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 B 16 0B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wheat snow rot (mildew) 2024-07-11发布 2024-09-10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5/T 48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芦屹、王惠卿、高海峰、李广阔、魏新政、沈煜洋、张莉、高建诚、李克梅、 张煜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57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 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991-2878226;传真:0991-2878226;邮编:8300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91-2817197;传真:0991-2311250;邮编:830004 DB65/T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策略和主要防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疆冬小麦种植区范围内小麦雪腐雪霉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雪腐雪霉病wheat snowrot(mildew) 又名雪霉叶枯病、雪腐叶枯病,是由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Ces.ex Sacc.)W.Gams &E.Mul1)、爱达荷核瑚菌(TyphulaidahoensisRemsb.)、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Lasch exFr.)等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危害小麦幼苗的病害。 注:通常表现两种症状类型(参见附录A、附录B)。 4防治策略 以轮作倒茬、种植抗(耐)病品种为基础,种子处理和适期播种为关键,通过合理耕作栽培和防治 措施,改善农田微环境,培育壮苗,提高小麦自身抵御侵染能力的综合控病策略。 5主要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 5.1.1轮作倒茬 实行和非寄主作物轮作,如小麦与玉米、油料、豆类、甜菜、亚麻等作物轮作,打破致病菌侵染循 环,减少土壤带菌量。 5.1.2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择抗(耐)病、冻性强的冬小麦品种,保障小麦抵抗病害,安全越冬。 5.1.3栽培和耕作管理 1 DB65/T 48132024 伏耕灭茬,施足底肥,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做到播 前土壤达到“齐、平、松、碎、净、”的要求;适期播种,促进麦苗根系生长发育,一般年份播种期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特殊年份稍有提前或推后;早春融雪后及时追肥,提高地温,加快麦苗返青分 葉。 5.2化学防治 5.2.1种子处理 冬小麦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每100kg种子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mL 或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150mL拌种或选择相适应的农药产品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参见附录C), 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为害。农药使用方法应按照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 5.2.2药剂防治 在小麦雪腐雪霉病多发重发区域(地块),在第1次降雪前10d~15d,可选用多菌灵、三唑酮等 药剂防治,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农药使用方法应按照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 DB65/T4813—2024 附录A (资料性) 小麦雪腐雪霉病症状 A.1小麦雪腐病 在病株上,可明显看到在绿色或枯死的植株各部,以及附近的地面上,有生长旺盛的白色或灰白色 的菌丝。同时,可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雪消后,菌丝见光,产生红色的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座, 使外观带有淡红色霉层,因此,把这种情况叫红色雪腐病(或称红色雪霉病),其主要致病菌为雪腐格 氏霉(Gerlachia nivalis(Ces.exSacc.)W.Gams&E.Mull)。红色雪腐病的病叶有韧性,不破 裂,失绿或干枯的叶片一直连接在病株上。另一种是病害常在地上部分病组织和地下根部产生黑色或褐 色菌核,因此,把这种症状的病害叫黑点雪腐病(或称黑点雪霉病)。不同病原菌为害部位和症状有所 差别。其中肉孢核瑚菌(TyphulaincarnataLaschexFr.)为害近地面部分的根和根颈,使早春麦苗 衰弱,也为害叶鞘和叶基部分,发生灰白色松软菌丝体,形成茶褐色或黑色菌核。菌核较大,多为球形 或不规则形。菌核除发生于地上部分病组织的腐烂部分,也发生于地下有病的根部,病株常萎伏地面枯 死。此病在新疆北部有发生,严重时,病株死亡率可达50%。此病不仅发生于深层覆雪下,在没有雪时 也可发生。爱达荷核瑚菌(TyphulaidahoensisRemsb.)所致病害,在枯死叶片和叶基组织上散生针 头状的小菌核,病叶极易破裂。积雪融化后,在病株邻近的土面上常有一层很薄的灰白色菌丝体。以上 两种不同症状的病害是由两类不同的真菌造成的。 受害病株分节未死亡的小麦均能恢复正常,存活下来的植株照常结籽。如果分藻节受害死亡,病 株也跟着死亡。小麦受害后能否恢复,与雪消时的气候关系很大。干暖的气候条件适于病株恢复;在冷 湿的气候条件下,由于病菌进一步发展,病情加重,对病株恢复不利。 在发生雪腐病的地区,易发生冻害。两者的区别除根据有无病征外,可根据积雪的情况予以判断。· 雪腐病均发生在积雪时间长、积雪厚的年份,这样的年份不发生冻害。在同一年份,积雪时间长、积雪 厚的地方易发生雪腐病;积雪时间短、积雪薄,甚至不积雪的地方易发生冻害。 A.2小麦雪霉叶枯病 小麦雪霉叶枯病是由雪腐格氏霉(Gerlachianivalis(Ces.ex Sacc.)W.Gams&E.Mull)侵 染小麦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从萌芽期到成熟前麦株均可受害,产生芽腐、苗枯、基腐、鞘腐、叶枯和穗 腐等多种症状。其中以成株叶枯和鞘腐特征最鲜明,危害也最重。 A.2.1芽腐和苗枯 种子萌发后,胚根、胚根鞘和胚芽鞘腐烂变色。胚根数目减少,根长变短。胚芽鞘上产生长条形或 长圆形黑褐色病斑,严重者胚芽鞘全部呈黑褐色腐烂,表面生白色菌丝。在出土前或出土后生长点均可 烂死,幼芽水渍状溃散。病苗基部叶鞘变褐坏死,坏死部向叶片基部扩展,致使整个叶片褐腐或变黄枯 死。病苗生长衰弱,根短,不发达,根数减少,苗高降低,第一叶和第二叶明显缩短。重病幼苗植株水 渍状,变褐死亡。枯死苗倒伏,表面生白色菌丝层,有时呈污红色。 A.2.2基腐和鞘腐 麦株拔节后,发病部逐渐上移,产生基腐和鞘腐。抽穗前,多数病株基部1节~2节的叶鞘变褐腐烂。 叶鞘枯死后色泽逐渐淡化,由深褐色变为枯黄色,与病叶鞘相连叶片也变褐枯死。有时病部的茎秆上产 生暗褐色稍凹陷的长条形病斑。抽穗后,植株上部叶鞘陆续发病,此时基部病鞘上出现子囊壳。上部叶 3

.pdf文档 DB65-T 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T 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 1 页 DB65-T 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 2 页 DB65-T 4813-2024 小麦雪腐雪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4:35: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