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240.30 CCS K5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721—202X 代替 DL/T 721 —2013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rminal unit of d istribution automation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T 721—202X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技术要求 ................................ ................................ ............ 2 5 试验方法 ................................ ................................ ........... 12 6 检验规则 ................................ ................................ ........... 15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15 附录A(规范性)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 ..................... 16 DL/T 721—202X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L/T 721 —2013《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与 DL/T 721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 1章,2013年版的第 1章); b)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章,2013年版的第 2章); c) 更改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 3章,2013年版的第 3章); d) 删除了配电自动化子站、 配电变压器终端相关内容 (见2013年版的3.4、3.5、4.4.2.4和4.4.3); e) 更改了电源要求的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功率 消耗等技术指标要求 (见 4.2,2013年版的4.2); f) 更改了结构要求,增加了外观结构、接口及二次回路要求(见 4.3,2013年版的4.3); g) 增加了通信与协议要求(见 4.4); h) 更改了功能要求,按照测量与控制、故障检测与处理、设备诊断与维护、后备电源管理、安全 防护进行分类规定(见 4.5,2013年版的4.4); i) 更改了基本性能要求, 增加了交流工频模拟量输入标称值、 故障处理性能、 信息响应时间等 (见 4.6,2013年版的4.5); j) 更改了电磁兼容性能的引用标准和表述形式(见 4.8,2013年版的4.7); k) 更改了检验规则的引用标准和表述形式(见第 6章,2013年版的第 6章); l) 更改了配电终端的后备电源存储条件(见第 7章,2013年版的第 7章); m) 更改附录A为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 n) 删除了DL/T 721 —2013的附录B、C、D和E。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配网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NEA/TC 42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 瑞集团有限公司、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数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兴汇电力科技 有限公司、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常凯、关石磊、尹惠、宁昕、王金宇、梁英、刘日亮、孙勇、宋晓辉、古凌 云、张波、朱中华、吕立平、赵成、 张鹏平、白雪峰、张海鹏,王献锐、蔡月明、詹植振、李永岗、张 征凯、朱胜龙、周勐、孙建东、于佳妮、刘林、肖泽龙、甘兴林、辛晓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0年首次发布为 DL/T 721 —2000,2013年第一次修订 ;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L/T 721—202X 1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 10 kV(6 kV、20 kV)配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生产、采购、检测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内容通过文中 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T 5095 (所有部分)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3729 —201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598.2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4部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 (COMTRADE) 通用格式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27000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637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DL/T 860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1406 —2015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DL/T 1529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DL/T 1910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 DL/T 1936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导则 NB/T 42083 —2016 电力系统用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安全运行使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L/T 721—202X 2 DL/T 1406—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自动化终端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安装在10 kV(6 kV、20 kV)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与控制单元的总称,具备数据采集、控制、故 障处理和通信等功能,主要包括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 3.2 馈线终端 feeder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 配电自动化终端 。 3.3 站所终端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等处的 配电自动化终端 。按照布置方式 ,站所终 端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 3.4 馈线自动化 feeder 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 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配电线路故障, 实现故障定位、 隔离, 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来源:

.pdf文档 DL-T 721-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L-T 721-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第 1 页 DL-T 721-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第 2 页 DL-T 721-2024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7:32: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