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31 GH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供销合作行 业 标 准 GH/T 1438—2023 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dustria cultivation of bag -planted Pleurotus eryngii 2023 - 09 - 13发布 2024 - 03 - 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438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 用菌研究所、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丽红、郑蔚然、孙达锋、叶长文、褚田芬、邰丽梅、袁滨、柯丽娜、叶晓星、 吴应淼、杨月其、李官平、杨莹、陈炎腾、董娇、洪建林、胡建平。 GH/T 1438—2023 1 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选址和布局、 设施设备、 原辅材料、 菌种、 栽培管理、 采收、 病虫害防治、 包装贮运、菌渣处理、档案 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0463 玉米粉 GB/T 13382 食用大豆粕 JC/T 619 石灰术语 NY/T 119 饲料原料 小麦麸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枝条菌种 stick spawn 用直径7 mm~10 mm,长120 mm~165 mm的杨木等软质木条为主料,以木屑、麸皮为辅料,混合制 成的固态基质菌种 。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纯菌丝体连同固体培养基质,一起培养获得的食用菌菌种 。 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用液体培养基,通过深层培养 (液体发酵 )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食用菌菌种 。 4 选址和布局 选址 应选择环境清洁、有饮用水源、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 200 m、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的场所,其 生产环境应符合 NY/T 2375 的要求。 厂房布局 GH/T 1438 —2023 2 应根据生产规模、 栽培模式以及不同功能区等要求, 建设相配套的厂房, 合理布局厂区各功能区块, 原材料库、配拌料车间、菌种生产区、装袋区、灭菌车间、冷却区、净化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房、包 装车间、菌渣处理车间等,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应严格分开与隔离,并配备消防、废水回收利用等设施 。 5 设施设备 原材料库 应建在地势高处,地面应硬化,防尘防潮,防虫防鼠,并配有称量、物料周转、通风等设施设备 。 配拌料车间 场地平整、空间充足、水电方便,应配备粉碎机、过筛机、称重机、拌料机、铲车、传送带等设备 。 装袋区 配置与生产规模匹配的装袋机、灭菌架等,与配拌料区及灭菌区相连 。 灭菌车间 配置高压灭菌设备,排湿散热通畅、进出料方便,与冷却区相通 。 冷却区 包括预冷区和强冷区。预冷区应洁净、防尘、易散热,保持正压风。强冷区域应根据日生产规模配 置制冷机组,一般 1万袋宜配置 42 kw/h~55 kw/h。 净化接种区 5.6.1 由缓冲间和接 种室构成,配置相应的温控、空气净化、消毒等设备设施,配备风淋室、无尘工 作服(帽)、工作靴(鞋)或防污染鞋套 。 5.6.2 接种区净化等级应达到万级,接种室净化等级达到千级,层流罩下区间净化等级达到百级 。 5.6.3 根据生产规模和接种方式配置相应的接种机或接种设备 。 培养室 5.7.1 应环境清洁,有防虫防鼠设施设备等。应配备温控、湿控、通风换气等设备。一般 1万袋容量 的培养室宜配备 17 kw/h 的制冷机组 。 5.7.2 层架式培养,培养室适宜面积 45 m2~65 m2,空调风机或进气扇风不可直接对着菌包吹,层架 最高处应低于空调风机和进气扇口 10 cm~15 cm,层架不超过 10层,层间距 40 cm~45 cm。 5.7.3 堆叠式培养,培养室适宜面积 400 m2~1000 m2,房高5.5 m~6.0 m,室内应留 1 m通道,堆叠 式培养以两层为宜,每层高度 8袋~10袋,顶层距屋顶 150 cm~180 cm。 出菇房 5.8.1 应配备控温、加湿、通风和光照等设备。 1万袋容量的出菇室宜配备 34 kw/h~55 kw/h的制冷 机组。 5.8.2 采用网格式出菇的设置 18层~19层;双列木框式出菇的设置 5层~6层。两种模式最底层距离 地面15 cm~20 cm。 6 原辅材料 主料 6.1.1 主料包括但不限于木屑、玉米芯、甘蔗渣 。 6.1.2 木屑应选择适合杏鲍菇生长的阔叶树种的杂木屑,如桉树、杨树、栎树等,以软质树种的木屑 为宜,木屑颗粒粒径在 2 mm~3 mm,使用前需经过 90 d以上喷淋堆积处理。不应选用针叶类的树种 。 6.1.3 玉米芯要求新鲜、无霉变,呈黄白色,无叶子,杂质少,含水量不高于 14%,粒径在 8 mm以内。 使用前需经过 4 h~6 h 预湿,以玉米芯泡透为准, pH值应大于 6。 GH/T 1438 —2023 3 6.1.4 甘蔗渣要求颜色正常,无虫、无异味、无霉变。新鲜甘蔗渣需经过加水堆积 180 d以上,使用 前需经过打散处理 。 辅料 6.2.1 辅料包括但不限于 麸皮、豆粕粉、玉米粉、轻质碳酸钙、石膏、石灰 。 6.2.2 麸皮应符合 NY/T 119 的要求;豆粕粉应符合 GB/T 13382 的要求;玉米粉应符合 GB/T 10463 的 要求;石膏应符合 GB/T 5483 的要求;石灰应符合 JC/T 619 的要求。 6.2.3 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 7 菌种 应选用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认定(审定、鉴定、登记)或者经过适应性试验的品种,菌种生产应按 照NY/T 528 的规定执行。商品菌种应来自具有资质的菌种生产经营者 。 8 栽培管理 栽培工艺流程 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 菇管理→采收→包装贮运→菌渣处理 。 培养料推荐配方 8.2.1 木屑20%,玉米芯 20%,甘蔗渣 20%,麸皮18%,玉米粉 10%,豆粕粉 10%,石灰1%,轻质碳酸 钙1%。 8.2.2 桉树木屑 22.2%,玉米芯34.5%,甘蔗渣 12.3%,麸皮15%,豆粕粉 7.5%,玉米粉 7.5%,石灰 0.5%,轻质碳酸钙 0.5%。 制袋 8.3.1 备料、拌料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各种原、辅材料,用拌料机将原辅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水调整物 料的含水量,含水量以 66%~68%为宜,灭菌前 pH值8~9。 8.3.2 装袋 采用对折口径 17 cm~19 cm×36 cm×0.005 cm 的聚丙烯塑料袋,采用装袋机装袋,松紧适度、上 紧下松,装好后每袋重 1.2 kg~1.5 kg,高18 cm~20 cm,中间打穴或预埋塑料打孔棒。套上套环,塞 上棉花塞或通气的专用塑料盖封口。或采用自动套环、自动扣盖的装袋机。装袋后的栽培袋置于周转灭 菌小车上,移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 灭菌 8.4.1 从拌料到入锅灭菌应控制 4 h以内。灭菌后培养料 pH值6~6.5。 8.4.2 采用全自动灭菌锅灭菌,推荐灭菌流程 : a) 当锅内冷空气排尽后,升温至 90 ℃时保温 40 min后,继续升温至 110 ℃,再保温 40 min, 继续升温至 121 ℃~123 ℃,保温保压 150 min,再焖锅 30 min~60 min; b) 当锅内冷空气排尽后,升温至 105 ℃时保温 60 min后,继续升温至 115 ℃,再保温 20 min, 继续升温至 121 ℃~123 ℃,保温保压 150 min,再焖锅 30 min~60 min。 冷却 灭菌后将栽培袋移入已净化处理的预冷区进行预冷,至包芯温度降至约 50 ℃后,再移入强冷区进 行打冷处理,待包芯温度降至 25 ℃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 。 接种 8.6.1 接种前准备 GH/T 1438 —2023 4 8.6.1.1 将栽培袋和接种匙(枪)、酒精棉等接种工具移入净化接种车间 。 8.6.1.2 固体菌种使用前,应对菌种瓶进行表面消毒,并在无菌条件下挖弃表层 1 cm~2 cm老菌块后 备用。 8.6.1.3 接种前4 h~5 h开启接种室的
GH-T 1438-2023 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8:04:5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60.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5541 2016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Fire resistance of non-metallic hose assemblies and non-metallic compensators — Requirements for the test bench.pdf
ISO 15372 2000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Inflatable rescue boats — Coated fabrics for inflatable chambers.pdf
ISO 6245 2001 Petroleum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ash.pdf
ISO 1776-1985Glass. Resistance to attack by hydrochloric acid at 100 degrees celsius. Flame emission.pdf
ISO 13061-8 2022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Test methods for small clear wood specimens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ultimate strength in shearing parallel to grain.pdf
ISO 9182-2 2023 Tools for pressing — Guide pillars — Part 2 Type A, straight pillars.pdf
ISO-TR 11826 2024 Ophthalmic optics Spectacle lenses Asp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properties and reference markings.pdf
ISO IEC TR 24766 200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Guide for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ool capabilities.pdf
ISO IEC 19757-2 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ocument Schema Definition Langu.pdf
ISO IEC 14492 201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Lossy lossless coding of bi-level images.pdf
GB-T 21436-2008 汽车泊车测距警示装置.pdf
GB-T 78-2007 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pdf
GB-T 17455-2008 无损检测 表面检测的金相复型技术.pdf
GB-T 8426-199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色牢度 日光.pdf
GB-T 18688-2012 农业灌溉设备 灌溉阀的压力损失 试验方法.pdf
GB-T 24956-2010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柱设计和操作限度的推荐作法.pdf
GB-T 19110-2011 缩微摄影技术 检查轮转式缩微摄影机系统性能用的测试标板.pdf
GB-T 9074.18-2017 自攻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pdf
GB-T 18839.1-200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方法 总则.pdf
GB-T 18657.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4篇 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60.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