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2 1 1 1 1 发 布 - - 2 0 2 3 0 3 0 1 - - 实 施 农 作 物 品 种 试 验 与 信 息 化 技 术 规 程 水 稻 0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0 1 C C S B 1 3 0 0 — 2 0 2 2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t h e v a r i e t y t r i a l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o f c r o p s — R i c e ( O r y z a s a t i v a L . )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 代 替 N Y / T 1 3 0 0 — 2 0 0 7NY/T130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NY/T1300—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与NY/T1300—2007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试验设置要素中增加了按生态区设置试验组别(见4􀆰1􀆰1); b)田间试验设计要素中增加了轻简化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见7􀆰1􀆰2); c)观察记载要素修改为田间数据采集和上报,增加了附录B、附录C、图像采集、异常报备及在“国 家水稻品种试验数据管理平台”线上填报田间试验数据(见第9章); d)抗性鉴定和米质检测要素合并修改为鉴定与检测,增加了耐逆性鉴定、DNA指纹鉴定、转基因成 分检测,米质检测修改为依据NY/T593«食用稻品种品质»检测和评价(见第10章); e)附录A删除了区域试验品种最高苗、叶色、叶姿、长势等农艺性状的调查,删除了生产试验品种 的苗情调查和取样考种,增加了轻简化区域试验苗情调查和取样考种的方法(见A􀆰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 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种子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波、杨仕华、邱军、于春花、程本义、王开义、王洁、卢代华、龚俊义、钟育海、张芳、 夏俊辉、朱国邦、刘鑫、顾见勋、金志刚、付高平、罗志勇、程子硕、韩友学、邬亚、丁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1300—2007. ⅠNY/T1300—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OryzasativaL􀆰)品种试验的有关术语和定义、试验设置、参试品种、试验田选 择、田间试验设计、田间试验管理、田间数据采集与上报、鉴定与检测、汇总与总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统一试验、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及以审定为目的的各类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NY/T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试验品种 tested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稳定,具 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并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本文件中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heckvariety 符合试验品种定义,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品种审定,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 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test 在一定生态区域范围内,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进行多品种、多点次、多年份的品种鉴定和 检测,从而确定参试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本文件中的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 试验. 3􀆰4 区域试验 regionaltrial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 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其他 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试验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3􀆰5 生产试验 productivetest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试验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稳产 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 4􀆰1 试验组:应根据生态区、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试验. 4􀆰1􀆰1 生态区:依据生态区划和种植区划,全国分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南方稻区分华南、长江上游、长江 1NY/T1300—2022 中下游、武陵山生态区,北方稻区分黄淮、京津唐、东北西北生态区. 4􀆰1􀆰2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含中稻、麦茬稻和一季晚稻). 4􀆰1􀆰3 类型:按亚种分籼稻、粳稻,按用途分食用稻、专用稻,按特性分普通稻、节水耐旱稻、耐盐碱稻等. 4􀆰1􀆰4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4􀆰2 试验点 4􀆰2􀆰1 试验点的选择:试验点除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外,还应具有稳定的试验田、良好的仪器设备和 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原(良)种场、种子管理(服务)站(局)、农技中 心、种子公司、种植合作社等.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 4􀆰2􀆰2 试验点的数量:一个试验组区域试验以国家级10个~20个点、省级5个~15个点为宜,生产试验 以5个~10个点为宜. 5 参试品种 5􀆰1 对照品种的选择 一组试验设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稳定性好, 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同类型同熟期主栽品种.根据需要可增设1 个辅助对照品种,如更换对照时,应同时设新旧对照品种1年作为过渡. 5􀆰2 品种数量 一个试验组区域试验以6个~12个(含对照品种)为宜,生产试验以不超过6个(含对照品种)为宜, 具体品种数量由试验实施方案确定. 5􀆰3 种子质量 品种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常规稻或杂交稻大田用种标准,并不得带检疫性有害生物.供种 单位不得对参试品种种子进行任何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处理. 5􀆰4 种子数量 试验品种种子由品种审定申请者按照试验实施方案规定的数量无偿提供. 5􀆰5 品种标识 参试品种可实名制或采取密码编号. 6 试验田选择 试验田应选择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不受荫蔽、排灌方便、形状规整、大小合适、 肥力均匀、交通便利的田块.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秧田不作当季试验田,早稻试验田不作当年晚 稻试验田. 7 田间试验设计 7􀆰1 试验设计 7􀆰1􀆰1 区域试验宜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4次重复,小区面积13m2~15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 积应一致,一组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不小于300m2,一 组试验一般应在同一田块进行,如需在不同田块进行,每一田块均应设置相同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同一 田块对照品种比较. 7􀆰1􀆰2 轻简化区域试验(机插式区域试验和直播式区域试验)可采用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 40m2~50m2,每间隔5个~6个试验品种设1次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相邻的2次对照品种比较.轻简 化生产试验田间试验设计与传统的生产试验相同. 7􀆰2 小区/大区形状与方位 小区/大区长方形,长宽比以:(2~3)∶1为宜,小区/大区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 2NY/T1300—2022 度方向平行. 7􀆰3 区组方位 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 7􀆰4 保护行设置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3行,种植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7􀆰5 操作道设置 区组间、小区/大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应不大于40cm.机插式区域试验和生产 试验田四周应设置适合机械作业的转弯区. 8 田间试验管理 8􀆰1 同一组试验栽培管理措施应一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 致. 8􀆰2 试验田准备:无论秧田、本田,均应精耕平整,若施用有机肥应完全腐熟. 8􀆰3 播种/育秧:常规稻、杂交稻播种量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并根据各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机 插式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采用育秧盘育秧,直播式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直播.同 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育秧. 8􀆰4 移栽:适宜秧龄移栽,防止超秧龄.行株距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确定.机插式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采用机插方式移栽.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移栽.移栽后应及早进行查苗补缺. 8􀆰5 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水管理应及时、适当,施肥水平中等偏上. 8􀆰6 试验过程中应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鼠、鸟、 畜、禽

.pdf文档 NY-T 1300-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1300-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第 1 页 NY-T 1300-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第 2 页 NY-T 1300-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15: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