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43.020 CCST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21—2024 代替QC/T721—2013 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Non-electrolyticallyappliedzincflakecoatingsforautomobile 2024-07-19发布 202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QC/T721—2013《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与QC/T721—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a) 更改了锌铝铬涂层、锌铝涂层(无六价铬)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3年版的第3章); b) 增加了锌铝涂层第三类防护等级(见表2); c) 增加了锌铝铬涂层的表面摩擦系数要求(见5.1.2); d) 增加了锌铝涂层(无六价铬)的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涂层厚度要求(见表4); e) 增加了锌铝涂层(无六价铬)的表面摩擦系数和耐化学试剂稳定性要求(见5.2.2); f) 删除了“螺纹紧固件的涂层性能要求按GB/T5267.2的规定”(见2013年版的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北京 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晓川、杨朝阳、刘平保、褚红梅、张靖、孙超、栾俭新、张曼。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ⅠQC/T721—2024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的一般性能、防护等级要求、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钢铁、铝及锌合金零件的表面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GB/T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GB/T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13893 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连续冷凝法 GB/T16921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X射线光谱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锌铝铬涂层 Zinc-Aluminium-Chromateflakecoatings 将含铬锌铝涂料浸涂、刷涂或喷涂于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鳞片状锌为主要成分的防腐 蚀涂层。 3.2 锌铝涂层 Zinc-Aluminiumflakecoatings 将无铬锌铝涂料浸涂、刷涂或喷涂于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鳞片状锌为主要成分的防腐 蚀涂层。 4 防护等级、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 4.1 锌铝铬涂层的防护等级、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见表1。 1QC/T721—2024表1 汽车用锌铝铬涂层防护等级、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 防护等级 图样标记 适用范围 1 Me/Ct·DAC4 2 Me/Ct·DAC6在一般腐蚀环境下使用:汽车内部零件,如汽车驾驶室内零件等 3 Me/Ct·DAC8在严酷腐蚀环境下使用:汽车外部和发动机罩以下零件,如排气管等 注:“Me”表示基体金属材料,如Fe等。 4.2 锌铝涂层的防护等级、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见表2。 表2 汽车用锌铝涂层防护等级、图样标记及适用范围 防护等级 图样标记 适用范围 1 Me/Zn-Al·A应用于中等腐蚀环境,如汽车内部或装在白车身上的零件 2 Me/Zn-Al·B应用于严重腐蚀环境,如汽车外部零件 3 Me/Zn-Al·C应用于严酷腐蚀环境或承担温度负荷腐蚀环境,如汽车底盘区域、发动机区域零件 注:“Me”表示基体金属材料,如Fe、Al等。 5 性能要求 5.1 锌铝铬涂层 5.1.1 锌铝铬涂层性能要求见表3。 表3 汽车用锌铝铬涂层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技术指标 1 2 3试验方法 1 外观涂层呈银灰色,不应漏涂、起泡、流挂、堆积、变色、划伤及其 他不良缺陷; 不应有明显粗沉积物、附有异物等缺陷存在; 小的黄色斑点和轻微的划伤可视为合格6.1.1 2 附着量/(g/m2) ≥16 ≥22 ≥34 6.1.2 3 附着强度 满足6.1.3的规定 6.1.3 4 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h 240 500 1000 6.1.4 5 耐湿热腐蚀试验/h 240 240 240 6.1.5 6 涂层厚度(参考值)/μm 4~8 6~10 8~12 6.1.6 螺纹件涂层厚度应满足需旋合性要求。 5.1.2 涂覆后零件表面有摩擦系数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议商定。 2QC/T721—20245.2 锌铝涂层 5.2.1 锌铝涂层性能要求见表4。 表4 汽车用锌铝涂层的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技术指标 1 2 3试验方法 1 外观涂层呈银灰色或黑色,不应漏涂、起泡、流挂、堆积、变色、划 伤及其他不良缺陷; 不应有明显粗沉积物、附有异物等缺陷存在; 小的黄色斑点和轻微的划伤可视为合格6.2.1 2 附着强度 满足6.2.2的规定 6.2.2 3 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h 480 720 960 6.2.3 4 耐湿热腐蚀试验/h240h后无气泡或其他的剥离现象,无基体金属腐蚀。经 30min(23℃±2℃)温度调节后仍能满足附着性要求6.2.4 5 涂层厚度/μm 4~18(推荐值)8~18(推荐值)10~18(推荐值) 6.2.5 螺纹件涂层厚度应满足旋合性要求。 5.2.2 涂覆后零件表面有摩擦系数、耐化学试剂稳定性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议商定。 6 试验方法 6.1 锌铝铬涂层的试验方法 6.1.1 外观检验 在明亮光源下(试验面的光强大于300lx)检查是否有缺陷存在。 6.1.2 附着量试验 取试件50g~100g,用天平称质量(m1),精确至0.001g;将试件放入温度为70℃~80℃的氢氧 化钠溶液(ρ=200g/L)中,让涂层全部溶解,然后将试件清洗干净,快速干燥,称质量(m2),精确至 0.001g;用卡尺测量试件尺寸,并计算试件的面积(S),附着量(mS)按式(1)进行计算: mS=m1-m2 S…………………………(1) 式中: m1———试件涂覆后质量,单位为克(g); m2———试件涂覆层去除后质量,单位为克(g); S———试件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6.1.3 附着强度试验 按GB/T5270的规定进行胶带试验,胶带的黏结强度≥3N/cm,宽度为18mm。试验后胶带上不 能沾有涂层。允许胶带轻微变色或沾有个别的颗粒状物,且试验对象不应露出基体材料。 3QC/T721—20246.1.4 耐盐雾腐蚀性试验 按GB/T10125的规定进行试验。 6.1.5 耐湿热腐蚀性试验 湿热试验在试验箱中进行,湿热试验箱应能调整和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湿热试验箱温度设定为40℃±2℃,相对湿度为95%±3%,将样品垂直悬挂于湿热试验箱 中,样品不应相互接触。当湿热试验箱达到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时,开始计算试验时间。连续试验48h 检查一次,检查样品是否出现红锈。两次检查后,每隔72h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后,样品应变换位置。 240h检查最后一次。 6.1.6 涂层厚度试验 按GB/T6462、GB/T4956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法、磁性测厚仪法检测涂层的厚度。 6.2 锌铝涂层的试验方法 6.2.1 外观检验 在明亮光源下(试验面的光强大于300lx)检查是否有缺陷存在。 6.2.2 附着强度试验 按GB/T5270的规定进行胶带试验,胶带的黏结强度≥3N/cm,宽度为18mm。试验后胶带上不 能沾有涂层。允许胶带轻微变色或沾有个别的颗粒状物,且试验对象不应露出基体材料。 6.2.3 耐盐雾腐蚀性试验 按GB/T10125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 耐湿热腐蚀性试验 按GB/T13893的规定进行试验。 6.2.5 涂层厚度试验 按GB/T6462、GB/T4956、GB/T16921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法、磁性测厚仪法、X射线光谱法检 测涂层的厚度。 4QC/T721—2024

.pdf文档 QC-T 721-2024 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C-T 721-2024 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第 1 页 QC-T 721-2024 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第 2 页 QC-T 721-2024 汽车用非电解锌片涂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2:33: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