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2 1 1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3 0 1 - - 实 施 植 物 品 种 特 异 性 、 一 致 性 和 稳 定 性 测 试 指 南 甘 草 属 0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2 0 C C S B 4 2 1 9 — 2 0 2 2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c o n d u c t o f t e s t s f o r d i s t i n c t n e s s , u n i f o r m i t y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 L i c o r i c e ( G l y c y r r h i z a u r a l e n s i s F i s c h . , G l y c y r r h i z a i n f l a t a B a t a l . , G l y c y r r h i z a g l a b r a L . )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219—2022 目  次 前言 Ⅱ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符号 1 􀆺􀆺􀆺􀆺􀆺􀆺􀆺􀆺􀆺􀆺􀆺􀆺􀆺􀆺􀆺􀆺􀆺􀆺􀆺􀆺􀆺􀆺􀆺􀆺􀆺􀆺􀆺􀆺􀆺􀆺􀆺􀆺􀆺􀆺􀆺􀆺􀆺􀆺􀆺􀆺􀆺􀆺􀆺􀆺􀆺􀆺􀆺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1 􀆺􀆺􀆺􀆺􀆺􀆺􀆺􀆺􀆺􀆺􀆺􀆺􀆺􀆺􀆺􀆺􀆺􀆺􀆺􀆺􀆺􀆺􀆺􀆺􀆺􀆺􀆺􀆺􀆺􀆺􀆺􀆺􀆺􀆺􀆺􀆺􀆺􀆺􀆺􀆺􀆺 6 测试方法 2 􀆺􀆺􀆺􀆺􀆺􀆺􀆺􀆺􀆺􀆺􀆺􀆺􀆺􀆺􀆺􀆺􀆺􀆺􀆺􀆺􀆺􀆺􀆺􀆺􀆺􀆺􀆺􀆺􀆺􀆺􀆺􀆺􀆺􀆺􀆺􀆺􀆺􀆺􀆺􀆺􀆺􀆺􀆺􀆺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2 􀆺􀆺􀆺􀆺􀆺􀆺􀆺􀆺􀆺􀆺􀆺􀆺􀆺􀆺􀆺􀆺􀆺􀆺􀆺􀆺􀆺􀆺􀆺􀆺􀆺􀆺􀆺􀆺􀆺􀆺􀆺􀆺􀆺 8 性状表 3 􀆺􀆺􀆺􀆺􀆺􀆺􀆺􀆺􀆺􀆺􀆺􀆺􀆺􀆺􀆺􀆺􀆺􀆺􀆺􀆺􀆺􀆺􀆺􀆺􀆺􀆺􀆺􀆺􀆺􀆺􀆺􀆺􀆺􀆺􀆺􀆺􀆺􀆺􀆺􀆺􀆺􀆺􀆺􀆺􀆺􀆺 9 技术问卷 3 􀆺􀆺􀆺􀆺􀆺􀆺􀆺􀆺􀆺􀆺􀆺􀆺􀆺􀆺􀆺􀆺􀆺􀆺􀆺􀆺􀆺􀆺􀆺􀆺􀆺􀆺􀆺􀆺􀆺􀆺􀆺􀆺􀆺􀆺􀆺􀆺􀆺􀆺􀆺􀆺􀆺􀆺􀆺􀆺 附录A(规范性) 甘草性状 4 􀆺􀆺􀆺􀆺􀆺􀆺􀆺􀆺􀆺􀆺􀆺􀆺􀆺􀆺􀆺􀆺􀆺􀆺􀆺􀆺􀆺􀆺􀆺􀆺􀆺􀆺􀆺􀆺􀆺􀆺􀆺􀆺􀆺􀆺􀆺􀆺􀆺 附录B(规范性) 甘草性状的解释 8 􀆺􀆺􀆺􀆺􀆺􀆺􀆺􀆺􀆺􀆺􀆺􀆺􀆺􀆺􀆺􀆺􀆺􀆺􀆺􀆺􀆺􀆺􀆺􀆺􀆺􀆺􀆺􀆺􀆺􀆺􀆺􀆺􀆺􀆺 附录C(规范性) 甘草技术问卷 16 􀆺􀆺􀆺􀆺􀆺􀆺􀆺􀆺􀆺􀆺􀆺􀆺􀆺􀆺􀆺􀆺􀆺􀆺􀆺􀆺􀆺􀆺􀆺􀆺􀆺􀆺􀆺􀆺􀆺􀆺􀆺􀆺􀆺􀆺 ⅠNY/T421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巴彦淖尔)分中心]、农业农 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新疆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文芝、李晓瑾、单飞彪、邓超、朱军、王果平、杜瑞霞、樊丛照、王永行、刘春晖、杨 钦方、王继永、邓庭伟、尚兴朴、曾燕、刘美娟、颜国荣、王威、白立华、马捷、赵连佳、张际昭、张凯淅、段如文. ⅡNY/T421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草属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豆科甘草属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及其杂交种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 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豆科(Fabaceae)甘草属(GlycyrrhizaL􀆰)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 草(GlycyrrhizainflataBatal􀆰)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及其杂交种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群体测量 singlemeasurementofagroupofplantsorpartsof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 measurementofanumberofindividualplantsorpartsof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 visualassessmentbyasingleobservationofagroupofplantsorpratsof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VG:群体目测.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PQ:假质量性状. (a)~(c):标注内容在附录B的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标注内容在在附录B的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__:标注下划线是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5􀆰1 繁殖材料以实生苗的形式提供. 1NY/T4219—2022 5􀆰2 每个生长周期提交测试品种的实生苗数量至少为60株. 5􀆰3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 实生苗的具体质量要求:苗龄10个~22个月,实生苗芽头饱满,长度25cm以上,芦头直径0􀆰4cm 以上. 5􀆰4 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 细说明. 5􀆰5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至少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观测.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设计 以育苗移栽方式种植,株距40cm,行距60cm,小区间隔不少于1m.小区不少于25株,共设2次重 复.待测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 6􀆰3􀆰2 田间管理 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各小区田间管理应严格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应当日完成. 6􀆰4 性状观测 6􀆰4􀆰1 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附录B对这些生育阶段进行了 解释. 6􀆰4􀆰2 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 方法见附录B表B􀆰2和表B􀆰3. 6􀆰4􀆰3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 取样数量应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 附加测试 必要时,可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7􀆰1 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 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近似品种具有 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 一致性判定时,采用5%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可接受概率.当群体样本为41株~53株时,最多 允许5个异型株. 7􀆰4 稳定性的判定 2NY/T4219—2022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可以种植该品种的下一批繁殖材料,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 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 性状表 8􀆰1 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性状分为基本性状和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性状,附录A表A􀆰1 列出了甘草基本性状,表A􀆰2列出了甘草选测性状.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及相应的标准品种和代码等内容. 8􀆰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为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 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4 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 校正年份、地点引起的差异. 8􀆰5 分组性状 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a) 植株:生长习性(表A􀆰1中性状2); b) 始花期(表A􀆰1中性状4); c) 小花:旗瓣顶端形状(表A􀆰1中性状1

.pdf文档 NY-T 421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草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21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草属 第 1 页 NY-T 421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草属 第 2 页 NY-T 4219-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草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31: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