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2 1 1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3 0 1 - - 实 施 茭 白 种 质 资 源 收 集 、 保 存 与 评 价 技 术 规 程 0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0 1 C C S B 4 2 0 6 — 2 0 2 2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w a t e r b a m b o o 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c o l l e c t i o n ,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206—2022 目  次 前言 Ⅱ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考察收集 2 􀆺􀆺􀆺􀆺􀆺􀆺􀆺􀆺􀆺􀆺􀆺􀆺􀆺􀆺􀆺􀆺􀆺􀆺􀆺􀆺􀆺􀆺􀆺􀆺􀆺􀆺􀆺􀆺􀆺􀆺􀆺􀆺􀆺􀆺􀆺􀆺􀆺􀆺􀆺􀆺􀆺􀆺􀆺􀆺 5 保存 4 􀆺􀆺􀆺􀆺􀆺􀆺􀆺􀆺􀆺􀆺􀆺􀆺􀆺􀆺􀆺􀆺􀆺􀆺􀆺􀆺􀆺􀆺􀆺􀆺􀆺􀆺􀆺􀆺􀆺􀆺􀆺􀆺􀆺􀆺􀆺􀆺􀆺􀆺􀆺􀆺􀆺􀆺􀆺􀆺􀆺􀆺􀆺 6 评价 5 􀆺􀆺􀆺􀆺􀆺􀆺􀆺􀆺􀆺􀆺􀆺􀆺􀆺􀆺􀆺􀆺􀆺􀆺􀆺􀆺􀆺􀆺􀆺􀆺􀆺􀆺􀆺􀆺􀆺􀆺􀆺􀆺􀆺􀆺􀆺􀆺􀆺􀆺􀆺􀆺􀆺􀆺􀆺􀆺􀆺􀆺􀆺 附录A(规范性) 茭白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原始记录卡 7 􀆺􀆺􀆺􀆺􀆺􀆺􀆺􀆺􀆺􀆺􀆺􀆺􀆺􀆺􀆺􀆺􀆺􀆺􀆺􀆺􀆺􀆺􀆺􀆺 附录B(资料性) 茭白种质资源评价方法 8 􀆺􀆺􀆺􀆺􀆺􀆺􀆺􀆺􀆺􀆺􀆺􀆺􀆺􀆺􀆺􀆺􀆺􀆺􀆺􀆺􀆺􀆺􀆺􀆺􀆺􀆺􀆺􀆺􀆺􀆺 ⅠNY/T420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金华市农学会、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宿县农业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尚法、郑寨生、钟兰、杨新琴、周小军、杨梦飞、李怡鹏、孙亚林、马常念、王凌云、 曹春信、吾建祥、刘正位、夏秋、施德云、韩叶青、陈银根. ⅡNY/T4206—2022      茭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茭白[Zizanialatifolia(Griseb􀆰)Turcz􀆰exStapf􀆰]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的术语 和定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茭白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NY/T2337—2013 熟黄(红)麻木质素测定 硫酸法 NY/T2723—2015 茭白生产技术规程 NY/T2941 茭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茭白 waterbamboo 禾本科(Gramineae)菰属(Zizania)植物中的一个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学名Zizanialatifolia (Griseb􀆰)Turcz􀆰exStapf􀆰.茭白植株被菰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P􀆰Hen)寄生后,菰黑粉菌自身分泌 并刺激茭白植株分泌生长激素,刺激茭白茎尖组织充实的数节膨大形成变态器官(肉质茎).肉质茎为茭 白的主要食用器官. 3􀆰2 茭白种质资源 waterbamboogermplasmresources 茭白野生资源、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品系、遗传材料和其他. 3􀆰3 单季茭白 singleGcroppingwaterbamboo 正常情况下,只在秋季形成膨大肉质茎的茭白品种类型. 3􀆰4 双季茭白 doubleGcroppingwaterbamboo 在秋季和翌年春夏季均能形成膨大肉质茎的茭白品种类型. 3􀆰5 野生茭白 wildwaterbamboo 除栽培种外的所有茭白种群.其中,能形成膨大肉质茎的植株称为野生茭笋;植株开花结籽、不能形 成膨大肉质茎的植株称为野生茭草. 3􀆰6 非正常茭白 abnormalwaterbamboo 正常栽培条件下,不能形成肉质茎的雄茭植株或肉质茎内充满冬孢子堆的灰茭植株. 1NY/T4206—2022 3􀆰7 正常茭白 normalwaterbamboo 肉质茎内无明显冬孢子堆,具有食用价值的茭白植株. 3􀆰8 茭白种质资源基本信息 basicinformationofwaterbamboogermplasmresources 茭白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 3􀆰9 保存池 plantingbed 种质资源保存圃中,每份种质资源保存所需的最小单位,面积6m2.池底水泥硬化或铺设0􀆰3mm~ 0􀆰5mm土工膜,填土深度应不少于25cm. 3􀆰10 保存圃种植小区 conservationnursery 由一个或若干个排灌方便的保存池组成. 3􀆰11 品质特性 qualitycharacteristics 茭白种质资源的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性状.商品品质性状主要包括壳茭饱满度、壳茭颜 色、净茭长度、净茭粗度、净茭表皮光滑度、净茭皮色、冬孢子堆;感官品质性状主要包括肉质茎致密度、风 味;营养品质性状主要包括干物质、粗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 3􀆰12 抗病虫性 diseaseandpestresistance 茭白种质资源对各种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茭白对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二化螟的 抗性. 4 考察收集 4􀆰1 准备工作 4􀆰1􀆰1 资料收集 收集国内外有关茭白种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栽培情况. 4􀆰1􀆰2 确定考察地点 宜优先考察以下5类地区: a) 茭白主要栽培及分布中心; b) 茭白最大多样性中心; c) 尚未进行考察的地区; d) 茭白种质资源损失威胁最大的地区; e) 具有珍稀、濒危茭白种质资源的地区. 4􀆰1􀆰3 确定考察时间 根据茭白产品器官成熟期确定,其中双季茭白4月—7月或9月—12月;单季茭白8月—10月;野生 茭草8月—11月. 4􀆰1􀆰4 组建考察队 考察队宜由茭白育种、栽培、植物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明确考察目的和任务,开展考察方法、采 集技术、注意事项技术培训.必要时,可邀请考察地科技或行政管理人员参加. 4􀆰1􀆰5 物资准备 a) 样本采集和测量记录的用品,包括照相机、全球定位仪、海拔高度测量仪、钢卷尺、塑料标签、铅 笔、原始记录卡、镰刀、小铁铲、水田袜、塑料袋、牛皮纸袋; b) 生活用品,包括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 2NY/T4206—2022 c) 其他用品,包括身份证、日记本、种质资源相关资料. 4􀆰2 生境信息 调查记载考察地茭白种质资源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水、土壤、气候信息,栽培与分布情况. 4􀆰3 采集样本 4􀆰3􀆰1 地点选择 栽培品种田间取样,野生种质资源自然生境取样. 4􀆰3􀆰2 采集 a) 选育品种,应选择具有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的正常茭白植株,不包括非正常茭白植株; b) 地方品种,根据植株高度、叶鞘和叶颈颜色、肉质茎形状的不同特征,找出混合群体中有差异的 个体,在同一地点收集典型形态和所有的极端形态,不包括非正常茭白植株; c) 野生茭笋种质资源,根据植株高度、叶鞘和叶颈颜色、肉质茎形状的不同特征,找出混合群体中有 差异的个体,在同一地点收集典型形态和所有的极端形态,不包括非正常茭白植株; d) 野生茭草,根据植株高度、叶鞘和叶颈颜色、成熟期、花药颜色、外稃颜色、成熟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的不同特征,找出混合群体中有差异的个体; e) 采集正常茭白的种质资源,从肉质茎基部至土壤下部2cm处截取直立茎,每份种质资源采集直 立茎3条~5条,带有根系,装入塑料袋保湿保存; f) 采集野茭草种质资源,应从土壤下10cm处割断,采集带有根系的长度为20cm~30cm的直立 茎3条~5条,装入塑料袋保湿保存;采集成熟饱满种子的50粒~100粒,装入牛皮纸袋保存; g) 样本、采集点拍照和录像,重点拍摄采集样本的典型特征、采集点茭白种质资源群体及周边生态 环境. 4􀆰4 样本获得 4􀆰4􀆰1 获得途径 a) 相关单位或个人送交茭白种质资源; b) 野外收集茭白种质资源; c) 国外引进茭白种质资源. 4􀆰4􀆰2 种质资源形式 包括直立茎、种子. 4􀆰4􀆰3 接收种质资源时应获取的基本信息 包括茭白种质资源名称,原产地,地理信息,原保存圃编号,采集号或引种

.pdf文档 NY-T 4206-2022 茭白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与评价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206-2022 茭白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与评价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4206-2022 茭白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与评价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4206-2022 茭白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与评价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30: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