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7.120.20 CCSF10/1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665—2021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inlet flow passage of circulating water pump station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0665—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5进水流道 6模型试验 附录A(资料性)肘形流道进水口临界水深估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 吸水室整流措施及适用条件……· NB/T1066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海、白玮、张荣勇、武婕、王芳、杨嘉、李京、李岚、张洪洋、葛小玲、 曹佑群、侯付彬、邓永胜。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NB/T10665—2021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的一般规定、进水流道、模型试验等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 DL/T5489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设计规范 ANSI/HI9.8泵入口设计 (Pump intake design) 3术语和定义 GB50265及DL/T54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进水流道 直inletflowpassage 将流体引入泵吸入口的结构或管道。其分为前池、滤水区和肘形流道或者吸水室,肘形流道用于混 凝土蜗壳泵,吸水室用于金属斜流泵。 3.2 前池forebay 泵房内滤水区之前的部分。使水流平顺过渡并按需要分配至名泵的滤水区, 包括闸门和隔墙等设备 和构筑物。 3.3 滤水区 waterfilterarea 前池与肘形流道或者吸水室之间的部分。对冷却介质进行过滤配水以降低后续过流设备的负荷,包 括闸门、格栅及除污机以及鼓形滤网或者旋转滤网等。 3.4 时形流道 elbow suctioninlet 蜗壳泵吸水口至叶轮吸入侧口环之间的部分。整流冷却介质保证蜗壳泵的进水流态,提高蜗壳泵运 行的稳定性。 3.5 吸水室inletsump 从滤水设备后端至水泵后墙的部分。为水泵或者进水管(流)道提供良好进水流态的水池。 4一般规定 4.1取水设计应采取防泥沙、防污染、防冰和防冻、防漂浮物、防海生物和防腐蚀等措施。 4.2进水流道布置应使进水流道内水流流态良好,保证水流顺直、稳定、均匀引入水泵肘形流道或吸 1 NB/T10665—2021 水室。 4.3进水流道形状、几何尺寸应避免产生有害涡流。 4.4进水流道出现回流或滞水区域宜设置回填或导流设施。 4.5进水流道应根据水泵类型、技术参数及布置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 验验证。 4.6进水流道尺寸应满足循环水泵和滤水设备安装检修运行条件。 4.7肘形流道或吸水室中不应出现射流、脱流、涡流、自由跌落流体及严重的水面波动等水流条件。吸 水室内水面波动不宜超过0.3m。 4.8吸水室断面平均流速不宜大于0.3m/s。 4.9必要时,应核算瞬态条件下进水流道引水及涌水特性。 4.10单台混凝土蜗壳泵的流量适用范围为15m3/s~36m²/s;单台金属斜流泵的流量适用范围为0m²/s~ 25m²/s。 5进水流道 5.1前池 5.1.1泵房前引水段实现均匀配水时,泵房内可不设置前池。 5.1.2前池布置应满足水流顺畅、均匀分配的要求。 5.1.3当采用引水管(沟)与泵房顺向衔接时,进水前池平面上宜采用梯形,前池锥度应根据流速等水 流条件及水泵性能确定。平面扩散角宜不超过40°,纵向底坡宜不超过15°,如图1所示。 Li Lg A 鼓形滤网 肘形流道 肘形流道 鼓形滤网 a)鼓形滤网进水流道平面布置 b)鼓形滤网进水流道立面布置 图1引水管(沟)式水泵房进水流道布置 2 NB/T10665—2021 c)旋转滤网进水流道平面布置 引水明渠 风冈区 d)旋转滤网进水流道立面布置 说明: -前池长度与滤水区长度之和;m; Lg 前池长度;m; A -滤水区长度;m; L -肘形流道长度;m; L2 -吸水室长度;m; Vx -滤水区进水流道内流速;m/s; D -吸水喇叭口直径;m; 吸水喇叭口悬空高度;m; H -吸水喇叭口最小淹没深度;m; B 前池底宽;m; B1 吸水室宽度;m; 6 引水渠出口底宽;m; a 前池平面扩散角;(°); 前池纵向底坡;(°)。 图1 引水管(沟)式水泵房进水流道布置(续) 前池长度L。宜按公式(1)计算: Lg=(B-b)/2tan(α/2) (1) 式中: 一前池底宽,m; B: 一引水渠出口底宽,m; 前池扩散角(°)。 5.1.4前池可采用正面进水和侧向进水;当采用侧向进水时,导流设施设置宜通过水力模型试验验证。 3

.pdf文档 NB 10665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 10665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定 第 1 页 NB 10665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定 第 2 页 NB 10665 核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技术规定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1:10: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