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59.080.01 CCS 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842—2022 代替 SN/T 2842—2011 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Determination of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SN/T 2842—2011《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法》,与SN/T 2842—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展了目标物检测范围,适用于包含原标准在内的29种化合物; ———样品的萃取方式由“索氏萃取”变更为“超声水浴萃取”; ———在“分析步骤”中增加了对样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在“结果计算”中增加“基于试样质量的计算”的计算方式。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 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君峰、闫杰、徐立俊、涂红雨、罗忻、吴刚、方红、谢堂堂。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SN/T 2842—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SN/T284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9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见附录A)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纺织材料及其产品中29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4669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试样用甲醇超声提取,静置后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用甲醇-水复溶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 法定量。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甲醇:色谱纯。 5.2 甲醇-水溶液:30+70,体积比。 5.3 乙酸铵:色谱纯。 5.4 乙酸铵溶液:5 mmol/L,准确称取0.385 0 g乙酸铵(5.3),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 000 mL,摇匀。 5.5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标准品:见附录A,纯度≥98%。 5.6 标准储备液:1 000 mg/L,分别准确称取适量各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标准品(5.5),用甲醇(5.1) 配置成1 000 mg/L的标准储备液。 注: 在-18 ℃冰箱中避光保存条件下,标准储备溶液的有效期为12个月。 5.7 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移取一定体积各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标准储备液(5.6),置于容量瓶中,用 甲醇(5.1)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制。 1SN/T284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5.8 聚四氟乙烯滤膜:针式,孔径为0.22 μm。 6 仪器和设备 6.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配电喷雾离子源(ESI)。 6.2 天平:感量为0.01 g和0.1 mg。 6.3 提取器:约50 mL,由硬质玻璃制成,具密闭塞带聚四氟乙烯垫片。 6.4 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为40 kHz。 6.5 氮吹仪。 7 分析步骤 7.1 样品准备 按GB/T 4669测定待测样品的单位面积质量。 7.2 样品制备和提取 取代表性样品,剪成约5 mm×5 mm的碎片,混匀。准确称取(1.00±0.01)g样品于提取器(6.3) 中,准确加入20 mL甲醇(5.1),将反应器密闭,用力振摇,使所有试样浸于液体中,将提取器(6.3)置于 初始温度为40 ℃的超声波发生器(6.4)中提取30 min。静置,取4 mL上清液于40 ℃氮气吹干,用 1 mL甲醇-水溶液(5.2)复溶。取部分样液经滤膜(5.8)过滤后供液相色谱测定。 注: 对于特别厚的样品,可以适当增加试样质量,以确保达到测定低限;如有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提取溶剂的用量, 以确保完全浸没试样。 7.3 分析 7.3.1 仪器分析条件 7.3.1.1 液相色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与所使用的仪器和条件有关,因此不可能给出仪器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参数已 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 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150 mm(柱长)×2.1 mm(内径)×2.6 μm(粒径),或相当者; b) 流速:0.3 mL/min; c) 进样体积:1 μL; d) 柱温:40 ℃; e) 流动相A: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 f) 流动相B:甲醇; g) 梯度洗脱程序参见表1。 表1 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0.00 70 30 7.00 0 100 2SN/T284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表 1 梯度洗脱程序 (续)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10.00 0 100 11.00 70 30 15.00 70 30 7.3.1.2 串联质谱条件1) 1) 非商业性说明:附录B所列参考质谱条件是在Agilengt 6495型液质联用仪上完成的,此处列出试验用仪器型 号仅为提供参考,并不涉及商业目的,鼓励标准使用者尝试不同厂家或型号的仪器。 由于测试结果与所使用的仪器和条件有关,因此不可能给出仪器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参数已 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b) 扫描模式:负离子模式; c) 检测模式:多反应监测(MRM); d) 干燥器温度:200 ℃; e) 干燥器流速:11 L/min; f) 雾化器压力:35 psi; g) 鞘气温度:150 ℃; h) 鞘气流速:8 L/min; i) 毛细管电压:3 500 V; j) 喷嘴电压:2 000 V; k) 典型离子对及保留时间参见附录B。 7.3.2 定性分析 按7.2的测定条件对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样进行测定。如果待测样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 溶液的一致(容许偏差在±2.5%以内),且定性离子对的相对丰度与标准溶液的相对丰度进行比较,相 对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样品中存在对应的全氟或多氟化合物。各全氟或多 氟化合物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参见附录C。 表2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10~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7.3.3 定量分析 按7.2的测定条件对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样进行测定。以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 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待测样中各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的含量。待测样中全氟或 多氟化合物的响应值应在仪器分析线性范围内。 3SN/T2842—202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7.4 空白试验 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均按第7章步骤进行。 8 结果计算 8.1 基于试样质量的计算 按式(1)计算试样中各种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的含量。 Xwi=(ci-c0)×V×f m×200…………………………( 1 ) 式中: Xwi———试样中全氟或多氟化合物i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i———从校准曲线得到的全氟或多氟化合物i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μg/L); c0———从校准曲线得到的空白试验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μg/L); V———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稀释因子; m———最终试液所代表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2 基于试样面积的计算 按式(2)计算试样中各种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的含量。 Xai=(ci-c0)×V×ω×f m×200…………………………( 2 ) 式中: Xai———试样中全氟或多氟化合物i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μg/m2); ci———从校准曲线得到的全氟或多氟化合物i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μg/L); c0———从校准曲线得到的空白试验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μg/L); V———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ω———样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f———稀释因子; m———最终试液所代表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3 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以每种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的检测结果分别表示,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 一位。低于测定低限时,试验结果为未检出。 9 测定低限和精密度 9.

.pdf文档 SN-T 2842-2022 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2842-2022 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第 1 页 SN-T 2842-2022 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第 2 页 SN-T 2842-2022 进出口纺织品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16: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