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3.080.01
CCS
G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08—2022
再生塑料与改性塑料的鉴别方法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recycled
plastic
and
modified
plastic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莹峰、王晶、肖前、萧达辉、任聪、钟健、翟翠萍、张子豪、郑建国、彭莹、余淑媛、
李春燕、刘志文、庄莉颖。
Ⅰ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再生塑料与改性塑料的鉴别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再生塑料颗粒与改性塑料颗粒的鉴别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聚酰胺等热塑性再生塑料颗粒与改性塑料颗粒的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
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6041 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9345.1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16597 冶金产品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
GB/T
19466.1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1部分:通则
GB/T
19466.3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稳定及热焓的测定
GB/T
23263 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30904 无机化工产品 晶型结构分析 X射线衍射法
GB/T
31331 改性塑料的环保要求和标识
GB/
T
33047.1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SH/T
1541.1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目测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再生塑料颗粒 recycled
plastic
granule
经由清洗和粉碎的废弃塑料制品经过加工造粒制得的初级形状塑料颗粒。
3.2
改性塑料颗粒 modified
plastic
granule
以初级形状树脂为主要成分,以能改善树脂在力学、流变、燃烧性、电、热、光、磁等某一方面或某几
个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增韧、增强、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得到的
具有均匀一致外观、达到预定性能的正品塑料颗粒。
1SN/T5408—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4 技术要求
4.1 再生塑料颗粒
4.1.1 再生塑料颗粒的包装、标志、外观、技术指标等不能全部达到相应种类的正品初级形状塑料树脂
的要求,一般无技术规格指标提供。
4.1.2 包装:再生塑料颗粒的包装一般使用二次使用的包装袋,无产品的牌号和型号,常为非定量包装
或散装。
4.1.3 外观:再生塑料颗粒的大小、形状有较明显差异,光滑度不够或不一致,常加入色母,带有颜色,
有时有色差。一般含有少量的粉末、异形颗粒,占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1.4 成分:再生塑料颗粒可能为单一树脂成分或多种树脂的共混物或共聚物。
4.1.5 灰分:再生塑料颗粒间的灰分一般有差异。
4.1.6 元素:再生塑料颗粒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聚乙烯再生颗粒常含有较高的Si、P;聚
丙烯再生颗粒常含有较高的Cl、Ca、Ti、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生颗粒常含有较高的Ti、Si、Cl、Sb;
聚酰胺再生颗粒常含有较高的Ti、S;聚氯乙烯再生颗粒常含有较高的Br、Pb、Ca。
4.1.7 环保风险:再生塑料颗粒可能含有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禁限用物质等。
4.2 改性塑料颗粒
4.2.1 改性塑料颗粒的包装、标志、外观、技术指标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约定标准的规定。
4.2.2 包装:改性塑料颗粒的包装袋印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商标、产品牌号、批次、环保要求及净
重(一般为定量包装)等信息。标识应符合GB/T
31331的相关要求。
4.2.3 外观:改性塑料颗粒的大小、形状无明显差异,光滑度一致,通常已经着色,但颜色一致,没有色
差。不夹带金属、机械杂质。
4.2.4 成分:改性塑料颗粒多为单一树脂成分的塑料。
4.2.5 灰分:改性塑料颗粒(特别是增强)的灰分较大,颗粒间的灰分无显著差异。灰分的主要成分为
无机增强材料,如玻纤等。
4.2.6 元素:改性塑料颗粒(特别是增强)一般含有较高的Br、Sb、P或其他不同元素。
4.2.7 环保风险:改性塑料颗粒禁限用物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约定标准的规定。环保要
求应符合GB/T
31331的相关要求。
5 鉴别
5.1 包装鉴别
对样品外包装实施鉴别,目测货物包装、标识整体情况。
5.2 外观鉴别
按照SH/T
1541.1采用目视法对塑料颗粒样品外观进行分析。
5.3 成分鉴别
按照GB/T
6040、GB/T
6041、GB/T
19466.1和GB/T
19466.3采用红外光谱法、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对样品中聚合物成分进行鉴别。
2SN/T5408—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5.4 灰分鉴别
采用GB/T
9345.1、GB/
T
33047.1或GB/T
23263测定样品的灰分。如果灰分较多,可进一步采
用GB/T
16597和GB/T
30904标准对灰分的元素组成、物相进行分析。
5.5 元素鉴别
按照GB/T
16597,采用X荧光分析法测定样品的元素组成。
5.6 环保风险鉴别
禁限用物质按照GB/T
26125进行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按照GB/T
6041进行检测。
6 结果判定
6.1 经鉴别,结果符合4.1.2~4.1.7,可判定为再生塑料颗粒。
6.2 经鉴别,结果符合4.2.2~4.2.7,可判定为改性塑料颗粒。
3SN/T5408—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2202—8045
T/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行 业 标 准
再生塑料与改性塑料的鉴别方法
SN/T
5408—2022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30
网址
www.customskb.com/book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16千字
2022年7月第一版 2022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
书号:
155175·768定价14.00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408-2022 再生塑料与改性塑料的鉴别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23: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