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9.010
CCSB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146—2024
代替LY/T2146—2013
古建筑木构件的非破坏性检测
方法及腐朽分级
Non-destructivetestingmethodanddefectsclassificationforwooden
componentsofancientbuildings
2024-02-07发布 2024-06-02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出版社
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工具和仪器 2 ………………………………………………………………………………………………
5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2 ……………………………………………………………………………………
5.1 目测、锥扎和敲击 2 ……………………………………………………………………………………
5.2 皮罗钉探针检测法 2 …………………………………………………………………………………
5.3 阻力仪检测法 3 ………………………………………………………………………………………
5.4 应力波检测法 3 ………………………………………………………………………………………
5.5 检测方法综合应用 3 …………………………………………………………………………………
6 计算 4 ………………………………………………………………………………………………………
6.1 皮罗钉探针打入深度增加率 4 ………………………………………………………………………
6.2 阻力仪阻力值降低率 4 ………………………………………………………………………………
6.3 应力波检测缺陷率 4 …………………………………………………………………………………
7 木构件缺陷分级 4 …………………………………………………………………………………………
附录A(资料性) 古建筑木构件缺陷状况检测记录表 7 …………………………………………………
ⅠLY/T2146—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2146—2013《古建筑木构件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及腐朽分级》,与LY/T2146—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应力波检测”术语和定义(见3.5);
b) 更改了“仪器和设备”为“工具和仪器”(见第4章,2013年版的5);
c) 更改了“探针检测仪”为“皮罗钉探针检测仪”(见4.3,2013年版的5.2);
d) 增加了“应力波检测仪”及参数要求(见4.5);
e) 增加了“木材含水率快速检测仪”及参数要求(见4.7);
f) 删除了“生长锥”(见2013年版的5.4);
g) 更改了“检测程序”为“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见第5章,2013年版的第6章);
h) 增加了“应力波检测法”及相关适用范围和检测过程(见5.4);
i) 删除了“生长锥检测”(见2013年版的6.2.2);
j) 增加了“应力波检测缺陷率”计算(见6.3);
k) 增加了木构件腐朽分级的状态描述的量化指标(见表1,2013年版的表1);
l) 增加了“木构件虫蛀分级”及状态描述和量化指标(见表2);
m) 更改了木材缺陷的皮罗钉探针检测分级描述(见表3,2013年版的表2);
n) 更改了木材缺陷的阻力仪检测分级描述(见表4,2013年版的表3);
o) 增加了“木构件缺陷程度的应力波检测分级”(见7.5);
p) 增加了“同一部位或同一木构件的缺陷分级依据上述所有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见7.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慧典新材有限公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星霞、黄荣凤、安鑫、王晓欢、陈晓宁、陈粤、张育栋、李锦文、张厚江、杨淑燕、
谢启芳、张文革、葛浙东、张斌、王双永、方旋、王艳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LY/T2146—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LY/T2146—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古建筑木构件非破坏性检测
方法及腐朽分级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建筑木构件非破坏性检测的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结果计算和木构件缺陷分级。
本文件适用于古建筑木构件缺陷状况检测和缺陷分级,现代建筑木构件缺陷检测可参照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019—2009 木材防腐术语
GB/T28990—2012 古建筑木构件内部腐朽与弹性模量应力波无损检测规程
GB50005—2017 木结构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14019—2009、GB/T28990—2012和GB5000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木构件 woodencomponents
木结构建筑中可划分为最基本单位的木质件。
3.2
非破坏性检测 non-destructivetesting
在不破坏木材原有特性、受力状况和最终用途的情况下,对木材内部的腐朽、缺陷及物理力学性能
的检测。
3.3
探针检测 pinpenetrationtesting
在固定力作用下,将皮罗钉等微型探针打入木材内部,根据进针深度的变化判断木材缺陷程度的一
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注:检测结果采用相对值表示,即用缺陷部位木材的打入深度相对于无疵部位木材打入深度变化的百分比表示。
3.4
阻力仪检测 resistancetesting
将阻力仪微型探针钻入木材内部,根据探针前进时所遇到的阻力,判断木材的密度及内部腐朽、开
裂、结疤等缺陷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注:检测结果采用相对值表示,即用缺陷木材的阻力值相对于无疵木材阻力值变化的百分比表示。
1LY/T2146—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3.5
应力波检测 stresswavetesting
采用应力波检测仪,在不破坏木材的前提下,使木材产生应力波并在木材内部传播,通过测定应力
波的传播时间,经波速计算评估或进行矩阵变换和图像重构后,以二维图像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情况
的测定方法。
4 工具和仪器
4.1 锥子:长为200mm~300mm。
4.2 锤子:橡胶锤或木锤。
4.3 皮罗钉探针检测仪:钢针直径≤2.5mm,检测深度≤40mm。
4.4 阻力仪:探针轴直径≤1.5mm,探针针头直径≤3mm,检测深度≤1000mm。
4.5 应力波检测仪:仪器测定记录时间至少为微秒(μs)级。
4.6 卷尺:长为2m~10m,分度值为1mm。
4.7 木材含水率快速测定仪:接触式,精度±1%。
4.8 记号笔或粉笔。
5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5.1 目测、锥扎和敲击
5.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表层和浅层缺陷,通过目测和简易工具。表层指径向深度≤3mm,或深度占构件深度≤
3%;浅层指径向深度约为3mm~15mm,或深度占构件深度≤10%。
5.1.2 检测过程
5.1.2.1 目测
肉眼观察木构件的外部是否有腐朽、虫眼、裂纹等缺陷。
5.1.2.2 锥扎
对有腐朽和密集虫蛀迹象的部位用锥扎初步检测缺陷深度,测量缺陷部位,按照表1、表2对腐朽
和虫蛀进行初步缺陷分级和记录,测量并记录裂纹宽度、长度和深度。
5.1.2.3 敲击
用锤子轻轻敲击木构件(梁、柱等),初步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空洞等缺陷,如有明显的空鼓音则后
续选择合适的仪器重点检测。
5.1.2.4 木构件含水率测定
测定木构件含水率,记录在附录A的表A.1中。对缺陷部位拍照,记录检测时间。
5.2 皮罗钉探针检测法
5.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距离表面不大于40mm深度的木材缺陷检测。
2LY/T2146—2024
中国标准出版社
LY-T 2146-2024 古建筑木构件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及腐朽分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0:17: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