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1.020.20 CCS C 01 DB 62 甘肃 省地 方标准 DB62/T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Placement and nursing standards of tunnelled 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UN NEL-PICC) 2024-11-20发布 2025-02-2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2/T5055—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导管的置入 6 导管的维护 导管的拔除。 7 8 废弃物处理 9. 置管文书记录 附录A(资料性)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知情同意书 附录B(资料性) 隧道式PICC置管记录表 参考文献 DB62/T505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武威肿瘤医院、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豆欣蔓、钟娟平、孙璐、石晶、杜叶会、王兴蕾、郭玉梅、李芳莉。 本文件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负责解释。 II DB62/T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隧道式PICC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者资质要求,规定了隧道式PICC置管、维护及拔 除的流程和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提供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的甘肃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Z/T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43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的导管。 3. 2 遂道式PICCTunnelPICC,TPICC 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口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患者更适宜、更 有利位置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3. 3 ZIM区域置管法 Zone insertionmethod,ZIM 对上臂进行三等分,红区(上臂下1/3),绿区(上臂中1/3),黄区(上臂上1/3),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如静脉条件、皮肤状况等),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最适宜的穿刺区域进行的置管方法。 4总则 4.1适应证 TPICC除了用于常规PICC置管,特别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手臂静脉出口部位较高(ZIM 区域的黄区)、腋窝腔内穿刺腋静脉后,新生儿和儿童的锁骨上穿刺(无名静脉)或成人患者的股静脉 插管后。 1 DB62/T5055—2024 4.2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但患者有以下情况时,应谨慎使用: 有未缓解的深静脉血栓史或有置入上腔静脉滤器病史患者: 2) 出血时间延长、血管移植(如动静脉瘘)的患者; 3) 近期患侧乳腺切除术后上臂肿胀、乳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患者; 预置管部位有骨折史及血管堵塞、血管畸形患者。 4.3操作者资质要求 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者需经过隧道式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PICC专科护士。 5导管的置入 5.1置入流程 导管置入流程如图1所示。 置管前评估与准备 建立最大无菌屏障 4 穿刺、麻醉、扩皮 顺行隧道 逆行隧道 建立隧道 送管、定位 送管、定位 建立隧道 贴无菌透明敷料 4 X线定位 图1隧道式PICC置入流程图 5.2置管前准备 5.2.1导管准备 5.2.1.1宜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选择管径小、管腔少的导管。 5.2.1.2根据患者治疗宜选用硅胶或聚氨酯材质的导管。 5.2.2 环境准备 中心导管置管环境应当执行GB15982规定,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医疗机构I类环境要求。 2 DB62/T5055—2024 5.2.3操作者准备 5.2.3.1操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帽子、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5.2.3.2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实施手卫生,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5.2.4用物准备 75%医用酒精1瓶、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或0.5%的碘伏溶液或2%的碘溶液)1瓶、PICC 导管1套、PICC穿刺包1个及穿刺套件1套、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1瓶、 1ml注射器1支、10ml注射器2支、10cm×12cm透明敷料1张、隧道针1枚、心电导联线(夹)1根。 5.2.5患者准备 5.2.5.1清洁置管侧肢体。 5.2.5.2患者戴帽子(遮盖所有头发)、戴口罩、穿鞋套进入置管室。 5.2.5.3成年人采取平卧位,置管手臂外展与驱干呈45°~90°,并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 5.3置管前评估 5.3.1评估患者 年龄、现病史、既往史、置管史、过敏史、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性质、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血常 规、凝血功能、中心静脉置管史、穿刺肢体活动度及皮肤完整性等。 5.3.2评估静脉 5.3.2.1根据ZIM区域置管法,选择穿刺口与导管出口并做标记,确定隧道长度及PICC导管的预置 长度。 5.3.2.2宜采用超声评估置管侧肢体拟穿刺静脉的皮下深度、内径等。 5.4置管操作流程 5.4.1核对医嘱,检查所需用品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 5.4.2应选合格的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 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配溶液和75%酒精。消毒后充分待干,建立最大无菌屏障。 塞丁格技术放入导丝及插管鞘。 5.4.4穿刺口与导管出口局部麻醉、扩皮。 5.4.5建立隧道。 隧道可分为: 1)顺行隧道:将导管沿着隧道针从导管出口引至穿刺口,沿着穿刺点放置血管鞘,送入导管, 当导管到达预测量长度,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 2) 逆行隧道:放置血管鞘,将导管送至预测的长度,进行心腔内电图定位,确定置入长度 隧道针从穿刺点穿入,隧道出口穿出,建立皮下隧道,隧道针牵引导管从穿刺口引出至隧 道出口。 5.4.6定位后确认导管置入长度,在隧道出口和穿刺口均放置2cmX2cm小纱布,无张力粘贴无菌透 明敷料。 5.4.7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5.4.8隧道式PICC置入的操作流程基本符合WS/T433规定。

.pdf文档 DB62-T 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甘肃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2-T 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甘肃省 第 1 页 DB62-T 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甘肃省 第 2 页 DB62-T 5055-2024 隧道式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 甘肃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2:33: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