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यѢྟఴ˝э
ICS65.020.01
CCS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548—2022
水果蛀虫声检测方法
Fruit
borers
acoustic
detection
method
2022-07-07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
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莹、高瑞芳、孙双艳、刘静远、马菲、齐小峰、刘宵宵、向才玉、焦懿、余道坚、
李萍、徐浪、娄定风。
ⅠSN/T5548—2022̾ൣयѢྟఴ˝э
̾ൣयѢྟఴ˝э
水果蛀虫声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蛀果类害虫的声检测的方法原理、检测准备、检测条件与方法、虫声判别、噪声识别与
环境条件、样品处理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水果(腐烂的水果除外)中蛀果类害虫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蛀果类害虫 fruit-boring
pest
钻蛀水果果实的昆虫。
3.2
声检测 acoustic
detection
利用昆虫取食、爬行等活动产生的声音进行检测。
3.3
峰 peak
波图升高再降低时形成波峰。超越界线的峰为昆虫发声信号。超越界线较多且带有明显虫声特征
的峰称为强峰,超越界线较少的峰称为弱峰。
3.4
柱 column
柱反映了声信号的强弱和信号成分的分布范围,柱越长表示声信号越强,信号成分分布越宽。柱为
昆虫发声信号。长柱称为强柱,短柱称为弱柱。虫声信号明显的,一般柱较长。
3.5
噪声 noise
干扰声检测的各种声音。
4 方法原理
蛀虫在取食、爬行等活动时,产生的摩擦、碰撞等能量转化为固体介质上的机械波,这些机械波具有
一定的特征,能够被采集和识别,作为声检测的依据。采集蛀虫活动发出的声音,进行放大和数模转化,
再进行信号处理,形成图像。根据蛀虫声音和声波图像的特征,对水果中是否存在蛀虫做出判断。
1SN/T5548—2022̾ൣयѢྟఴ˝э
5 检测准备
5.1 工具与材料
平板型声采集器、探头、降噪箱、降噪耳机、声检测仪器、蛀虫音频检测系统软件等(见附录A)。
5.2 前处理及样品加载
5.2.1 前处理
去除水果外包装,露出水果;对于成串的水果(香蕉、葡萄等),应将水果拆分开,使每个果实接触到
声采集器板面。
5.2.2 样品加载
将样品放在声采集器上(见附录A),通过声采集器的板面采集样品中的虫声,传递给探头,可将多
批或多个水果放在声采集器上一次检测,当检出虫声时,可采用减半法快速定位到有虫声的水果。果间
应保持间隙,避免摩擦发声影响判别效果。
6 检测条件与方法
6.1 检测温度
在蛀虫活动的温度范围内检测,一般在16
℃~38
℃。水果冷藏状态下蛀虫不发声时,需静置回暖
后进行检测,回暖温度1
h~4
h,如冷藏处理(10
℃)的水果,在室温20
℃下4
h,桔小实蝇幼虫即恢复
正常频率发声(见附录B)。
6.2 噪声环境
选择低噪环境(≤40
dB)检测,噪声较大时可使用降噪箱。低噪控制以虫声信号明显大于噪声背
景,能够明确区分为度。
6.3 检测季节
选择蛀虫活动的季节,以及噪声小的时段检测。蛀虫24
h均有活动,均可实施检测。
6.4 检测周期
一般持续检测0.5
min~4
min可确定有虫声,双翅目昆虫(如实蝇幼虫)需检测0.5
min~1
min,
鞘翅目昆虫(如芒果象成虫)需检测2
min~4
min,鳞翅目昆虫(如榴莲果核夜蛾幼虫)需检测1
min~
3
min(见附录C)。对于单个个体活动的蛀虫,持续检测时间应长于单虫发声平均间隔时间。
6.5 检测虫态
主要检测水果内活动的幼虫、成虫虫态。检出后无需剖果,将幼虫饲养至成虫进行鉴定。
6.6 声音类型
主要检测取食声(鳞翅目、鞘翅目等)和弹跳声(双翅目)。
2SN/T5548—2022̾ൣयѢྟఴ˝э
6.7 检测位置
将水果平放在声采集器的检测板上,不能叠置。有突起的水果(榴莲、杨桃等)也可直接放置检测板
上。较大的水果(直径大于10
cm)需翻转检测2个~6个不同面。
7 虫声判别
7.1 声音判别
通过耳机监听,取食声为短促尖刻的“咔咔”声,弹跳声为短促的“嗒嗒”声,蠕动声为阵发并稍长的
“嘎嘎”声,爬行声为连续的“沙沙”声,可判定为虫声,其中取食声和弹跳声较蠕动声和爬行声易辨别。
虫声表现为随机和持续出现的声音,与噪声有明显区别。
7.2 图像判别
有如下情况判定为虫声:
———在低噪音(≤40
dB)的环境下,出现峰和柱的声信号可判定为虫声;
———取食声和弹跳声会出现细尖的峰,以超过界线的峰作为判断标准,同时出现柱;
———虫声较弱时可单独出现峰或柱;
———蠕动声和爬行声图形特征不突出,表现为波幅增加和连续柱(见图D.1)。
8 噪声识别
有如下情况判定为噪声:
———突然或阵发出现峰和柱,非长时间持续声脉冲,出现时间非随机或有节律,判断为噪声(见图
D.2);
———有些烂水果会发出噪声,在放置初期频密出现峰和柱,随后逐渐减少;
———样品未放稳,与周边摩擦时会产生微弱的声音,随后逐渐减少;
———手机无线信号在侦听时表现为阵阵的噪声,在图像上表现为阵发密集持续有节律的脉冲信号
(见图D.3);
———平板电脑wifi无线干扰,在图像上表现为连续数个脉冲信号,高度相同,时间间隔相同(见图
D.4)。
9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选择噪声小的时段或场所检测,可选择安静的房间作为检测场所;
———将检测物放入降噪箱内检测;
———使用降噪耳机;
———作业场所60
cm内不得携带手机,或关机,或调至飞行模式;
———检测时避免交谈。
10 样品处理
判定为虫声的情况,应进行进一步剖果检验,或饲养成成虫进行形态鉴定。
3SN/T5548—2022̾ൣयѢྟఴ˝э
附 录 A
(资料性)
蛀虫声测仪的结构示例
A.1 蛀虫声测仪结构示例见图 A. 1。
标引序号说明 :
A和B为声测仪主机和分机 ,用于将电信号放大和模数转化 ,再进行信号处理 ,形成可以听到的声音和可供分析的
声信号,并将声信号表现为图谱或文字 。
C为降噪耳机 ,用于监听经过处理的声信号 。
D为探头,用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并将电信号传递到声测仪 。
E为降噪箱 ,用于降低环境噪声的影响 。
F为平板型声采集器 ,用于采集水果样品内部蛀虫发声的装置 ,将声音通过采集器底板收集后传递给探头 。
图A.1 蛀虫声测仪结构示例
A.2 样品摆放示例见图 A. 2。
图A.2 样品摆放示例
4S N/T5 5 4 8—2 0 2 2
SN-T 1821-2022 双钩异翅长蠹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12: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