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HY CCS A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湾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Part 3:Bay 2024-09-13发布 202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HY/T 0455.3—2024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总体原则和要求 5 评估工作流程· 6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 7 评估内容。 8 评估方法 9 评估结论与建议· 10成果要求· 附录A(规范性) 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重点判定表· 附录B(规范性) 海湾生态修复补充调查要求一览表 10 附录C(规范性) 海湾生态修复生态类指标体系及指标评分表· 12 参考文献 I HY/T 045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HY/T0455《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HY/T0455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滩涂; 一第3部分:海湾。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温州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阳玉蓉、戴娟娟、方婧、吴耀建、李昌达、蔡灵、赖敏、王翠、姜尚、吾娟佳。 II HY/T 0455.3—2024 引言 为进一步规范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活动,促进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制定HY/T0455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HY/T0455是指导不同区域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工作的基础 性和通用性标准,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确立不同区域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及相 关要求。 一第2部分:滩涂。目的在于确立滩涂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一第3部分:海湾。目的在于确立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海岛。目的在于确立海岛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第5部分:河口。目的在于确立河口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IV HY/T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湾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调查、评估内容和成果要求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描述了相 应的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湾内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综合成效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4 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12763.10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710.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HY/T081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082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083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0455.1一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湾 bay 水域面积不小于以口门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且被陆地环绕的海域。 [来源:GB/T18190—2017,2.1.26] 41 总体原则和要求 4.1评估原则 按照HY/T0455.1—2024中4.1的规定执行。 1 HY/T0455.3-2024 4.2 评估重点 除应符合HY/T0455.12024中4.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3评估范围 除应符合HY/T0455.1一2024中4.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通常包括整个海湾; 涉及影响海湾外海洋生态敏感区时,需考虑海洋生态敏感区的结构、功能及主要保护对象合 理确定评估范围; c) 生态修复项目涉及多个不相连的组成部分时,分别确定评估范围; (p 评估范围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4.4评估时段 按照HY/T0455.1—2024中4.4的规定执行。 5评估工作流程 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工作流程包括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分析与评估、报告编制3个阶段,流程 见图 1。 资料搜与补充调查 资料收集与分析 现场踏勘 必要时补充调查 海湾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况分析 分析与详估 生态类指标分析 效益类指标分析 海湾生境 海湾生物生态 综合评估 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 报告编制 编制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报告 图1海湾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工作流程 2 HY/T 0455.3-2024 6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 6.1资料收集 收集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前后的资料,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a)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情况、效益类指标相关资料的收集按照HY/T0455.1一2024中6.2.1和 6.2.3的规定执行; b)海洋水动力环境收集评估范围内水动力调查资料,重点包括海湾潮流、水体交换率等相关 资料; c) 海洋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收集评估范围内水深、地形、地貌、岸滩冲淤情况、沉积物类型、海岸 线类型资料; d)海洋环境质量收集海湾内(重点是评估范围内)海洋环境质量资料; f)海洋生物资源收集海湾内(重点是评估范围内)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 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外来物种(含入侵物种)、重要经济物种等生 态要素的资料; g)海洋生态敏感区及其保护物种收集生态敏感区的基本情况、保护目标,保护物种的分布范围、 资源基、生活习性、保护要求,以及项目与海洋生态敏感区的关系等资料。 6.2现场踏勘 视化成效,项目周边岸线类型、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周边同期开展的海洋生态保护或修复项目基本情 况、项目验收情况、项目涉及的海洋生态敏感区基本情况。 6.2.2调查人员应通过照片、视频、文字、表格等方式记录现场踏勘情况。生态修复项自前后的照片、 视频等信息获取位置宜保持一致,并记录拍摄对象的位置和时间等信息。 6.3补充调查 6.3.1针对海湾生态修复项目预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在现有资料无法满足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制定 补充调查方案,开展调查、观测。 6.3.2宜选择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前的相同季节和相同站位。地形地貌相关数据的调查应选择相同 的比例尺和测线。 6.3.3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动力环境、海洋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海水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海洋生 物生态、海洋生态敏感区等。 6.3.4海洋水动力环境按照GB/T12763.2的规定执行;海洋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按照GB/T12763.10 GB17378.4的规定执行;海洋沉积物按照GB17378.5的规定执行;海洋生物生态按照GB/T12763.6 和GB17378.7的规定执行,其中,鸟类调查、观测按照HJ710.4的规定执行;海洋生态敏感区中红树 林、珊瑚礁、海章床、保护物种等的调查分别按照HY/T081、HY/T082、HY/T083、HJ19的规定 执行。 6.3.5海湾生态修复补充调查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pdf文档 HY-T 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海湾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Y-T 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海湾 第 1 页 HY-T 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海湾 第 2 页 HY-T 0455.3-2024 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海湾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9:02: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