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यѢྟఴ˝э
ICS71.040
CCSG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74—2023
工业脂肪酸及其盐和酯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industrial
fatty
acids
their
salts
and
esters
2023-12-11发布 202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HS/T
1—2022《海关标准编写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昌盛、张继东、谭智毅、张圆星、唐亚丹、高媛、张峰、孙逊。
ⅠHS/T74—2023̾ൣयѢྟఴ˝э
̾ൣयѢྟఴ˝э
工业脂肪酸及其盐和酯的测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脂肪酸、工业脂肪酸盐和工业脂肪酸酯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脂肪酸、工业脂肪酸盐中直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的测定,也适用于工业脂肪酸
甘油酯中直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的测定。
注:
其他脂肪酸及盐(如蓖麻油酸)、其他脂肪酸酯(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参照使用,但本文
件的使用者有责任确定本文件对于其他类型脂肪酸及盐、脂肪酸酯的适用性。
本文件规定了两种定量方法(内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在仲裁分析时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5687 动植物油脂 试样的制备
GB/T
26626 动植物油脂 水分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法(无吡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脂肪酸酯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和甲酯化,脂肪酸或脂肪酸盐不经皂化直接进行甲酯化,甲酯化方法可
选择三氟化硼法、硫酸-甲醇法或三甲基氢氧化硫(TMSH)法。生成的脂肪酸甲酯经气相色谱分析,采
用内标法或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内标法可获得试样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并可换
算为对应的脂肪酸含量。面积归一化法仅能获得试样中某个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 水:GB/T
6682,二级。
5.2 氢氧化钠。
5.3 正己烷:色谱纯。
5.4 氯化钠。
5.5 甲基叔丁基醚:纯度不低于99.0%。
1HS/T74—2023̾ൣयѢྟఴ˝э
5.6 硫酸:密度(ρ20)约1.84
g/mL,含量95.0%~98.0%。
5.7 甲醇:色谱纯。
5.8 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质量分数12%~15%,该试剂可在冰箱内保存2年。
5.9 三甲基氢氧化硫甲醇溶液:0.2
mol/L。4
℃时,该溶液在密闭试管内可保存2个月以上。
5.10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2%):取2
g氢氧化钠(5.2)溶解在100
mL甲醇(5.7)中,混匀。
5.11 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360
g氯化钠(5.4)溶解于1.0
L水(5.1)中,搅拌溶解,澄清备用。
5.12 硫酸甲醇溶液(0.5
mol/L):取2.7
mL硫酸(5.6),用甲醇(5.7)定容至100
mL。
5.13 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品:可根据待测样品选择适宜的标准品种类,常见的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
品名称及CAS号见附录A。
5.14 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取出适量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品(5.13)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用
正己烷(5.3)溶解并定容,分别得到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单标溶液,贮存于-10
℃以下冰箱,有效期3
个月。
5.15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标准品(C36H68O6,CAS号:13552-80-2)。
5.16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5.00
mg/mL):准确称取0.5
g(精确至0.1
mg)十一碳酸甘油三酯
标准品(5.15)至烧杯中,加入甲醇(5.7)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后用甲醇(5.7)定容,在冰箱中冷藏
可保存1个月。
注:
根据实际样品选择内标。如果样品中含有十一碳酸,可选择十三碳酸甘油三酯、十九碳酸甘油三酯、或二十三
碳酸甘油三酯作为内标。
5.17 载气:氦气或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体积分数)。
5.18 燃气:氢气,纯度不小于99.99%(体积分数)。
5.19 助燃气:空气。
5.20 沸石。
6 仪器设备
6.1 磨口烧瓶:50
mL或100
mL,具塞。
6.2 回流冷凝器:有效长度200
mm~300
mm,具有与磨口烧瓶(6.1)配合的磨口接头。
6.3 具塞试管:5
mL或10
mL。
6.4 移液管或移液器:1
mL、5
mL、10
mL。
6.5 容量瓶:10
mL、100
mL。
6.6 恒温水浴:控温范围40
℃~100
℃,控温±1
℃。
6.7 电子天平:感量0.1
mg。
6.8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6.9 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EI)电离源。
7 分析步骤
7.1 样品的准备
按照GB/T
15687制备样品。
7.2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7.2.1 内标法
称取均匀试样0.1
g(精确至0.1
mg)至磨口烧瓶中,使用移液管或移液器准确加入3
mL十一碳
2HS/T74—2023̾ൣयѢྟఴ˝э
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5.16)。向磨口烧瓶中加入4
mL~6
m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5.10),放入几粒沸
石(5.20),接上回流冷凝器。在80
℃±1
℃水浴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每30
s~60
s缓慢摇动磨口烧
瓶,以防止氢氧化钠形成固态附着在瓶壁上。回流过程通常需要5
min~10
min,有些情况可能会更
长。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回流冷凝器顶部加入7
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5.8)于沸腾的溶液里。在
80
℃±1
℃水浴上煮沸3
min,从回流冷凝器顶部加入3
mL正己烷(5.3)于沸腾的溶液里。取下回流
冷凝器,拿出磨口烧瓶,立即加入2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5.11)。塞住磨口烧瓶,剧烈振摇至少15
s。
继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5.11)至磨口烧瓶颈部,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己烷溶液按7.3步骤进行气
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
7.2.2 面积归一化法
7.2.2.1 三氟化硼法
7.2.2.1.1 称取均匀试样0.1
g(精确至0.1
mg)至磨口烧瓶中。脂肪酸酯从7.2.2.1.2开始进行,脂
肪酸或脂肪酸盐从7.2.2.1.3开始进行。
7.2.2.1.2 向磨口烧瓶中加入4
mL~6
m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5.10),放入几粒沸石(5.20),接上回
流冷凝器。在80
℃±1
℃水浴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每30
s~60
s缓慢摇动磨口烧瓶,以防止氢氧化
钠形成固态附着在瓶壁上。回流过程通常需要5
min~10
min,有些情况可能会更长。用移液管或移
液器从回流冷凝器顶部加入7
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5.8)于沸腾的溶液里。然后按照7.2.2.1.4步
骤执行。
注: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在回流前,迅速向磨口烧瓶中导入几分钟干燥氮气将空气排掉。
7.2.2.1.3 向磨口烧瓶中加入7
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5.8),放入几粒沸石(5.20),接上回流冷凝
器。然后按照7.2.2.1.4步骤执行。
7.2.2.1.4 在80
℃±1
℃水浴上煮沸3
min,从回流冷凝器顶部加入3
mL正己烷(5.3)于沸腾的溶
液里。取下回流冷凝器,拿出磨口烧瓶,立即加入2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5.11)。塞住磨口烧瓶,剧烈
振摇至少15
s。继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5.11)至磨口烧瓶颈部,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己烷溶液按
7.3步骤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7.2.2.2 硫酸-甲醇法
7.2.2.2.1 称取均匀试样0.1
g(精确至0.1
mg)至磨口烧瓶中,脂肪酸酯从7.2.2.2.2开始进行,脂
肪酸及脂肪酸盐从7.2.2.2.3开始进行。
7.2.2.2.2 向磨口烧瓶中加入4
mL~6
m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5.10),放入几粒沸石(5.20),接上回
流冷凝器。在80
℃±1
℃水浴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每30
s~60
s缓慢摇动磨口烧瓶,以防止氢氧化
钠形成固态附着在瓶壁上。回流过程通常需要5
min~10
min,有些情况可能会更长。用移液管或移
液器从回流冷凝器顶部加入10
mL硫酸甲醇溶液(5.12)于沸腾的溶液里。然后按照7.2.2.2.4步骤
执行。
7.2.2.2.3 向磨口烧瓶中加入10
mL硫酸甲醇溶液(5.12),放入几粒沸石(5.20),接上回流冷凝器。
然后按照7.2.2.2.4步骤
HS-T 74-2023 工业脂肪酸及其盐和酯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8:53: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