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5 0 1 0 9 发 布 - - 2 0 2 5 0 5 0 1 - - 实 施 水 稻 二 化 螟 抗 性 鉴 定 技 术 规 程 1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0 1 C C S B 4 4 5 6 — 2 0 2 5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r e s i s t a n c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r i c e t o r i c e s t r i p e d s t e m b o r e r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45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凤香、傅强、王渭霞、杨宙、万品俊、黄仁良、魏琪. ⅠNY/T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稻对二化螟抗性鉴定程序,规定了鉴定程序、离体鉴定、活体鉴定、记录与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品系)对二化螟的抗虫性鉴定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虫体重抑制率 inhibitionrateofbodyweight 供试材料上存活幼虫平均体重与感虫对照材料上存活幼虫平均体重之差占感虫对照材料上存活幼虫 平均体重的百分率. 3􀆰2 综合抗性指数 resistanceindex 平均校正死亡率和存活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各乘一定系数之和. 3􀆰3 枯心指数 deadheartindex 供试材料枯心率与感虫对照枯心率的比值. 4 鉴定程序 二化螟鉴定程序包括材料准备、鉴定过程和抗性评价3个阶段.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鉴定程序流程 5 离体鉴定 5􀆰1 鉴定材料准备 5􀆰1􀆰1 水稻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1NY/T4456—2025 5􀆰1􀆰2 供试材料和抗感对照材料(如对二化螟表现抗性的对照品种为华恢1号、TKM6;对二化螟表现 感虫的对照品种为TN1、明恢63等)按水稻品种特性,25d~30d秧龄时移栽于网室中,每份材料栽种10 丛,每丛种植杂交稻1株、常规稻2株~3株.常规耕作管理,全生育期不喷施防治或兼治鳞翅目害虫的 杀虫剂. 5􀆰1􀆰3 于水稻分蘖盛期,从种植的每个供试材料中随机取倒一叶叶片3片~4片,剪取中间8cm~10cm 的1段;两端用浸过1%苯并咪唑保鲜液的滤纸保湿,放于长15cm、直径2􀆰0cm的试管中. 5􀆰2 虫源准备 二化螟种群采集于田间,室内人工饲养扩繁至1日龄初孵幼虫. 5􀆰3 接虫和管理 5􀆰3􀆰1 用细毛笔轻轻地将10头1日龄初孵幼虫接到叶片上,将叶片平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棉球塞紧管 口. 5􀆰3􀆰2 试管平放、两端约2cm用黑布遮光,并置于温度(27±2)℃、湿度(75±5)%、光周期16L/8D的 培养箱内.第4d添加同植株新鲜叶片2片~3片. 5􀆰3􀆰3 每个试管为1个重复,每个供试材料处理重复不少于4次. 5􀆰4 调查与计算 在接虫后第7d检查试虫的存活与发育情况,记录活虫数,同时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结果按照附录 A中表A􀆰1记载. 平均校正死亡率按公式(1)计算. M=Mt-Mc 100-Mc×100 (1) 􀆺􀆺􀆺􀆺􀆺􀆺􀆺􀆺􀆺􀆺􀆺􀆺􀆺􀆺􀆺 式中: M———平均校正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t———供试水稻材料试虫平均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c———感虫对照试虫平均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平均体重抑制率按公式(2)计算. P=C-T C×100 (2) 􀆺􀆺􀆺􀆺􀆺􀆺􀆺􀆺􀆺􀆺􀆺􀆺􀆺􀆺􀆺􀆺 式中: P———存活幼虫平均体重抑制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C———感虫对照存活幼虫平均体重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T———供试材料存活幼虫平均体重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供试材料及感虫对照水稻各株系的综合抗性指数按公式(3)计算: I=M×0􀆰6+P×0􀆰4 (3) 􀆺􀆺􀆺􀆺􀆺􀆺􀆺􀆺􀆺􀆺􀆺􀆺􀆺􀆺􀆺 式中: I———综合抗性指数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平均校正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P———存活幼虫体重抑制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无存活幼虫记为100%. 注: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值. 5􀆰5 抗性级别评价 供试材料对二化螟的总体抗性级别按照表1抗虫性级别评价指标进行评判. 表1 离体鉴定抗性评价指标 级别 综合抗性指数I,% 抗性水平 1 85􀆰1~100􀆰0 高抗(HR) 3 65􀆰1~85􀆰0 抗虫(R) 2NY/T4456—2025 表1(续) 级别 综合抗性指数I,% 抗性水平 5 35􀆰1~65􀆰0 中抗(MR) 7 15􀆰1~35􀆰0 中感(MS) 9 ≤15􀆰0 感虫(S)   注:离体鉴定适用于大批量水稻抗二化螟鉴定的快速初筛. 6 活体鉴定 6􀆰1 鉴定圃 鉴定圃不小于1􀆰5m×1m,可罩上笼罩,便于防虫. 6􀆰2 材料准备 6􀆰2􀆰1 水稻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6􀆰2􀆰2 待秧苗3叶~4叶时移栽于鉴定圃中,供试材料随机排列,每间隔3行栽种1个对照品种(包含抗 感对照,如对二化螟表现抗性的对照品种为华恢1号、TKM6;对二化螟表现感虫的对照品种为TN1、明 恢63等),每份材料栽种5丛为1个重复,重复3次(见附录B). 6􀆰2􀆰3 移栽的株行距为15cm×20cm,杂交稻每丛移栽1株、常规稻每丛移栽2株~3株.移栽后罩上 孔径为0􀆰425mm网罩,阻隔其他外来昆虫和节肢动物进入.正常水肥管理,全生育期不喷施防治或兼治 鳞翅目害虫的杀虫剂. 6􀆰3 虫源准备 同5􀆰2,1日龄初孵幼虫或发育成熟卵块备用. 6􀆰4 接虫 6􀆰4􀆰1 在水稻分蘖中期,用细毛笔轻轻地将10头二化螟1日龄初孵幼虫接在每丛稻株的茎秆与第二叶 或第三叶叶鞘之间的叶枕处. 6􀆰4􀆰2 将产有10粒~15粒成熟卵粒的稻叶用回形针夹在每丛稻株的茎秆与第二叶或第三叶叶鞘之间 的叶枕处. 6􀆰5 调查与计算 接虫后30d,逐丛调查总分蘖数和枯心(白穗)数,计算枯心(白穗)率和枯心(白穗)指数.结果按照 表A􀆰2记载. 枯心(白穗)率按公式(4)计算. K=D T×100 (4) 􀆺􀆺􀆺􀆺􀆺􀆺􀆺􀆺􀆺􀆺􀆺􀆺􀆺􀆺􀆺􀆺􀆺 式中: K———枯心(白穗)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D———枯心(白穗)数的数值; T———分蘖数的数值. 枯心(白穗)指数按公式(5)计算. Kp=Kt Kc×100 (5) 􀆺􀆺􀆺􀆺􀆺􀆺􀆺􀆺􀆺􀆺􀆺􀆺􀆺􀆺􀆺􀆺􀆺 式中: Kp———枯心(白穗)指数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Kt———供试水稻材料枯心(白穗)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Kc———感虫对照水稻材料枯心(白穗)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注: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值. 3NY/T4456—2025 6􀆰6 抗性级别评价 供试材料的抗性级别按枯心(白穗)指数进行评价,评价指标见表2. 表2 活体鉴定抗性评价指标 级别 枯心(白穗)指数,% 抗性水平 1 ≤20􀆰0 高抗(HR) 3 20􀆰1~40􀆰0 抗虫(R) 5 40􀆰1~60􀆰0 中抗(MR) 7 60􀆰1~80􀆰0 中感(MS) 9 ≥80􀆰1 感虫(S)   注:活体鉴定适用于离体鉴定初筛结果为中感以上品种的进一步验证,并以活体鉴定结果作为最后的判定结果. 7 记录与档案 对试验过程应进行及时、详细、准确记录.形成的文字、影像资料、试验方法等记录材料均需存档.档 案保存期限在2年以上.做到可追溯. 4NY/T4456—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记载表   水稻二化螟抗性离体鉴定记载表见表A􀆰1. 表A􀆰1 水稻二化螟抗性离体鉴定记载表 播种日期:             接虫日期:       共 页 第 页 供试材料名称 重复接虫数 头/管活虫数 头/管活虫体重 mg备注 1 2 3 4 1 2 3 4 􀆺 􀆺 水稻二化螟抗性活体鉴定记载表见表A􀆰2. 表A􀆰2 水稻对二化螟抗性活体鉴定记载表 播种日期:             接虫日期:       共 页 第 页 供试材料名称 重复 稻丛编号分蘖数 株枯心数 株备注 1 21 2 3 4 5 1 2 3 4 5 􀆺 5

.pdf文档 NY-T 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45: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