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2 1 1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3 0 1 - - 实 施 生 咖 啡 和 焙 炒 咖 啡 整 豆 自 由 流 动 堆 密 度 的 测 定 ( 常 规 法 ) 3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7 . 1 4 0 . 2 0 C C S B G r e e n a n d r o a s t e d c o f f e e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f r e e - f l o w b u l k d e n s i t y o f w h o l e b e a n s ( R o u t i n e m e t h o d )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 4 2 4 1 — 2 0 2 2NY/T424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6669:1995«生咖啡和焙炒咖啡 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 (常规法)». 本文件与ISO6669:1995相比,在结构上有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如下: ———将第6章和第7章合并为一章(见第6章,ISO6669:1995的第6章和7章). 本文件与ISO6669:199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情况集 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GB5009􀆰3代替了ISO1447:1978、ISO6673:1983、ISO11817:1994和ISO11294:1994; • 用GB/T18007代替了ISO3509:1989; • 增加了NY/T605; • 增加了NY/T1518; ———更改了堆密度测定装置结构,以满足测定试验要求(见5􀆰2􀆰1、5􀆰2􀆰2和图1,ISO6669:1995的 5􀆰2􀆰1、5􀆰2􀆰2和图1); ———更改了取样方法和试样量,以满足测定试验要求(见第6章,ISO6669:1995的第6章和第7章); ———更改了“试验报告”一章的表述并增加了试验日期,以符合GB/T20001􀆰4—2015的规定(见第10 章,ISO6669:1995的第11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提出.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民、李一民、刘义军、李积华、卢光. ⅠNY/T4241—2022 引  言 了解生咖啡和焙炒咖啡整豆的堆密度对其贸易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定质量的咖啡豆所占的体积, 这是包装、储存和运输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堆密度为质量与所占的体积之比.在精确的填充条件下,对所占已知固定体积的质量进行测量,是一 种广泛应用于测定生咖啡和焙炒咖啡豆堆密度的技术.以这种方式测定的咖啡豆堆密度将随单个咖啡豆 的质量、大小和形状而变化,同时也受测量时咖啡豆的水分含量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自由流动状态 下对已知体积的容器进行填充,将受到该方法所确定的自由流动条件的影响;该方法的准确性也受容器中 豆子的正确刮平步骤的影响. 品种、栽培条件、加工、储存、陈化处理等多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咖啡的堆密度,而焙炒条件 也会影响焙炒咖啡豆的堆密度. 所采用的常规测定方法尽可能简单且在使用时尽可能少受到人为的影响;所需设备在咖啡产地容易 制造或买卖. ⅡNY/T4241—2022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常规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自由流动条件下生咖啡整豆或焙炒咖啡整豆堆密度的测定方法.本方法有别于其他压 实了的生咖啡整豆或焙炒咖啡整豆堆密度的测定方法. 测量堆密度时,宜同时测定咖啡豆的水分含量或烘箱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值. 本文件适用于生咖啡和焙炒咖啡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不适用于测定咖啡粉的堆密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18007 咖啡及其制品 术语(GB/T18007—2011,ISO3509:2005,IDT) NY/T605 焙炒咖啡 NY/T1518 袋装生咖啡 取样(NY/T1518—2007,ISO4072:1982,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18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由流动堆密度 freeGflowbulkdensity 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自由流入测量容器的生咖啡或焙炒咖啡的质量与其所占体积之比(单位体积 的质量),通常以g/L或kg/m2表示. 4 原理 让试样从特定的送料漏斗自由流入已知体积的测量容器中,然后称量容器里已刮平的试样质量. 5 仪器 5􀆰1 天平,感量0􀆰1g. 5􀆰2 堆密度测定装置,由送料漏斗(5􀆰2􀆰1)和测量容器(5􀆰2􀆰2)组成. 5􀆰2􀆰1 送料漏斗,宜用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金属材质制作,底部安装滑动门.送料漏斗应牢固安装在刚 性“底座”支架上,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 5􀆰2􀆰2 测量容器,宜用不锈钢(厚度至少0􀆰9mm)或硬质塑料材质(厚度至少6􀆰0mm)制作,容量约 1000mL.测量容器的已知容量应精确到1mL,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送料漏斗滑动门和测量容器 顶部之间的距离应等于(76±5)mm. 5􀆰3 刮板(或其他合适的刮平工具),直边,长度应大于测量容器的直径. 6 取样 6􀆰1 收到的待测样品应有代表性,在运输和储存期间未受损坏或未发生变化. 6􀆰2 生咖啡按NY/T1518取样,每个受测样品随机抽取至少3份试样,每份试样≥900g. 6􀆰3 焙炒咖啡按NY/T605取样,每个受测样品随机抽取至少3份试样,每份试样≥500g. 1NY/T4241—2022 标引序号说明: 1———送料漏斗; 2———滑动门; 3———测量容器. 图1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测定装置 7 试验步骤 7􀆰1 试样进行双份平行测定. 7􀆰2 关闭送料漏斗(5􀆰2􀆰1)的滑动门,确保滑动门与测量容器顶部之间的距离符合规定. 7􀆰3 加装试样,直至离送料漏斗顶部2􀆰5mm处. 7􀆰4 称量测量容器(5􀆰2􀆰2)(m1),精确至0􀆰1g.将测量容器置于送料漏斗正下方,对准卸料口,打开滑 动门,让送料漏斗自然排空,使测量容器的咖啡豆自然充满(咖啡豆宜以恒速落下,且不受到外力干扰). 用刮板(5􀆰3)沿测量容器顶部刮平,使咖啡豆刚好不超出测量容器顶部的水平面.刮平过程中应避免 移动、摇晃或振动测量容器. 称量装满试样测量容器(m2),精确至0􀆰1g. 7􀆰5 另取1份试样按GB5009􀆰3的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 8 结果表示 按式(1)计算自由流动堆密度(D),单位为克每升(g/L). 2NY/T4241—2022 D=m2-m1 V(1) 􀆺􀆺􀆺􀆺􀆺􀆺􀆺􀆺􀆺􀆺􀆺􀆺􀆺􀆺􀆺􀆺􀆺 式中: m1———空测量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装满咖啡豆测量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V———测量容器的容量,单位为升(L). 取符合第9章规定的重复性条件的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测定结果. 9 重复性 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方法和相同设备对同一试验材料在同一实验室内于短时间间隔获得的两个 单独试验结果之间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的编号; b) 识别样品信息; c) 取样方法; d) 试验结果; e) 检查结果重复性; f) 样品的水分含量; g) 所有操作细节; h) 试验日期. 3

.pdf文档 NY-T 4241-2022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 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 常规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241-2022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 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 常规法  第 1 页 NY-T 4241-2022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 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 常规法  第 2 页 NY-T 4241-2022 生咖啡和焙炒咖啡 整豆自由流动堆密度的测定 常规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32: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