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5 0 1 0 9 发 布 - - 2 0 2 5 0 5 0 1 - - 实 施 小 麦 茎 基 腐 病 抗 性 鉴 定 技 术 规 程 0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0 1 C C S B 4 4 6 3 — 2 0 2 5 T e c h n i q u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r e s i s t a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w h e a t t o f u s a r i u m c r o w n r o t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46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太国、张昊、刘博、高利、陈万权. ⅠNY/T4463—202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的鉴定程序、病原物接种体、苗期抗性接种、成株期抗性鉴定、抗 性综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小麦(包括选育品种/系、地方品种、特殊遗传材料、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DH群 体)、杂交小麦、其他栽培小麦种、野生小麦、小麦野生近缘种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的室内和田间鉴定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茎基腐病 wheatcrownrot 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O’Donnell&Aoki等侵染茎基部所导致的小麦病害, 可引起小麦茎基部坏死、植株枯萎和枯白穗(学名和形态描述见附录A中A􀆰1). 4 鉴定程序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包括接种体制备、鉴定选择、接种方法、严重度记载及标准、苗期或成株期 抗性评价和抗性评价阶段.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5 病原物接种体 5􀆰1 接种菌株的分离 从发病小麦茎基部发病部位,切取病组织,用70%的乙醇表面消毒30s,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 min,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dextroseagar,PDA)25℃黑暗条件下培养3d~5d后,将类似镰刀菌 属真菌挑出,放到新鲜的PDA培养上,通过单菌丝纯化分离得到目标菌株.通过分离物纯化、形态学及 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筛选强致病力菌株,0℃~4℃冷藏保存备用. 5􀆰2 接种体制备 接种所用分离物应为致病力强的分离物.接种体分为麦粒接种体和分生孢子接种体2种.麦粒接种 体制备见A􀆰2􀆰1,分生孢子接种体制备见A􀆰2􀆰2. 6 苗期抗病性鉴定 6􀆰1 接种方法 鉴定试验设3次~4次重复,每个处理15株.中抗对照品种如Sunco,感病对照品种如Kennedy. 6􀆰1􀆰1 浸泡法 小麦种子发芽后胚芽鞘长至0􀆰5cm时,将胚芽鞘长度一致的萌发种子置于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悬浮 液中浸泡1min后播种于盛有灭菌营养土的幼苗钵内.接种后幼苗置于生长室中100%相对湿度下黑暗 培养48h,需经过(25±3)℃/(15±3)℃(14h/10h)2个循环.取出幼苗,置于相同温度条件、14h光周期 下培养,相对湿度65%/85%(±5%)、光照度500μmol/(m2􀅰s),培养过程中幼苗萎蔫时少量补水,保 持水胁迫,35d后调查. 6􀆰1􀆰2 湿巾法 小麦种子发芽后胚芽鞘长至0􀆰5cm~2􀆰0cm时,将萌发的种子置于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悬浮液中 1NY/T4463—2025 图1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流程 浸泡1min后,选择15粒萌发的种子整齐排成一行,播种于湿纸巾(23􀆰5cm×10􀆰5cm)上,卷成纸卷,保 持吸足水分48h,置于25℃、相对湿度65%条件下培养,小麦幼苗表现萎蔫时将纸卷置于水中30s, 7d~14d时即可调查. 6􀆰2 严重度记载及标准 6􀆰2􀆰1 调查方法 根据病害症状描述,调查和记载每个幼苗的严重度. 6􀆰2􀆰2 病情分级 病情严重度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2NY/T4463—2025 表1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严重度分级及其症状描述 严重度分级 症 状 描 述 0  无明显症状 1  胚芽鞘或第1叶鞘上有明显的坏死斑 2  第1叶鞘及地下茎部分坏死 3  第2叶鞘和地下茎完全坏死、伴有清晰缩短,不超过植株或幼苗高度的1/2 4  第3叶或叶鞘及地下茎部分或完全坏死,伴有严重缩短超过植株或幼苗高度的1/2 5  整个植株严重坏死至完全坏死 6􀆰2􀆰3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与记载 根据6􀆰2􀆰2描述的分级标准记载病情,按公式(1)计算病情指数(DI). 式中: DI=∑(s×n) N×S×100 (1) DI———病情指数; s———各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 n———各病情级别有植株(叶片)数,单位为株(片); N———调查总株(叶片)数,单位为株(片); S———最高级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 6􀆰3 苗期抗性评价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抗性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抗性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DI=0  免疫(Immune,I) 0<DI≤10  抗病(Resistant,R) 10<DI≤20  中抗(Moderatelyresistant,MR) 20<DI≤30  中感(Moderatelysusceptible,MS) DI>30  高感(Highlysusceptible,HS) 7 成株期抗性鉴定 7􀆰1 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应设置在小麦茎基腐病适发区,选择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的地块.鉴定圃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 7􀆰2 鉴定对照品种 中抗对照品种如Sunco,感病对照品种如矮抗58. 7􀆰3 种植要求 播种时间、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7􀆰4 接种方法 7􀆰4􀆰1 混播法 将麦粒接种体与待测小麦种子1∶2混匀,出苗后注意保持水分胁迫,植株萎蔫时补充水分.鉴定材 料可采用穴播或条播,每穴播种10粒~15粒待测小麦种子,穴距25cm或每1􀆰5m行长播种30粒种子, 行距25cm~30cm. 7􀆰4􀆰2 套管法 鉴定材料采用穴播,穴距25cm,行距25cm~30cm,每50份~100份鉴定材料设1组中抗和感病对 照品种材料.每份鉴定材料种植1穴1.小麦返青时,将麦粒接种体均匀撒于每穴小麦中间,抖动小麦植 3NY/T4463—2025 株,使麦粒接种体落至茎基部,并套PVC材料圆管(直径11cm,高10cm)保持田间植株茎部湿度,每穴接 种麦粒接种体20粒~30粒.接种后,覆膜保持田间相对湿度100%,48h后揭去塑料薄膜,注意保持水分 胁迫,植株萎蔫时补充水分. 7􀆰5 小麦茎基腐病成株期严重度记载及标准 7􀆰5􀆰1 调查方法 7􀆰5􀆰1􀆰1 穴播调查方法:调查每穴全部植株.调查时间为灌浆后期,根据病害症状描述,调查和记载每株 (含分蘖)的严重度. 7􀆰5􀆰1􀆰2 条播调查方法:成株期每个品种每个重复调查30茎.调查时间为灌浆后期,根据病害症状描 述,调查和记载每株(含分蘖)的严重度. 7􀆰5􀆰2 病情分级 小麦茎基腐病成株期严重度分级及其症状描述见表3. 表3 小麦茎基腐病成株期严重度分级及其症状描述 严重度分级 症 状 描 述 0  无症状 1  第1节间部分褐枯 2  第1节间完全褐枯或第1节和第2节间的茎节明显病变 3  第1节间完全褐枯,第2节间部分褐枯 4  第1节间和第2节间完全褐枯或第2节和第3节间的茎节明显病变 5  第1节间和第2节间完全褐枯或第2节和第3节间的茎节明显病变,第3节间部分褐枯 6  第1、2、3节间完全褐枯 7􀆰5􀆰3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与记载 根据6􀆰2􀆰2描述的分级标准记载病情,按公式(1)计算病情指数(DI). 7􀆰6 成株期抗性评价 当鉴定圃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该批次抗茎基腐鉴定视为有效.依据鉴定材料的病情 指数DI确定其对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4. 表4 小麦对茎基腐病成株期抗性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DI=0 免疫(I) 0<DI≤10 抗病(R) 10<DI≤20 中抗(MR) 20<DI≤30 中感(MS) 30<DI≤40 感病(S) DI>40 高感(HS) 8 抗性评价 8􀆰1 抗性水平确定 依据鉴定材料苗期和成株期发病程度综合确定其对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通常以最高级别(病情指数 DI)为准. 8􀆰2 重复鉴定 初次鉴定表现为抗、中抗的材料,翌年用相同的病原菌进行重复鉴定.当2年抗性鉴定结果不一致 时,以记载的最高病情级别(病情指数DI)为准. 8􀆰3 鉴定记载表格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见表5. 4NY/T4463—2025 表5  年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 编 号品种 名称来源苗期接种 病情严重度 0级1级2级3级4级5级茎腐 指数 DI抗性 评价成株期接种 病情严重度 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茎腐 指数 DI抗性 评价抗性 总评   注1:鉴定地点  地势 注2: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 注3:接种日期  调查日期 注4:

.pdf文档 NY-T 4463-202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463-202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4463-202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4463-202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46: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