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140
CCS C06
SF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司 法 行 政 行 业 标 准
SF/T 0135—2023
法医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分型与应用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crohaplotype genotyping and forensic application
2023 - 10 - 07发布 2023 - 12 -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135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缩略语 ................................ ................................ ............. 2
5 总体要求 ................................ ................................ ........... 2
6 检验程序 ................................ ................................ ........... 2
7 结果应用 ................................ ................................ ........... 3
附录A(资料性) 可用于族源推断的微单倍型遗传标记信息 ................................ . 4
参考文献 ................................ ................................ .............. 8 SF/T 0135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提出。
本文件由 司法部信息中心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四川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成涛、张素华、陈峰、梁伟波、陶瑞旸。
SF/T 0135 —2023
1
法医微单倍 型遗传标记分型与应用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法医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分型与应用的 总体要求、检验程序和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 实验室采用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开展族源推断、 混合物分析、 个体识别或亲缘关系鉴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A/T 1162 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 、保存、送检规范
SF/T 0069 法医物证鉴定实验室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微单倍型 microhaplotype ;MH
在300 bp DNA区域内包含 2个或2个以上连锁 SNP位点,可检测到 3种或3种以上单倍型(等位基因)
的多态性遗传标记 。
注1:微单倍型突变率与 SNP相当,杂合度高于单个 SNP基因座,可用于族源推断、混合物分析、个体识别与亲缘关系
鉴定等法医学研究与应用。
注2:微单倍型的命名规则可参考: mh或MH+染色体编号(两位数,如 04)+由2个或3个大写字母表示的团队名称+
团队赋予该微单倍型标记的唯一性编号,如 mh11KK180 代表Kenneth.Kidd 团队发现的位于 11号染色体上的 180
号微单倍型。
有效等位基因数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
Ae
理想群体中(所有等位基因的频率相等),一个基因座上产生与实际群体中相同的纯合度所需的等
位基因数。
式中:
pi ——i个单倍型(等位基因) 的频率。
注: Ae等于实际群体的纯合度的倒数, 能反映群体遗传变异的大小。
信息量 informativeness
In
遗传标记在不同群体中观察到的单倍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 。
𝐼𝑛=∑(−pjlogpjN
j=1+∑pij
KK
i=1logpij)
式中:
i ——人群数( i=1,2,…,K ); SF/T 0135 —2023
2 j ——遗传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目( j=1,2,…,N );
pj ——遗传标记上 第j个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 平均分布频率 ;
pij ——遗传标记上等位基因 j在人群i中的分布频率 。
注: 用于评价多等位基因遗传标记提供的先祖信息。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NA: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
PCA: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
5 总体要求
鉴定机构应具有从事法医物证的执业范围,且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对所有影响鉴定结果的人员岗位规定相应的能力要求,包括教育、资质、培训、专业知识和技
能等,并保留相关记录,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b) 依据第6章和第7章的规定,对鉴定人以及参与鉴定工作的人员进行监督,以评价其鉴定工
作的符合性和满意程度,监督的结果作为培训需求评价的依据之一;
c) 具有能识别样本的标识系统,并确保样本在鉴定过程期间能得到持续的识别;
d) 建立样本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 /或清理的规定,能对接收、内部传递、
处置、保留、返还和清理等过程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鉴定人应具有法医物证鉴定执业资格,熟悉并掌握法医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分型的原理和方法,并
能正确使用分析软件、统计软件对分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与应用。
鉴定活动应包括检验(采样、 DNA提取、DNA定量、微单倍型分型) 和结果应用等环节。鉴定活动
完毕后,应将各个环节的记录进行归档。
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以及样本管理、设备管理 和质量管理等应符合 SF/T 0069 的规定。
6 检验程序
采样
样本的采集、包装 和保存要求如下 :
a) 样本一般为血液(斑) 、唾液(斑) 、口腔拭子、带毛囊毛发 、精液(斑)、羊水 或组织块等;
b) 对于接受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被鉴 定人, 应避免采集其血样作为检验样本, 宜取其口腔拭子、
唾液、毛发 或指甲等;
c) 样本应分别包装, 进行唯一性标识并注明 样本类型、采样日期 和采集人 等;
d) 样本的提取、保存与送检按照 GA/T 1162 执行。
DNA提取
DNA提取主要包括裂解和纯化两 个步骤。裂解是使生物样本中的 DNA游离到裂解体系中,纯化是使
DNA与其他成分 (如蛋白质、多糖 和脂类等)彻底分离。
DNA提取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根据样本种类、数量 和保存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提取方法 ;
b) 提取过程中避免物理因素(如剪切力、高温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等)和生物因素(如
核酸酶等)的破坏,保证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
c) 提取过程中避免外界环境 (如灰尘、 气溶胶等) 对 DNA提取的污染; 排除其他分子 (如蛋白质、
多糖、脂类 和有机溶剂等 )的污染;以及 防止试验过程中的废弃物 和废弃液等对环境的污染。
DNA定量
6.3.1 紫外分光光度法 SF/T 0135 —2023
3 利用DNA在260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值的特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等对 DNA进行
定量。检测试剂和方法可参照说明书。
6.3.2 荧光定量法
利用荧光染料标记 DNA的荧光强度与 DNA含量成正比 的特点,采用荧光定量仪对 DNA进行定量。 检测
试剂和方法可参照说明书。
微单倍型分型
6.4.1 微单倍型遗传标记的选择
法医物证实验室选择 常染色体 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开展族源推断、 混合物分析、 个体识别或亲缘关系
鉴定时, 宜参考ALFRED网站(https://alfred.med.yale.edu/alfred/index.a
SF-T 0135-2023 法医微单倍型遗传标记分型与应用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03: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