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5.030 GM CCS L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 GM/T 01302023 基于 SM2算法的无证书及 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Certificateless and implicit-certificate-based public key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SM2 algorithms 2023-12-04 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 0130—2023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符号 4.1 4.2 缩略语 机制参数和辅助函数 5 5.1 概述 5.2 椭圆曲线系统参数 5.3 辅助函数 5.4 用户标识信息 密钥生成机制及流程 6 6.1 主密钥生成机制 用户密钥对生成机制 6.2 6.3 用户密钥对生成流程 用户密钥对校验机制 6.4 6.5 用户密钥对校验流程 数字签名机制 7.1 数字签名的生成机制 7.2 数字签名的验证机制 8公钥加密机制 8.1加密机制 8.2解密机制 附录A(资料性) 机制数据示例 附录B(资料性) 机制在隐式证书应用中的应用示例 15 附录C(资料性)机制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中的应用示例 18 附录D(资料性) 密钥生成中心用户密钥的确定性生成方法 21 参考文献 22 GM/T 0130—2023 前言 起草。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 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脉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中国测绘 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格尔软 件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安网脉(北京)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联 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三未信安科技股 全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博雅中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问天量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朝辉、万兆泽、刘建行、陈雪鸿、赵万里、翟峰、汪宗斌、冯梅、王冲华、袁峰、 李志虎、马照亭、刘奇旭、谭儒、徐国爱、张永强、郑强、李峰、郑丽娟、王妮娜、张金池、陈中林、周光涛、 巩军、邵学彬、邓宇、徐晖、沈天珺、于润东、田野、李增欣、但波、熊开新、张渊、车业蒙、王首媛、王亮、 李冰、金添、郭忠泉、浦雨三、李雪雁、刘会议 II GM/T 0130—2023 引言 Al-Riyami 和Paterson 在2003年提出无证书公钥密码(Certificateless-Public Key Cryptography)。 无证书公钥系统不依赖数字证书验证用户的标识和公钥绑定关系的真实性并且密钥生成中心不具有密 钥委托功能。扩展后的无证书公钥密码模型和安全定义允许基于标准公钥密码算法构造无证书公钥 机制。 计算得出证书拥有者的公钥。 本文件描述基于SM2算法构造的无证书公钥机制和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与第 6章、第 7章相关的 ZL 2017 10792638.7 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 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 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兴路海纳百川B座16楼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IV GM/T 0130—2023 基于 SM2 算法的无证书及 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包括密钥生成与校验机制、数字签名机 制、公钥加密机制。 本文件规定的数字签名机制适用于商用密码应用中的数字签名和验证,加密机制适用于商用密码 应用中的消息加解密。本文件规定的机制特别适合带宽和计算资源受限的应用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32918.1一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 GB/T32918.2—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2部分:数字签名算法 GB/T 32918.4一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4部分:公钥加密算法 GB/T 32918.5一2017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5部分:参数定义 GB/T 32905信息安全技术SM3密码杂凑算法 GB/T 32915 5信息安全技术二元序列随机性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 32918.1、GB/T 32918.2、GB/T 3291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密钥生成中心key generation center;KGC 负责选择椭圆曲线系统参数、生成主密钥并产生用户部分私钥和声明公钥的可信机构, 3.2 标识identity 由实体无法否认的信息组成,如实体的可识别名称、电子邮箱、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街道地址 等,可唯一确定一个实体身份的信息。 标识可进一步包括其他辅助信息,如标识用途、标识有效期等。 注:[来源:GB/T38635.1—2020,3.1] 3.3 主密钥master key 公开,系统主私钥由 KGC秘密保存。 3.4 用户的声明公钥‧user's claimed public key 用于与椭圆曲线系统参数、系统主公钥、用户的标识一起计算用户实际公钥的公开值。 注:用户的声明公钥在隐式证书中也称为公钥还原数据 1

.pdf文档 GM-T 0130-2023 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M-T 0130-2023 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第 1 页 GM-T 0130-2023 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第 2 页 GM-T 0130-2023 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及隐式证书公钥机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8:29: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