2)确定。
G=S
V×100% …………………………(
2
)
式中:
G———棉花估损率;
S———棉花受损部分的受损价值,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3);
V———棉花受损部分的原价值,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3)。
7.6 验残示例
参见附录C。
8 残损鉴定报告及鉴定证书
8.1 残损鉴定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a) 货物情况描述;
b)鉴定时间及地点;
c)残损状况描述;
d)鉴定方法说明;
e)最终估损值(由估损率推算出的重量损失);
f)鉴定结论(判定致损责任方);
g)残损棉花照片(附在报告后面);
h)采样、鉴定程序负责人员及报告签发人员签字;
i)进口棉花残损鉴定证书样本参见附录D。
4SN/T5430—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430-2022 进出口棉花残损鉴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25: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