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3 0 4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8 0 1 - - 实 施 稻 渔 综 合 种 养 技 术 规 范 第 8 部 分 : 稻 鲤 ( 平 原 型 ) 5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产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1 5 0 C C S B 1 1 3 5 . 8 — 2 0 2 3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i n t e g r a t e d f a r m i n g o f r i c e a n d a q u a c u l t u r e a n i m a l — P a r t 8 : R i c e a n d c a r p f o r p l a i n a r e a s S C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SC/T1135􀆰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SC/T1135«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的第8部分.SC/T113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稻鲤(梯田型); ———第3部分:稻蟹;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 ———第5部分:稻鳖; ———第6部分:稻鳅;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中国水 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四川省水产学会、成都大胃王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军、周剑、郝向举、于秀娟、党子乔、刘亚、林珏、李强、张露、徐跑、徐钢春、曹英 伟、邓红兵、聂志娟、王俊、邵乃麟、杨霖坤、王祖峰、李东萍、陈霞、钱舟明、曾道文. ⅠSC/T1135􀆰8—2023 引  言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稳粮增效、环境友好,已发展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在稻田养殖鲤之外,引入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 中华鳖、泥鳅等特种经济水产动物,集成创新发展了稻鲤、稻蟹、稻虾(克氏原螯虾)、稻鳖、稻鳅等多种种养 模式,形成了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对稻渔综合种养的认识有差 异,不同种养模式之间的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不统一,制约了稻渔综合种养的效益和发展.因此,通过制 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统一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并对各种养模式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有 利于发挥稻渔综合种养“以渔促稻、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作用,促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SC/T1135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稻鲤(梯田型); ———第3部分:稻蟹;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 ———第5部分:稻鳖; ———第6部分:稻鳅;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 ———第8部分:稻鲤(平原型). 􀆺􀆺 第1部分的目的在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明确技术指标和技术集成要求,建立综合效益 评价方法,为起草不同技术模式的标准提供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第2部分到第8部分是在 第1部分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养模式,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其中,第8部分是针对平原型稻鲤综合种养, 明确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和鲤养殖等技术要求,提供关键技术指导,便于稻鲤综合种养生产主体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从而稳定水稻产量,提高鲤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ⅡSC/T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稻鲤(平原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平原地区稻鲤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鲤养殖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生 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平原水稻主产区稻鲤综合种养的生产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SC/T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22213、SC/T11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环境条件 4􀆰1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保水保肥和排灌方便的平原稻田. 4􀆰2 水源水质 水源充沛,稻田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 5 田间工程 5􀆰1 沟坑 田块大于0􀆰33hm2,采用沟坑结合形式;田块小于0􀆰33hm2,采用只开沟不设鱼坑形式,沟坑占比不 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留出农机通道,不同面积稻田适宜的鱼沟宽、深和形状见附录A. 5􀆰2 田埂 加高、加宽、加固田埂,田埂高于稻田厢面30cm~50cm,上顶宽大于50cm,坡比1∶1􀆰25. 5􀆰3 进排水工程 进排水口应对角设置,进水口建在稻田近水源端的田埂处,排水口建在稻田的低处,保证水位可控. 5􀆰4 防逃设施 在进排水口应设置拦鱼栅,拦鱼栅密疏以鱼不能外逃为宜,宽度为进排水口宽度的2倍,并高出田埂, 底部入泥20cm~35cm. 6 水稻种植 6􀆰1 品种选择 1SC/T1135􀆰8—2023 水稻品种选择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品质优、适宜当地种植的中大穗型品种, 水稻种子来源于合法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经检疫合格.保留采购单据和检疫合格证明. 6􀆰2 田面整理 水稻栽插前完成田面整理工作,田面平整,土壤松软. 6􀆰3 栽插方式 水稻以适龄壮秧、机械栽插方式为主,沟边密植.单位面积水稻栽插穴数不少于当地水稻单作. 6􀆰4 晒田 水稻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排水适时晒田.晒田前,应将鱼集中在沟坑中,晒好田后及时 复水. 6􀆰5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追肥时应降低水位,使鱼集中于沟坑中. 6􀆰6 水位管理 稻田厢面水位以8cm~15cm为宜,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定期换、补水. 6􀆰7 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以生态防治为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 要求. 6􀆰8 收割 收割前使鱼集中于沟坑中,谷粒成熟度达90%时适时收割.水稻收割后,秸秆宜还田利用. 6􀆰9 水稻生产指标 水稻产量每667m2不应低于500kg,水稻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符合SC/T1135􀆰1的要求. 7 鲤养殖 7􀆰1 品种及来源 鲤苗种来源于合法的苗种生产经营单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经检疫合格.保留采购单据和检疫合 格证明. 7􀆰2 放养方式 苗种放养前,应用2%~4%的食盐水浸泡10min~15min,放养前后水温相差≤3℃. 7􀆰3 放养密度 秧苗返青后,每667m2放养鱼种300尾~400尾,规格为100g/尾~150g/尾,可搭配鲢、鳙等滤食性 鱼类.在稻谷收割后,可加深水位,进行成鱼养殖. 7􀆰4 投喂 养殖期间,可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 7􀆰5 日常管理 坚持定期巡田,调控水深、水质,观察水稻生长和鱼类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及时疏通沟坑.关注 天气变化,做好防范预案. 7􀆰6 鱼病及生物敌害防范 7􀆰6􀆰1 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渔药使用应符合NY/T755的要求. 7􀆰6􀆰2 生物敌害防控 对飞鸟、老鼠、蛇等生物敌害,应采取驱逐、围栏等方法进行防控. 7􀆰7 捕获 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分批上市,产品质量安全应符合GB2733的要求. 2SC/T1135􀆰8—2023 8 生产记录 制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投入品使用台账,保留水稻和水产品相关生产记录. 3SC/T1135􀆰8—2023 附 录 A (资料性) 不同面积稻田适宜的鱼沟宽、深和形状   不同面积稻田适宜的鱼沟宽、深和形状见表A􀆰1. 表A􀆰1 不同面积稻田适宜的鱼沟宽、深和形状 稻田面积 hm2鱼沟宽 m鱼沟深 m鱼沟宜采用形状 <0􀆰33 0􀆰8~1􀆰2 0􀆰6~1􀆰0 “一”或“L”字形 0􀆰33~0􀆰67 1􀆰2~1􀆰5 1􀆰0~1􀆰2 “L”或“U”字形 >0􀆰67 1􀆰2~3􀆰0 1􀆰0~1􀆰5 “U”或“口”字形 4

.pdf文档 SC-T 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 稻鲤 平原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 稻鲤 平原型  第 1 页 SC-T 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 稻鲤 平原型  第 2 页 SC-T 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 稻鲤 平原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2:54: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