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371—2024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tingecologicalconditionofgrasslands 2024-02-0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出版社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FGA/T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 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世魁、杨秀春、尚占环、周华坤、纪宝明、平晓燕、王铁梅、林长存、石俊华、 刘刚、白史且、刘永杰、董全民、张宇豪、赫凤彩、杨晓渊、王钰、魏小星、多吉顿珠、张鲜花、宝音陶格涛、 呼格吉勒图、周俗、杨思维、史长光、肖冰雪。 ⅠLY/T3371—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我国草原生态状况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以及除城镇绿地外的所有人工 草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9377 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溃化的分级指标 GB/T21439 草原健康状况评价 GB/T28419 风沙源区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NY/T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2997 草地分类 NY/T2998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NY/T3648 草地植被健康监测评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现状 ecologicalcondition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草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所呈现健康与否的状态。 3.2 生态变化 ecologicalchanges 在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从一种状态到另外一种状态状态变化的 过程。从相对较好的状态变为相对较差的状态为退化过程,从相对较差的过程变为相对较好的过程为 恢复过程。 3.3 草原健康 grasslandhealth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处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土壤、植被、水和空气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 结构完整性以及生态学过程的平衡状态及其可维持程度,草地健康通常用来表示草地的某种特定功能 和作用。 注:如维持初级生产、土壤稳定、水分和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及物种多样性。 3.4 草原退化 grasslanddegradation 在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过度放牧与割草或滥 1LY/T3371—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挖、滥割、樵采等人类不合理利用的影响下,引起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牧草生物产量降低,品质下 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过程。 3.5 参照系统 referencesystem 具有顶极植物群落或者接近于顶极植物群落、能够体现一个特定区域最优健康状况的草地生态系 统,用于草原生态状况评价的参照。 注:参照系统的生态指标包括草原未退化前的各类生态调查和监测记录,科考及文献记录,历史时期的航空和地面 照片,能够表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遗迹资料,相似的、未受干扰的对照区指标,标本馆和博物馆的标本 记录,熟悉研究地历史状况的文字或口述记录,古生态证据如孢粉等。 3.6 天空地一体化调查与监测 integratedspace-groundinvestigationandmonitoring 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调查等手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草原生态因子不同时空尺 度的调查与监测。 3.7 裸地(裸斑) bareground 没有植被或凋落物覆盖、对风蚀和水蚀极为敏感的表面裸露的土地。 4 评价指标 4.1 评价指标及权重 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和系统性原则,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以草原植被状况、地 表特征、生物多样性、牧草生产性能等4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指 标体系(见表1)。 表1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名称 权重系数 指标名称 权重系数方向 植被状况 0.30 植被覆盖度/% 1.0 正 地表特征 0.20 裸地(斑)面积比例/% 1.0 负 生物多样性 0.25 物种丰富度a)1.0 正 牧草生产性能 0.25鲜草产量/(kg/hm2) 0.5 正 可食牧草比例/% 0.25 正 毒害草比例/% 0.25 负 a)物种丰富度即植物种数。 草原生态状况总体由植被状况指数(V)、地表特征指数(L)、生物多样性状态指数(B)、牧草生产性 能指数(F)来反映,分别代表了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好坏、草原地表状况优劣、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草原 生产能力高低。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4.2 植被群落状况指数 V=VC VCr…………………………(1) 2LY/T3371—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式中: VC———植被覆盖度,%; VCr———植被覆盖度的参照值,%。 4.3 地表特征指数 L=BPr BP…………………………(2) 式中: BPr———裸地(斑)面积比例的参照值,%。当L>1时,取1; BP———裸地(斑)面积比例,%。 4.4 生物多样性状态指数 B=SR SRr…………………………(3) 式中: SR———原生植物种数,单位为种; SRr———原生植物种数的参照值,单位为种。 4.5 牧草生产性能指数 F=(FP FPr×0.5+EF EFr×0.25+PHr PH×0.25)…………………………(4) 式中: FP———鲜草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 FPr———鲜草产量的参照值,单位为千克每公顷; EF———可食牧草比例(可食牧草产量与总产量相比),%; EFr———可食牧草比例参照值,%; PHr———毒害草比例参照值,%。当PH/PHr>1时,取1; PH———毒害草比例(毒害草产量与总产量相比),%。 5 生态现状评价 5.1 参照系统的生态状况 5.2 参照系统的选择 5.2.1 优先选择评价区(见附录A)周边水热条件相近的草原自然保护地合理利用示范区、草畜平衡或 围栏封育示范区。 5.2.2 如果评价区周边没有草原自然保护地、草畜平衡或围栏封育示范区,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中 期全国首次草地资源调查所得的、与评价区具有相同草地类型未退化的草原。 5.2.3 如果评价区周边没有草原自然保护地、草畜平衡或围栏封育示范区,又缺乏20世纪80年代初、 中期全国首次草地资源调查,则采用正式出版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全国草地首次调查资料编写的 各省、市、自治区草地资源专著或文献中相同草地类型未退化的草原。 3LY/T3371—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5.2.4 如果评价区周边没有草原自然保护地、草畜平衡或围栏封育示范区,又缺乏草原未退化前的任 何调查资料或文献记录,则利用当地历史时期的航空和地面照片、自然环境和生物遗迹资料、标本馆和 博物馆的标本记录、历史状况的文字或口述记录中草原植被、地表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等的记载。 5.3 草原健康指数构建 草原健康指数(H)反映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由植被状况指数(V)、地表特征指数(L)、生物多 样性状态指数(B)、牧草生产性能指数(F)4个分指数按不同权重测算得出,具体计算见式(5)。 H=(0.3×V+0.2×L+0.25×B+0.25×F)×100…………………(5) 5.4 生态现状体评价 根据草原健康指数(H)计算结果,将草原生态现状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极不健康4个等级 (见表2)。 表2 草原生态现状等级划分 序号 草原健康指数 等级 Ⅰ H≥80 健康 Ⅱ 60≤H<80 亚健康 Ⅲ 40≤H<60 不健康 Ⅳ H<40 极不健康 6 生态变化评价 6.1 生态变化程度评价 将评价区不同时段的生态状况相比,反映草原退化或恢复的程度,具体根据两个时段的植被健康指 数的变化强度见式(6),反映草原生态变化程度(见表3)。 ΔH=Ha-Hr …………………………(6) 式中: Ha———评估年草原健康指数; Hr———基准年草原健康指数。 表3 草原生态变化程度等级划分 草原恢复 基本保持 草原退化 显著恢复 明显恢复 略有恢复 不变 轻度退化 中度退化 重度退化 ΔH>4040>ΔH>2020>ΔH>0 ΔH≈0-20≤ΔH<0-40≤ΔH<-20ΔH<-40 6.2 生态变化速率评价 将评价区不同时段的生态状况相比,反映草原退化或恢复的速率,具体将评价区当期和往期的植被 健康指数变化量除以两期间隔的长度(年),则可以反映草原退化或恢复的速率(见表4),草原生态变化 速率计算见式(7)。 4LY/T3371—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pdf文档 LY-T 3371-2024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3371-2024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第 1 页 LY-T 3371-2024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第 2 页 LY-T 3371-2024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0:25: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