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50
CCSX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545.4—2022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四
Commercial
kit
test
method—Salmonella—Test
method
Ⅳ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SN/T
4545《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的第4部分。SN/T
4545已经发布了
下列部分: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一;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二;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三;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四。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春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晶、徐珊、肖颖、郭菁、林杰、陈练洪、柯秋璇、陈彬、柯璐、刘阳、丁旭、王玮琳、
张温玲、黄嫦娇、曾维扬。
ⅠSN/T4545.4—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四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定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
27405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
SN/T
2775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方法
SN/T
3266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生物安全措施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并防止污染,应由具备资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有培养物和废弃
物应按照GB
19489和GB/T
2740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 方法提要
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是一种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系统,含有指示剂及冷水可溶性凝
胶的测试片对沙门氏菌具有选择性,含有酶底物的确认片用于沙门氏菌的生化确认。
6 试剂和材料
6.1 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3M
PetrifilmTM
Salmonella
Express
System)
参考SN/T
2775和SN/T
3266对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进行了评价。具体评价结果
参见附录A。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组成如下:
a) 3M沙门氏菌增菌肉汤基础(SEB):按照附录B中的B.1配制;
1SN/T4545.4—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b) 3M沙门氏菌增菌肉汤补充物(SESUP):按照附录B中的B.2配制;
c) 3M沙门氏菌测试片;
d) 3M沙门氏菌确认片;
e) 3M压板。
测试片和确认片储存于2
℃~8
℃,有效期18个月,使用前应回温至室温。
6.2 磷酸盐缓冲液(PBS)
按照附录B中的B.3配制。
6.3 无菌生理盐水
按照附录B中的B.4配制。
6.4 Rappaort-Vassiliadis
R10
培养基(可选)
按照附录B中的B.5配制。
7 仪器和设备
7.1 冰箱:2
℃~8
℃。
7.2 均质器。
7.3 移液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或移液器及吸头。
7.4 恒温培养箱:41.5
℃±1
℃。
7.5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
g。
8 检测程序
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程序见图1。
2SN/T4545.4—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图1 3M沙门氏菌测试片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程序
9 操作步骤
9.1 测试片水化
将3M沙门氏菌测试片放置在平坦且水平的表面,掀起上层薄膜,吸取2.0
mL±0.1
mL无菌稀释
剂(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或者反渗水)垂直滴加在底层凝胶的中心位置,轻轻地将上层薄膜放下,避免
产生气泡,将3M压板放在测试片中心,轻轻按压使稀释剂均匀覆盖于整个测试片的培养区域内,避光
静置1
h使凝胶成型。水化后的测试片室温(20
℃~25
℃)可避光储存8
h,密封于塑料袋中在
-20
℃~-10
℃环境下可避光储存5
d。
9.2 样品制备及增菌培养
无菌操作称取25
g(mL)样品,置于盛有225
mL
SEB(已加增菌补充物,预热到41.5
℃±1
℃)的
无菌均质袋或合适容器内,彻底混匀,于41.5
℃±1
℃培养18
h~24
h。
9.3 二次增菌(高背景菌须做)
对高背景菌样品(水产品、未加工的牛肉/禽肉、水果、蔬菜、原料奶、宠物产品的配料)必须进行2次
3SN/T4545.4—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增菌。轻轻摇动经过初步增菌培养的样品混合物,移取0.1
mL增菌液转种于10
mL
RV(R10)内,于
41.5
℃±1
℃培养8
h~24
h。
9.4 测试片培养
将水化后测试片置于平坦表面处放至室温,掀起上层薄膜,使用10
μL无菌环(3
mm直径)蘸取一
满环增菌液在测试片上划线,将上层薄膜轻轻盖下,用戴手套的手轻轻扫动,除去接种区域内的所有气
泡,将测试片的有色面朝上水平放置,于41.5
℃±1
℃培养
24
h
±
2
h,叠放片数不要超过20片。
9.5 测试片判读
观察测试片上生长的菌落,沙门氏菌典型菌落特征为红色、深红色或棕色,并带有黄色晕圈或/和气
泡的菌落,其他的蓝色、蓝绿色、绿色菌落,以及不带有晕圈和气泡的红色、深红色和棕色菌均为非沙门
氏菌。
9.6 生化确认
9.6.1 确认片培养
挑选5个可疑菌落,并在测试片的上层薄膜上进行标记,掀起上层薄膜,插入回温至室温的确认片,
使之与凝胶层贴合,将上层薄膜轻轻盖下,用戴手套的手轻轻扫动,除去接种区域内的所有气泡,确保薄
膜、确认片和凝胶层接触良好,水平放置于41.5
℃±1
℃培养4
h~5
h,叠放片数不要超过20片。
9.6.2 确认片判读
取出确认片,观察被标记的菌落的颜色变化。若标记的菌落颜色变为蓝绿色、蓝色,或者黑色,或者
菌落周围带有蓝色沉淀环,则判为生化确认的沙门氏菌。从测试片凝胶层上挑取生化确认的菌落接种
营养琼脂平板,按GB
4789.4—2016进行多价血清鉴定。若标记的菌落颜色保留红色、深红色或棕色
且不带有蓝色沉淀的,则为非沙门氏菌。
10 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测试片、生化确认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报告25
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沙门氏菌。
4SN/T4545.4—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4545.4-2022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 方法四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19: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