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HB 8662-2022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crashworthiness test of civil airplane 2022-04-2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ICS 49.020 V 36 HB 8662-202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 军、刘小川、孙 巍、刘秦智。 HB 8662-2022 1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体结构适坠性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试验方法、试验数 据采集与处理、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估及试验报告编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运输类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其他飞机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CAR-25- R4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第 25 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适坠性 crashworthiness 飞机在发生坠撞时通过结构的变形、发动机和起落架等的应急断离保护机上人员不受致命伤害,同 时客舱变形程度能够保证飞机上的应急撤离设施不失效,并为机上人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的能力。 3.2 仿真假人 artificial test dummy (ATD) 试验过程中模拟飞机乘员的人体模型。 3.3 撞击角度 impact angle 试验件运动方向与撞击台面法向的夹角。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TD—— artificial test dummy ,仿真假人; HIC—— head injury criteria ,头部伤害判据。 5 一般要求 5.1 试验目的 通过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达到以下目的: a) 考核飞机机体结构的抗坠撞能力; b) 为验证飞机结构是否满足适坠性要求提供试验依据; HB 8662-2022 2 c) 为飞机结构适坠性设计及完善提供验证数据; d) 对飞机结构适坠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5.2 试验任务书 试验任务书由试验委托方提出。试验任务书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名称; b) 试验目的; c) 试验考核部位; d) 试验项目; e) 试验件及边界条件; f) 试验件姿态、坠撞速度和加速度控制波形; g) 试验测试要求和测量点布置等。 5.3 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由试验承担方依据试验任务书及适航要求编制,经试验委托方认可,适航验证试验大纲还 需局方批准。试验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名称; b) 试验目的; c) 试验依据; d) 试验项目; e) 试验件技术状态; f) 撞击试验方法、测试方法、检测方法和适坠性评估方法; g) 试验步骤; h) 试验设备清单及校验批准说明,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i) 试验安全保护及质量保证措施; j) 试验现场重大问题的处理原则与预案; k) 试验报告等。 5.4 试验件及支持结构 5.4.1 试验件 试验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研发试验:试验件是符合试验件生产图样和专用技术要求的合格试件; b) 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试验件符合试验任务书要求, 经检验合格, 并经过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 5.4.2 试验夹具 试验夹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便于试验件的安装、调整,撞击过程中不干涉试验件变形,夹具对试件边界条件影响最小; b) 垂直坠撞试验夹具具备试验件悬挂及姿态调整功能,防止碰撞试验件; c) 水平冲击试验夹具具有足够刚度,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影响试验的有害变形。 5.5 试验设备 试验的主要设备包括: a) 测力平台:用于测试撞击力,误差小于 1 %,测力平台最大量程不应超过实际撞击力的 20 %; 台面的特性根据飞机着陆的地面决定。 HB 8662-2022 3b) 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件提升高度,误差小于 1 %。 c) 全站仪:用于测量垂直坠撞试验中试验件提升高度及试验件姿态角,距离测量误差小于 1 mm, 角度测量误差小于 2 ″。 d) 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试验件上的数据采集设备应有抗 100 g/100ms过载的能力,用于采集仿 真假人内部传感器数据以及试验件的应变和加速度等。测试采样率不低于 100 kHz,误差小于 1%。 e) 提升/释放系统:用于提升、释放试验件,提升高度误差小于 5 mm。 f) 水平冲击试验台:用于飞机结构水平冲击试验的设备,应能实现速率变化至少 13 .4m/s,且最 大负加速度必须在撞击后 0 .09s内出现,并且必须至少达到 16 .0g的工况。 g) 高速摄像机:垂直坠撞试验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试验过程中试验件前后、左右及试验 件内部情况,记录撞击的全过程。水平冲击试验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试验件左侧或右 侧及试验件内部情况,记录撞击的全过程。高速摄像机应置于有利于清晰拍摄的位置。 h) 仿真假人:试验过程中模拟飞机乘员的人体模型应满足 CCAR25.562 b)的要求。使用一定数 量带传感器的仿真假人,记录试验过程中人体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力和位移等数据。 i) 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检测试验的风速、湿度及温度。 5.6 试验环境 试验的环境应符合飞机型号设计规范,或由试验任务书规定。 如果在室外开展试验,应评估环境因素对试验的影响,一般要求当地风速不大于 1 .5m/s,湿度不大 于90 %。 5.7 试验委托方提供的技术文件 试验前,委托方应根据合同要求,向试验承担方提供所需的配套技术文件及模型等。 6 详细要求 6.1 试验项目 依据 CCAR25中应急着陆25 .561总则及25 .562应急着陆动力要求, 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项目包括: a) 垂直坠撞试验:采用自由落体方式,将试验件从要求高度投放,撞击试验件,测试试验件响应; b) 水平冲击试验:将试验件安装在结构水平滑车台上,设置所需冲击曲线,发射滑车台进行冲击 验证。 6.2 试验程序 飞机结构坠撞试验应在试验前对试验件进扫频试验。 垂直坠撞试验和水平冲击试验按照各自程序进 行,两种试验的假人安装步骤一致。 飞机结构垂直坠撞试流程如图 1 所示。 飞机结构水平冲击试验程序如图 2所示。 6.3 假人安装步骤 如需安装仿真假人,其安装步骤如下: a) 仿真假人应穿棉质的短袖、短裤及鞋子,衣服的颜色应与安全带颜色有所区别; b) 仿真假人安放在座椅的中心; c) 仿真假人的双手放置在大腿上; d) 用安全带将仿真假人系留在座椅上; HB 8662-2022 4 e) 头部和脸部应涂抹适当的染色剂(纸胶带及不同颜色的油性颜料), 用于确定标记头部撞击到座 椅或前方固件的位置。 图 1 飞机结构垂直坠撞试验流程 图 2 飞机结构水平冲击试验流程 6.4 试验方法 6.4.1 垂直坠撞试验 垂直坠撞试验采用自由落体方式,试验件由起吊装置提升至规定高度,调整其姿态使其对准撞击平 台中心区域;在确认试件高度和姿态无误后,试件由快速释放锁释放,自由跌落以 90 ˚ 撞击角度撞击测HB 8662-2022 5力平台。 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根据试验大纲要求进行行李舱内的货物(用沙袋等替代)质量分配及配平,质量误差小于 3 %; b) 试验件提升高度与大纲要求高度误差小于 5 mm; c) 试验件投放试验姿态与大纲要求一致,各个方向角度误差小于 1 ˚。 6.4.2 水平冲击试验 水平冲击试验设施由滑车台、加速装置、缓冲装置、相应的滑轨以及测试装置等组成。试验件固定 安装在滑车台面,通过滑车台的控制设备,沿试验方向给滑车台施加规定的加速度波形,形成需要的冲 击波形,完成水平冲击试验。 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为了同时满足加速度、时间及速度变化量的要求,首先进行预备性试验,通过初速度、缓冲器 的调节,使加速度与时间的波形呈等腰三角形; b) 加速度波形精度误差小于 10 %。 6.5 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试验中如遇异常情况,应中断试验,关闭气源供气系统,释放推动气体,必要时应拆除试验件。对 于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在排除故障并经局方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试验。 7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试验应采集的数据包括: a) 结构垂直撞击测力平台瞬间的空间姿态;

.pdf文档 HB 8662-2022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B 8662-2022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第 1 页 HB 8662-2022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第 2 页 HB 8662-2022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试验通用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8:38: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