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140 CCS E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652—2023 代替 NB/SH/T 0652 —2010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Terminology for petroleum asphalt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NB/SH/T 0652—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NB/SH/T 0652 —2010《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与 NB/SH/T 0652 —2010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名词术语分类由“原材料、产品、制品、性质和试验方法、其他”修订为“原材料、生产工艺、 产品、性质及试验方法、沥青制品、其他”; b) 增加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用途的相关名词术语; c) 修订了描述不确切的名词术语。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沥青分技术委员会( SAC/TC 280/SC4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 究院、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一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玉贞、严二虎、孙海军、王翠红、王金凤、徐萌、郭宁、李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1998年首次发布为 SH/T 0652 —1998,2009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NB/SH/T 0652—2023 1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油沥青及其制品相关的名词术语及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沥青专业的术语解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016 石油产品术语 GB/T 18378 防水沥青与防水卷材术语 GB/T 37383 沥青混合料专业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包含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性质及试验方法、沥青制品、其他六个章节,并附有汉语拼 音和英文索引。 3.1 原材料 raw materials 3.1.1 原油 crude oil, petroleum 深褐色、黏稠液体,常温下为液态和半固态。原油按照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按照属性分 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环烷基原油,用于生产沥青的原油一般为重质、环烷基、含蜡量比较低的 原油,为了得到各项指标优化合格的沥青,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油混炼生产沥青。 3.1.2 沥青 bitumen 暗褐色至黑色的、可溶于三氯乙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固体或半固体有机物质,可以是自然界天然 存在的,也可以是石油、煤等原料经加工得到的残渣或黏稠物。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有机化合物组成。 溶于三氯乙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组分是沥青的有效成分,天然沥青、湖沥青、岩沥青中溶于三氯乙烯 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组分是沥青。 3.1.3 石油沥青 petroleum bitumen 以适合于生产沥青的原油为原料, 一种或几种原油混合, 经常减压装置加工得到的闪点不低于 230℃的 沥青类物质。石油沥青是炼油厂一次加工的产品,二次加工得到的重质组分作为混炼的原料或作为沥青 的调和组分时,需要有充分的技术保障和试验验证。原油二次加工深度不影响石油沥青的性质。 NB/SH/T 0652—2023 2 3.1.4 天然沥青 native bitumen 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沥青类物质。天然沥青中一般含有伴生的无机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不溶于三 氯乙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虽然不是沥青的有效成分,但作为无机矿物组分时,一般优于新加入的无机 组分。 3.1.5 湖沥青 lake bitumen 石油溢流于地面,长期暴露于大气中,可挥发组分自然蒸发后残留的沥青类物质,是天然沥青的一 种表现形式。湖沥青由于长期暴露于大气中,常含有泥沙、水分、粉尘等杂质,自然蒸发残留于湖沥青 的可挥发物质含量较多,使用前宜进行预处理,才能保证湖沥青的安全、环保性能。 3.1.6 沥青岩 bitumen in rock, asphaltite 地层中的沥青类物质随地壳运动运移、沉积形成的岩层,沥青岩中的沥青称为岩沥青,岩沥青是天 然沥青的一种表现形式。沥青岩中的沥青类物质夹杂和渗透于岩石中,使用时宜研磨加工释放岩石中的 沥青组分,溶剂溶解法分析沥青岩中的沥青含量时,宜使用同等研磨细度的沥青岩作为样品。 3.1.7 沥青砂 bituminous sands 裹覆、浸有沥青类物质的无机矿物。沥青砂与沥青岩的区别在于前者裹覆于无机矿物表面,其中的 沥青类物质不需破碎即可被溶剂洗脱,后者是沥青类物质嵌含于无机矿物中,洗脱沥青类物质需要对无 机矿物质粉碎。 3.1.8 煤沥青 coal tar pitch 煤加工得到的沥青类物质。一般煤焦化加工得到的焦化油经蒸馏,得到的高沸点组分称为煤沥青, 焦化加工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有毒组分,不宜作为产品直接使用。 3.1.9 直馏沥青 straight bitumen 以原油为原料经常压、减压蒸馏得到的沥青类物质,又称为减压渣油( vacuum residue )。减压渣油 是减压塔底物料的俗称,是蒸馏加工沸点最高、组分最重的部分,不是炼油过程的“渣子” 。 3.1.10 添加剂 additives 能赋予产品某些特殊性能或增强其原来具有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少量物质的总称,也称外掺剂。 3.1.11 改性剂 modifier 能显著改善沥青某种性质的外掺剂。 3.1.12 聚合物 polymer 由低分子单体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分子量可高达 104~106,代表性产品有苯乙烯丁 二烯嵌段共聚物( Styreneic Block Copolymers-SBS ) 、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 、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 )等。 3.1.13 橡胶 rubber 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 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代表性橡胶有异戊橡胶( SIS)(合成天然橡胶) 、 NB/SH/T 0652—2023 3 丁苯橡胶( SBR)、顺丁橡胶( BR)、氯丁橡胶( CR)等。 3.1.14 热塑性橡胶 thermoplastic rubber 又称热塑性弹性体,兼具橡胶和热融性塑料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受热时显示塑料的可塑 性。代表性产品有 SBS、SB、SIS等。 3.1.15 树脂 resin 具有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用作塑料基材的聚合物或预聚物,按其加工行为不同可分为热塑性树脂 和热固性树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3.1.16 热塑性树脂 thermoplastic resin 可反复受热软化(或熔化)和冷却凝固的树脂,代表性产品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 A )、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等。 3.1.17 热固性树脂 thermoset resin 分子链是通过化学交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刚性的三维网络结构,在聚合过程中这种交联结构不能重 复加工成型。具有高强度、耐热性好、电性能优良、抗腐蚀、耐老化、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常用的热 固性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乙烯基酯、双马来酰胺、热固性聚酰亚胺、氰酸酯等。 3.1.18 天然树脂 natural resin 是指由植物、动物、天然矿物等获得的树脂。植物性树脂主要是树木(如松树、桃树)的分泌物, 或者已枯死树木的分泌物埋在土壤中所化成的物质。动物性树脂主要是昆虫的分泌物 —虫胶。常见的 天然树脂有松香、琥珀、虫胶等。 3.1.19 合成树脂 synthetizing resin 合成树脂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兼备或超过天然树脂固有特性的一种树脂。合成树脂 是一种分子量未加限定但一般是高分子量的固体、半固体或假(准) 固体的有机物质,受应力时有流 动倾向,常具有软化或熔融范围并在破裂时呈贝壳状。代表性的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 苯乙烯和 ABS五大类合成树脂。 3.1.20 塑料 plastic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树脂 约占塑料总重量的 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取决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塑料基本上由合成树脂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等。 3.1.21 纤维 fiber 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在混合料中起加筋作用,包括木质素纤维、矿

.pdf文档 NB-SH-T 0652-2023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SH-T 0652-2023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第 1 页 NB-SH-T 0652-2023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第 2 页 NB-SH-T 0652-2023 石油沥青专业名词术语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1:13: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