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 DB 64/T 2102—2024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Biomass model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to carbon accounti ng for larch forest 2024 - 11 - 19发布 2025 - 02 - 1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 64/T 2102— 2024 1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 回族自治区 林业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 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宁夏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立明、陈健、徐志鹏、夏朝宗、白降丽、杨健、丁万全、赵金成、陈林、曹 晔、李帆、李亚娟、李庆波、余海燕、高明、任佳、田娜玲、黄翔、安天宇、郑芊卉、刘杰、常翠英、杨昊鹏、马文静。 DB 64/T 2102— 2024 1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落叶松林分碳储量、 立木生物量模型、乔木层林下碳 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 根 茎比和含碳率的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落叶松生物量与碳储量的计量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2258 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术规程 LY/T 2654 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 -落叶松 LY/T 3253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LY/T 3253- 2021、CCER-14-001-V01 和LY/T 2654-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蓄积量 forest stock volume 森林中现存的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 生物量 biomass 地上生物质和地下生物质总的干物质质量。 [来源:CCER-14-001-V01,4.13] 地上生物量 above-ground biomass 土壤层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植被所有活体的生物量, 包括干、 枝、 皮、种子、 花、果和叶及草本植物。 [来源:LY/T 3253-2021 ,3.2.17] 地下生物量 below-ground biomass 所有活根的生物量, 通常不包括难以从土壤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的细根 (直径≤ 2.0 mm)。 [来源:来源:LY/T 3253 -2021,3.2.18] 枯落物 litter 土壤层以上,直径小于≤ 5.0cm、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 从地下生物量中区分出来的细根。 [来源:LY/T 3253-2021 ,3.2.20] DB 64/T 2102— 2024 2 枯死木 dead wood 枯落物以外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枯立木、枯倒木以及直径≥ 5.0 cm 的枯枝、死 根和树桩。 [来源:LY/T 3253-2021 ,3.2.19] 碳储量 carbon stock 一个库中碳的数量,单位:吨碳(tC )。 [来源:LY/T 3253-2021 ,3.2.33] 含碳率 carbon fraction 林木生物量中的有机碳占干物质总量的比值( %)。 根茎比 root-to -shoot ratio 林木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用 RSR表示。依据该参数可由地上生物量推算地下生物量,从 而得到全树 生物量。当根茎比不为常数,随林木胸径 D和树高H等变化时,将根茎比与林木胸径和树 高等 之间的关系称为根茎比函数。 [来源:LY/T 2654-2016 ,3.3] 4 林分碳储量模型 蓄积量-碳储量模型构建 落叶松分起源和龄组的蓄积量- 碳储量模型如下: 𝑇𝑇𝐶𝐶𝑖𝑖=𝑎𝑎𝑗𝑗·V𝑖𝑖𝑏𝑏jm+𝜀𝜀····································································· (1) 式中: TC i:落叶松第 i 个样地的单位面积总碳储量 ,t/hm2; V𝑖𝑖:落叶松第 i 个样地的单位面积蓄积量 ,m3/hm2; aj:第j类起源的参数 , 其中j = 1 代表天然林, j = 2代表人工林; bjm:第j类起源第m 个龄组的参数, m = 1,2 … , 5分别代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 林; ε:误差项。 蓄积量-碳储量模型参数 蓄积量-碳储量模型参数见表 1。 表1 蓄积量-碳储量模型参数 起源 a b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天然林 0.3872 0.9054 0.9153 0.9140 0.9027 0.8655 人工林 0.3872 0.9594 0.9608 0.9491 0.9536 0.9893 5 立木生物量模型 DB 64/T 2102— 2024 3 一元(胸径)模型 5.1.1 模型构建 一元(胸径)模型如下: 𝐴𝐴𝐴𝐴=𝑎𝑎𝐷𝐷𝑏𝑏 ············································································ (2) 式中: AB:地上生物量,kg ;D:胸径,cm;a,b:参数。 5.1.2 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落叶松一元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见表 2。 表2 落叶松一元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分区域和起源 一元模型 a 宁夏南部 0.167352 b - 2.229749 评价指标 R2 0.987308 MPE 4.862286 TRE 0.000000 ASE 5.141039 二元(胸径、树高)模型 5.2.1 模型构建 二元(胸径、树高)模型如下: 𝐴𝐴𝐴𝐴=𝑎𝑎𝐷𝐷𝑏𝑏𝐻𝐻𝑐𝑐 ·········································································· (3) 式中: AB:地上生物量,kg ;D:胸径,cm;H:树高,m;a,b,c:参数。 5.2.2 二元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落叶松二元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见表 3。 表3 落叶松二元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分区域和起源 二元模型 a 宁夏南部 0.150993 b 天然 - 人工 2.118500 DB 64/T 2102— 2024 4 表3 落叶松二元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续) 分区域和起源 二元模型 c - 0.168557 评价指标 R2 0.988974 MPE 4.616232 TRE 0.000000 ASE 5.793277 注: R2——决定系数; TRE——总相对误差; MPE——平均预估误差; ASE——平均系统误差。 分项生物量模型 5.3.1 一元生物量模型 5.3.1.1 模型构建 地上部分各组分一元生物量模型如下: 𝐴𝐴𝐴𝐴=𝑎𝑎𝑖𝑖𝐷𝐷𝑏𝑏𝑖𝑖 ··········································································· (4) 式中: AB:地上总生物量 ,kg; D:胸径,cm;ai,bi:参数。 建立各个组分和全株总量兼容的地上生物量模型,模型如下: 𝐴𝐴𝐴𝐴=𝑎𝑎0𝐷𝐷𝑏𝑏0 ·········································································· (5) 𝐴𝐴𝑠𝑠=1 1+𝑎𝑎1𝐷𝐷𝑏𝑏1+𝑎𝑎2𝐷𝐷𝑏𝑏2+𝑎𝑎3𝐷𝐷𝑏𝑏3𝐴𝐴𝐴𝐴 ···························································· (6) 𝐴𝐴𝑏𝑏=𝑎𝑎1𝐷𝐷𝑏𝑏1 1+𝑎𝑎1𝐷𝐷𝑏𝑏1+𝑎𝑎2𝐷𝐷𝑏𝑏2+𝑎𝑎3𝐷𝐷𝑏𝑏3𝐴𝐴𝐴𝐴 ···························································· (7) 𝐴𝐴𝑐𝑐=𝑎𝑎2𝐷𝐷𝑏𝑏2 1+𝑎𝑎1𝐷𝐷𝑏𝑏1+𝑎𝑎2𝐷𝐷𝑏𝑏2+𝑎𝑎3𝐷𝐷𝑏𝑏3𝐴𝐴𝐴𝐴 ···························································· (8) 𝐴𝐴𝑙𝑙=𝑎𝑎3𝐷𝐷𝑏𝑏3 1+𝑎𝑎1𝐷𝐷𝑏𝑏1+𝑎𝑎2𝐷𝐷𝑏𝑏2+𝑎𝑎3𝐷𝐷𝑏𝑏3𝐴𝐴𝐴𝐴 ··········································

.pdf文档 DB64-T 2102-2024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2102-2024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2102-2024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2102-2024 森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落叶松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3:39: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