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 B 05 DB 62 甘肃 省地 方标准 DB62/T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for grass germplasm resources nursery 2024-12-31发布 2025-03-3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2/T5056—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2 5 工艺技术 2 6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 DB62/T505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栋昌、付萍、李德明、牛欣、武慧娟、张榕、高天歌、梁婷、刘乾、王海。 本文件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 II DB62/T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种质资源圃建设的总体要求、工艺技术和建设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草种质资源圃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文件。 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2930.8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T13667.3钢制书架第3部分:手动密集书架 GB50072冷库设计标准 NY/T1235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清选技术规程 T/TANMI001 塑料安全围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草种质资源圃Grassgermplasmresourcesnursery 草种质资源在原生境以外进行田间裁培保存的场地。根据功能作用可分为田间保存圃、繁殖更新圃、 鉴定评价圃和创新利用圃等。 3.1.1 田间保存圖 Asexualmaterialfieldpreservationnursery 对优异、特色、濒危、珍稀类等草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有性或无性繁殖保存的场地。 3.1.2 繁殖更新圖Breedingand introductionnursery 对需要更新或数量稀少需要扩繁的草种质资源进行繁殖更新的场地 3.1.3 鉴定评价圃 Obser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nursery 对优异、特色、濒危、珍稀等及引进的草种质资源性状进行田间鉴定和评价的场地。 3.1.4 创新利用圖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nursery 利用草种质资源开展新品种培育、技术研发、交流和应用示范的场地。 3. 2 小区Plot 1 DB62/T5056—2024 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处理的小块地段称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4总体要求 4.1选址要求 4.1.1立地条件应具有本区域特色草种质资源适宜生态条件的典型代表性,适合草类植物生长繁育。 4.1.2地块应选择地势平缓平整,地力均匀,避开泥石流、滑坡、低洼、易涝、易受洪水灾害的地段。 4.1.3土地权属清晰,符合当地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 的管理基础。 4.2规模要求 4.2.1资源圃规模应根据种质资源田间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任务综合决定,高寒 地区不少于2.0hm²,其他区域不少于3.3hm² 4.2.2具有特殊保护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圃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3组织管理和人员要求 应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具备与开展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 登记交流、创新利用等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应在3人以上, 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 4.4管理制度 应具有完善的草种质资源登记、数据档案、安全生产、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健全 的技术操作规范。 4.5科技支撑要求 应具有技术力量较强的科技支撑单位或专家。 5工艺技术 5.1任务及方案下达 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并下达给承担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和技术方案,包括草种质资源收集、田间保存、 更新、扩繁、鉴定、评价、创新培育、交流及其他工作任务 5.2资源圃播种准备 根据资源圃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及田间播种设计和规划。 5.3播前处理 种子播前宜进行发芽试验,具体按照GB/T2930.4规定执行,必要时应进行硬实处理,可采用擦破 种皮、温水浸泡、浓硫酸处理等方式。 5.4播种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深度,进行播种。 2 DB62/T 5056—2024 5.5田间管理 包括查苗、补苗、除草、灌溉、施肥、有害生物防治等。 5.6收获 应适时收获,采收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对收获的种子进行水分测定,具体按照GB/T2930.8规定 执行,若含水量较高,可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设备进行干燥 5.7清选 对收获的种子进行清选,具体按照NY/T1235规定执行。 5.8储藏 对草种质资源进行包装储藏,应采用低温储藏柜或低温储藏间储藏。 5.9评价鉴定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对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评价鉴定。 6草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 6.1总体布局 6.1.1草种质资源圃应包括管理区和田间试验区。 6.1.2管理区总体布局应符合田间试验工艺技术。 6.1.3田间试验区应根据田间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等不同功能合理规划,分区明确 清晰。 6.2管理区建设 6.2.1播前处理间 用于草种质资源的登记、种子播前处理等工作,规模不小于30m²,应配备工作用桌椅、电脑、标 签打印机、样品收纳筐、种子播前处理试验设备及材料等。 6.2.2清选干燥间 用于草种质资源种子水分的测定、干燥、清选与包装,规模不小于30m²,应配备净度分析台、天 平、小型烘箱、干燥箱、水活度测定仪、体视显微镜、小型种子清选机、不同规格筛子、小型鼓风机等 6.2.3低温储藏间 按照每立方容量贮存300份~500份种质资源计算,规模宜为5m²~10m²,建设技术执行GB50072 的相关规定。储藏间内应设计自动控制光照、通风换气及空气过滤功能,配备种子架,规格根据储藏间 层高以及种子贮存容器的高度设计,具体执行GB/T13667.3的规定,宜配置1个~2个。 6.2.4农机具间 简易钢架棚,规模不小于50m²,应配备小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小型旋耕机、小型播种机、小 型喷药机、小型脱粒机、运输车等。 3

.pdf文档 DB62-T 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甘肃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2-T 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甘肃省 第 1 页 DB62-T 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甘肃省 第 2 页 DB62-T 5056-2024 草种质资源圃建设规范 甘肃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2:34: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