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140 CCS C06 SF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司 法 行 政 行 业 标 准 SF/T 0173—2024 代替 SF/Z JD0107010 —2011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 双波长分光 光度检验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arb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in blood by dual-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2024 - 12 - 30发布 2025 - 06 -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173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原理 ................................ ................................ ............... 1 5 试剂、仪器和设备 ................................ ................................ ... 1 6 操作方法 ................................ ................................ ........... 1 7 分析结果评价 ................................ ................................ ....... 2 附录A(资料性) 波长的选择及毒理学 数据 ................................ ............... 3 SF/T 0173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SF/Z JD0107010 —2011《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与 SF/Z JD0107010 —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增加了“波长的选择”的详细内容(见附录 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复旦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伟、严慧、王鑫、 傅得锋、姜宴、卓先义、向平、邓虹霄、沈保华、吴何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1年首次发布为 SF/Z JD0107010 —2011;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SF/T 0173 —2024 1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包括原理,试剂、仪器和 设 备,操作方法 以及分析结果评价 。 本文件适用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A/T 122 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A/T 12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原理 在一定波长下,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与其吸光度成正比。利用双波长法,从 空白血液和碳氧血红蛋 白饱和血液的体系中选择两对等吸收点(本方法中选择 波长λ1=530 nm、λ2=583 nm和λ3=569 nm, 组成两对等吸收点,以有效消除干扰,减少误差),通过 检材样品和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的检材样品 的两 对等吸收点的吸收度差值,以其比值求得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 注: 波长的选择及毒理学数据见附录 A。 5 试剂、仪器和 设备 试剂 试验用水应 为符合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所用试剂 及要求如下。 a) 一氧化碳 气体:市售 一氧化碳 气瓶内气体。 b) 稀释液:取 0.05 mL的25%氨水加水稀释至 100 mL。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及要求如下。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应包括 500 nm~600 nm。 b) 比色皿。 c) 移液器。 6 操作方法 检材样品测定 SF/T 0173 —2024 2 吸取检材样品血液 100 μL,用稀释液 10 mL稀释,以稀释液为参比,测其在 λ1=530 nm、λ2=583 nm 和λ3=569 nm的吸收值,然后将此检材样品溶液通 一氧化碳 气体约15 min至饱和,气泡以 1个/s~2个/s 为宜,测定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的检材样品溶液在 λ1=530 nm、λ2=583 nm和λ3=569 nm的吸收值。 记录与计算 记录检材样品血液在 λ1=530 nm、λ2=583 nm和λ3=569 nm的吸收值,再记录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的 检材样品溶液 在λ1=530 nm、λ2=583 nm和λ3=569 nm的吸收值,血液中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按式(1) 计算。 1002ΔAΔA AA 22 11+= /) (′′C % ………………………………… (1) 式中: C ——检材样品中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ΔA1 ——检材样品 在波长530 nm和波长583 nm处的吸收值差值; ΔA2 ——检材样品 在波长569 nm和波长583 nm处的吸收值差值; ΔA1′——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的检材样品 在波长530 nm和波长583 nm处的吸收值差值; ΔA2′——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的检材样品 在波长569 nm和波长583 nm处的吸收值差值。 计算相对相差 检材样品 平行测定两份,相对相差按式 (2)计算。 RD = 10021− CCC % ……………………………………… (2) 式中: RD ——相对相差; C1、C2——两份检材样品平行测定的结果; C—— ——两份检材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C1+C2)/2。 7 分析结果评价 两份检材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 相对相差不超过 20%(腐败检材 不超过30%)时,结果按两份 检材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的平均值计算,否则 应重新测定。 SF/T 0173 —2024 3 A A 附录 A (资料性) 波长的选择及毒理学数据 A.1 波长的选择 双波长法是利用空白血液(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度为 0%,血红蛋白以 氧合血红蛋白 形式存在)和 碳氧 血红蛋白 饱和血液(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度为 100%,血红蛋白以 碳氧血红蛋白 形式存在)进行光谱扫描, 在氧合血红蛋白 吸收峰上选择两个等吸收点(见图 A.1),且这两个波长处 碳氧血红蛋白 的吸收值 差值 ΔA较大,则 ΔA仅与碳氧血红蛋白 含量相关。在 500 nm~600 nm的波长区域内, 碳氧血红蛋白 和氧合血 红蛋白的吸收峰都是双峰。对空白血液和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血液分别进行光谱扫描,空白血液在 λ1= 530 nm、λ2=583 nm和λ3=569 nm吸收值相等,而 碳氧血红蛋白 饱和血液在 λ1=530 nm和λ3=569 nm 的吸收值均与 λ2=583 nm处的吸收值相差较大(其中 λ3=569 nm为最大吸收波长之一,与 λ2=583 nm 处吸收值的差值也最大),因此可组成 λ1=530 nm和λ2=583 nm、λ3=569 nm和λ2=583 nm两对等吸 收点进行双波长检测,从而消除干扰,减少误差。 图A.1 波长选择示意图 A.2 毒理学数据 正常吸烟者血液中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可 达5%~15%。

.pdf文档 SF-T 0173-2024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F-T 0173-2024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第 1 页 SF-T 0173-2024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第 2 页 SF-T 0173-2024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04: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