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2 1 1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3 0 1 - - 实 施 条 石 鲷 5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产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1 5 0 C C S B 2 1 1 6 — 2 0 2 2 B a r r e d k n i f e j a w S C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SC/T211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交通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威 海圣航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文登区海和水产育苗有限公司、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天翔、杨天燕、徐冬冬、肖志忠、肖永双、刘淑德、宋宗诚、连昌、刘璐. ⅠSC/T2116—2022 条石鲷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TemmincketSchlegel,1844)]的术语和定义、学名与 分类,规定了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特性,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给出了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条石鲷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学名与分类 4􀆰1 学名 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TemmincketSchlegel,1844)]. 4􀆰2 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G formes),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 5 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5􀆰1 外部形态 5􀆰1􀆰1 外形 成鱼体色呈银白色,随着年龄增长,体色渐变成银灰色.繁殖季节横带颜色变浅逐渐消失,雄鱼头部 口周围和躯干部胸鳍下缘变灰黑色.体侧具7条黑色横带,第一条横带斜穿过眼睛,第二条横带从背鳍起 点出发穿过胸鳍基部达到腹鳍基部.体侧扁而高,背缘和腹缘圆弧形,背缘略斜直.吻圆锥形,钝尖.口 小,端位,不能伸缩.眼上侧位.鼻孔每侧2个,互相接近;前鼻孔圆形,具鼻瓣;后鼻孔细狭.上下颌等 长.前鳃盖骨边缘具锯齿,鳃盖骨边缘具一扁棘.体被细小栉鳞,吻部无鳞,颊部具鳞.背鳍及臀鳍基底 具鳞鞘,背鳍、臀鳍、尾鳍鳍条均具鳞,胸鳍及腹鳍基底具鳞,侧线前部稍弯曲,后部平直,与背缘平行,伸达 尾鳍基. 条石鲷外部形态见图1. 1SC/T2116—2022 图1 条石鲷外部形态 5􀆰1􀆰2 可数性状 5􀆰1􀆰2􀆰1 鳍式 背鳍:Ⅻ—17~19;胸鳍:17G21;腹鳍:Ⅰ—5;臀鳍:Ⅲ—12~13. 5􀆰1􀆰2􀆰2 鳞式 7636~45 63~78A83. 5􀆰1􀆰2􀆰3 鳃耙数 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6~7+12~19. 5􀆰1􀆰3 可量性状 体长12􀆰7cm~40􀆰5cm、体重34g~2740g的条石鲷可量性状比值见表1. 表1 条石鲷可量性状比值 体长/体高 体长/全长 头长/全长 吻长/头长 1􀆰49~2􀆰73 0􀆰69~0􀆰90 0􀆰19~0􀆰37 0􀆰17~0􀆰55 眼径/头长 眼后头长/头长 上颌长/头长 尾柄长/尾柄高 0􀆰16~0􀆰45 0􀆰32~0􀆰86 0􀆰16~0􀆰49 0􀆰97~1􀆰46 5􀆰2 内部构造 5􀆰2􀆰1 脊椎骨数 24~25. 5􀆰2􀆰2 腹膜 白色. 6 生长与繁殖特性 6􀆰1 生长 体长12􀆰7cm~40􀆰5cm的条石鲷,其体长与体重关系见公式(1). W=3􀆰160×10-5L3􀆰0727(R2=0􀆰9969) (1) 􀆺􀆺􀆺􀆺􀆺􀆺􀆺􀆺􀆺􀆺􀆺 式中: W———体重的数值,单位为克(g); L———体长的数值,单位为厘米(cm). 6􀆰2 繁殖 6􀆰2􀆰1 性成熟年龄 雌鱼为3龄,雄鱼为2龄. 2SC/T2116—2022 6􀆰2􀆰2 繁殖期 多次产卵型,产卵期一般在4月—7月,产卵水温20℃~26℃. 6􀆰2􀆰3 怀卵量 绝对怀卵量1􀆰32?106粒~3􀆰41?106粒,相对怀卵量每克体重456粒~1086粒. 6􀆰2􀆰4 卵的性质 浮性卵,卵径0􀆰79mm~0􀆰91mm,内有1个直径0􀆰15mm~0􀆰22mm的油球. 7 细胞遗传学特性 7􀆰1 染色体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2n=48(雌鱼),2n=47(雄鱼). 7􀆰2 核型 雌鱼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m+46t,NF=50.雄鱼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3m+44t, NF=50.染色体组型见图2. 图2 条石鲷染色体组型图 8 分子遗传学特性 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606bp): GTGGCAATCACACGTTGATTTTTCTCGACTAATCACAAAGACATCGGCACCCTCTATCTA 60 GTATTTGGTGCCTGAGCCGGCATAGTAGGCACGGCCCTAAGCTTACTCATCCGAGCAGAA120 CTAAGCCAACCAGGCGCTTTCCTCGGAGACGACCAGATCTATAATGTAATTGTTACAGCA180 CATGCCTTCGTAATAATCTTCTTTATAGTAATGCCAATTATGATTGGAGGTTTTGGAAAC240 TGACTCATCCCCCTCATGATTGGTGCGCCAGACATGGCATTTCCTCGAATAAATAACATG300 AGCTTTTGACTGCTCCCACCCTCTTTCTTGCTACTGCTGGCCTCCTCCGGAGTAGAAGCT 360 GGAGCAGGCACCGGATGAACCGTTTATCCGCCTCTCGCAGGTAATTTAGCCCATGCAGGA420 GCGTCTGTTGATTTAACAATCTTCTCTCTACACTTAGCAGGTATTTCCTCAATCCTCGGG480 GCAATCAACTTTATTACAACTATTATTAACATGAAACCCCCTGCCATTTCCCAATATCAA540 ACACCACTATTTGTGTGAGCAGTCCTAATTACTGCTGTTCTACTTCTCCTTTCCCTCCCC 600 GTTCTC 606 种内K2P遗传距离应小于2%. 9 检测方法 9􀆰1 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3SC/T2116—2022 9􀆰2 性状测定 9􀆰2􀆰1 外部形态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9􀆰2􀆰2 内部构造 将鱼体解剖后,按5􀆰2的规定采用目视法观察和计数检测. 9􀆰3 年龄鉴定 年龄鉴定材料为耳石,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9􀆰4 怀卵量的测定 按GB/T18654􀆰6的规定执行. 9􀆰5 细胞遗传学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9􀆰6 分子遗传学检测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10 判定规则 10􀆰1 当检测结果符合第5章和第7章的要求,可以判定物种时,按第5章和第7章的要求判定. 10􀆰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增加检测第6章和第8章要求的内容,依据检测结果对物种进行辅助 判定: a) 第5章和第7章的项目无法进行检测或准确判定时; b) 第三方提出要求时. 4

.pdf文档 SC-T 2116-2022 条石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2116-2022 条石鲷 第 1 页 SC-T 2116-2022 条石鲷 第 2 页 SC-T 2116-2022 条石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2:59: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