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387—202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测试指南 木姜子属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stability—
Litsea(LitseaL.)
2024-02-0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出版社
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 1 ……………………………………………………………………………………………………
5 测试材料要求 1 ……………………………………………………………………………………………
6 测试技术要求 2 ……………………………………………………………………………………………
7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定 2 ……………………………………………………………………………
8 品种分组 3 …………………………………………………………………………………………………
9 性状表 4 ……………………………………………………………………………………………………
10 技术问卷 5 …………………………………………………………………………………………………
附录A(规范性) 性状表 6 …………………………………………………………………………………
附录B(规范性) 性状表解释 8 ……………………………………………………………………………
附录C(规范性) 技术问卷 11 ………………………………………………………………………………
参考文献 14 ……………………………………………………………………………………………………
ⅠLY/T3387—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万州区
林木种子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阳东、陈益存、高暝、赵耘霄、吴立文、何文广、崔炳华。
ⅢLY/T3387—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测试指南 木姜子属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属(LitseaL.)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
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樟科木姜子属及种间杂交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anstability)
MG:群体测量(measurementforagroupofplants)
MS:个体测量(measurementforanumberofsingleplants)
PQ:假质量性状(pseuo-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
QL: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
QN: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
TG:测试指南(testguideline)
VG:群体目测(visualobservationforagroupofplants)
VS:个体目测(visualobservationforanumberofsingleplants)
5 测试材料要求
5.1 由品种权审批机构决定品种测试所需要的测试材料数量和质量以及提交测试材料的时间和地点。
从非测试地国家或地区提交测试材料时,申请者应符合所有海关手续和满足植物检疫要求。
5.2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为无性繁殖的至少2年生植株,且苗龄一致。嫁接繁殖应说明砧木种类、年龄
和嫁接方法。
5.3 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应不少于10株。
1LY/T3387—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5.4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无病虫害,正常生长。
5.5 提交的测试材料除审批机构允许,不应进行影响性状表达的处理。如已处理,应提供详细信息。
6 测试技术要求
6.1 测试周期数量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一个生长周期。
6.2 测试地点
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测试。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由品种权审批机构指定其他
符合条件的地点进行测试。
6.3 测试条件
6.3.1 应在确保待测品种能正常生长且相关性状能够充分表达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测试材料至少应在
测试地点种植1年。
6.3.2 对于雌株品种,应确保每个生长周期能结出符合测试要求的果实。
6.4 测试设计
待测品种在测试区应种植至少10株,应与标准品种、近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件下。
6.5 性状观测
6.5.1 观测方法
应按照附录A中表A.1规定的方法(VG、VS、MG、MS)进行性状观测。
6.5.2 观测时期与部位
应按照附录B规定的时期和部位进行取样观测。如果测试需要采集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
品采集不应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观测。
6.5.3 观测数量
除非特殊说明,所有的观测均应在10株植株或取自10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进行。群体观测性状
(VG、MG)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个体观测性状(VS、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
10个。
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
6.6 附加测试
为审查相关性状,可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定
7.1 总体原则
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判定。
2LY/T3387—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LY-T 3382-2024 重组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0:26: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