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 B 15 DB 62 甘肃 省地 國方标准 DB62/T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Investigation of Harmful Organisms in Grassland Part l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odent damage Investigation 2024-12-31发布 2025-03-3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2/T506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2/T5060《草原有害生物调查》的第1部分。DB62/T506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蓝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甘南藏族自治州 畜牧综合实验场、金昌市草原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浩、周惠丽、龙小健、李晓鹏、黄吉平、王学良、陈成东、花立民、楚彬、 王彦。 本文件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 DB62/T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中草原鼠害调查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草原鼠害调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NY/T1240草原鼠荒地治理技术规范 NY/T1481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 NY/T1905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NY/T 2997 草地分类 DB62/T2682 草原生态控鼠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草原鼠害Grasslandrodentdamage 草原啮齿类动物在一定区域内过度繁殖,种群数量异常增长,并对草原造成损失及危害的统称。 3.2 土丘密度法Mound densitymethod 通过样圆方式测定统计新土丘数量,获取害鼠发生密度的方法。 3. 3 土丘系数Mound coefficient 单位面积的鼠数量与单位面积的新土丘数量的比值。 3. 4 夹捕法Clampingmethod 用夹捕工具对野外小型哺乳动物进行相对密度调查统计的工作方法。 3.5 有效洞口法 Effectiveentrancemethod 堵塞调查样地内所有洞口,经过24h后,被害鼠打开的洞口数,即为有效洞口数。 1 DB62/T5060.1—2024 3.6 洞口系数Entrancecoefficient 调查样地内采用夹捕法实捕鼠数量与样地内的有效洞口的比值, 4调查内容 4.1调查时间 地上害鼠调查时间宜为4月~8月;地下害鼠调查时间宜为4月~5月和9月~10月。 4.2调查范围 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其他草地。 4.3调查对象 甘肃省草原害鼠主要包括地上鼠: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达乌尔鼠兔(Ochotonadauurica)、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dauricus)、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alaschanicus)、五趾跳鼠(Allactaga 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地下鼠:高原歇鼠(Myospalaxbaileyi)、甘肃影鼠(Myospalaxcansus) 等。 4.4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包括: 野外调查工具:地形图、GPS定位仪、望远镜、相机、卷尺、测绳、探针、盖度仪等; 一一害鼠采集工具:鼠夹、地箭、铁、镊子、防护服、一次性手套、标签和记录本等。 4.5调查方法 4.5.1踏查 4.5.1.1踏查路线 踏查路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应具有代表性,涵盖当地所有草地类。同一踏查路线上的不同草地 类至少要设置一个踏查点,相邻两个踏查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0km 4.5.1.2踏查次数 草原害鼠每年宜开展两次踏查,分别为害鼠种群大量繁殖之前和害鼠越冬前,可根据当地当年实际 发生情况增加踏查频次。 4.5.1.3踏查内容 踏查内容包括主要害鼠种类、草地类(按照NY/T2997划分)、生境植物等,踏查结果应记录踏查 线路两边各50m范围内相应数据,县域代码依照GB/T2260填写(见附录A中表A.1)。 4.5.2标准样地调查 4.5.2.1标准样地设立 2 DB62/T5060.1—2024 标准样地应以乡镇行政区为单位统一标准设置,同一草地类至少设置1个标准样地。对相关信息进 行登记(见附录A中表A.2),乡镇代码依据GB/T10114填写。以下情况须设立标准样地: 踏查过程中发现草原害鼠危害,须设立标准样地; 对于已知的草原害鼠重点发生区域,须设立标准样地; 发现入侵种草原害鼠或本地区首次发现草原害鼠种类,须设立标准样地。 4.5.2.2地上害鼠调查 地上害鼠调查采用以下方法: 夹捕法。样地面积为2.5hm²/个,选择晴朗天气,清晨放置,每个样地布置鼠夹100个,夹 距5m,行距50m,并排5行,每行20个鼠夹,布放1天; 有效洞口法。样地面积宜为0.25hm²/个、0.5hm²/个或1hm²/个,可做成圆形、方形或条带式 样地。先在样方内堵塞所有洞口,经过24h后,统计被鼠打开的洞口数。 4.5.2.3地下害鼠调查 土丘密度法。样地面积不小于0.25hm²,计数每一样方中所有的新土丘(选择有效土丘方法参照 DB62/T2682),按公式(1)计算。 样地内新土丘数(个) 土丘密度(个/hm²) 样地面积(hm2) 4.6鼠害调查结果 4.6.1有效布夹数 按附录A中表A.3进行,按公式(2)计算。 E=M- (L+E) . (2) 式中: E—有效布夹数; M—布夹数; L 遗失夹数; 空翻夹数。 4.6.2夹捕率 按附录A中表A.3进行,按公式(3)计算。 N= =× 100% · (3) 式中: N—夹捕率; Y——捕获鼠总数。 4.6.3洞口系数 在样地捕尽前,用有效洞口法计数,样地捕尽后,按附录A中表A.3进行,按公式(4)计算。 R = (4) 3

.pdf文档 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 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甘肃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 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1 页 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 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2 页 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 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2:37: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